大數據環境下的微軟 再見PC
微軟將於本周五開始銷售備受期待的Windows 8係統。這將是Windows係統第一次在發布之初就將麵臨真正的競爭。
今天,智能手機和平板機已經可以完成以往需要PC才能實現的日常工作,例如發送電子郵件、瀏覽網頁和編輯照片,有些時候功能甚至更強大。以往,科技行業投資者習慣於新版Windows係統帶來的行業提振,但這一次很可能將會失望。
與此同時,大數據,即可以提供超級計算性能的大規模數據中心,正在顛覆傳統網絡,使用戶在手中就可以完成信息處理。這一趨勢的發展比任何人預期中都快。上周,微軟、Intel和AMD發布的季度財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在“後PC”時代,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蘋果、Google和三星毫無疑問將從中受益,而EMC將是大數據世界的勝利者。明顯的輸家將包括惠普和戴爾等PC廠商。橫跨PC和後PC時代的Intel和微軟將處境艱難。不過,較高的股息收益率和較低的估值水平決定了它們不會被投資者拋棄。
按需計算,或者說雲計算,將使亞馬遜和Salesforce.com受益。而幫助客戶部署雲計算技術的公司,例如EMC,也將繁榮發展。
一些新的挑戰者將出現。近期,Workday、Splunk和Qlick Technologies進行了IPO(首次公開招股),獲得了投資者的密切關注。一些前景光明的創業公司還沒有上市。例如,設備廠商Ruckus Wireless未來有可能成為行業的改變者。
雲計算和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EMC有望成為新的王者
篩選投資目標
確定哪家公司適合投資並不像確認市場贏家一樣簡單。Salesforce和網絡主機服務Rackspace對於當前的行業變革來說可能是必要的,但它們的估值已經暴漲。在149美元的股價水平上,Salesforce的2013財年前瞻市盈率已達99倍。而Rackspace也達到了86倍。這些公司帶來的投資機會是否真的好於蘋果和微軟?後兩家公司的前瞻市盈率僅為11倍和10倍。
情況可能並非如此。《巴倫周刊》Roundtable的成員、《高科技戰略家》發行人弗雷德·西吉(Fred Hickey)表示:“Rackspace和Salesforce.com是講述傳統故事的股票。當利潤和現金流已被充分反映在股價中時,持有這樣的股票非常危險。”
他認為,這樣的公司還包括亞馬遜。如果Kindle Fire成功打開平板機市場,那麼亞馬遜將再次獲得巨大發展。不過在104倍前瞻市盈率的估值水平上,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太大。
因此,判斷贏家和輸家應當從公司麵臨的機遇以及股價估值兩方麵來看。盡管Google上周公布的財報表現不佳,但我們認為Google很可能仍會是贏家。
微軟迷局
微軟正麵臨全新的環境。在2009年微軟推出Windows 7時,智能手機仍處於發展初期,而平板機這種產品甚至還不存在。目前,這兩類產品已經威脅了PC在整個計算機市場的地位。無論是微軟、惠普還是戴爾,在智能手機和平板機市場都不是強大的參與者。
Firsthand Funds的凱文·蘭迪斯(Kevin Landis)表示:“PC不再是一切的中心,這已成為主流看法。”Firsthand Funds曾在過去多年內持有微軟股票。
微軟在開發Windows 8係統時給予了手機和平板機大量關注。本周五,微軟將開始銷售自主平板機Surface。屆時,我們將知道用戶對Surface是否會像對iPhone和iPad一樣瘋狂。
上周四,微軟公布的上季度營收同比持平,而Windows部門的營收同比下降9%。這其中還包括了Windows 8的預售數據。如果不考慮Windows 8,微軟Windows部門的營收將同比下降1/3。目前,微軟股價的2013財年前瞻市盈率為9倍,已處於極低的水平,尤其考慮到微軟的其他業務,例如服務器軟件、數據庫和協作軟件,仍表現良好。不過除非微軟能證明,Surface和其他Windows 8設備能夠扭轉當前局麵,否則微軟股價仍將繼續下跌。截至上周五收盤,微軟股價為29.64美元,股息收益率為3.2%。
被微軟寄予厚望的Surface平板機
PC的滑坡
PC行業整體的滑坡將對多家廠商造成衝擊。IDC分析師大衛·達烏德(David Daoud)表示,今年,全球PC銷量預計將同比下降2%至3.57億台。而按美元計算的銷售額將同比下降5%至6%。與此同時,智能手機銷售額預計今年將同比增長42%,至2940億美元,首次超過PC。平板機的銷售額更是將同比增長65%,達到590億美元。
對Alpha One Capital Partners的丹·內爾斯(Dan Niles)來說,這一趨勢並不陌生。上世紀80年代,他曾供職於小型機巨頭DEC,其創始人肯·奧爾森(Ken Olsen)曾斷言,沒有理由個人用戶需要在家中購買電腦。然而,DEC隨後被康柏收購並銷聲匿跡。
奈爾斯表示,智能手機和平板機目前同樣被低估。基於這一原因,他建議投資者避開Intel和微軟股票。他表示:“打賭它們能跳躍式進入這一新世界?我不想冒這樣的風險。”
在PC市場滑坡的過程中,Intel正努力在服務器處理器領域保持領先地位,並試圖打入智能手機和平板機市場。上周,Intel報告稱,上一季度PC銷售的增長率放緩,而本季度將僅為季度通常水平的一半。一些投資者原本希望,超極本能推動PC銷售的複蘇,但Intel的報告再次令投資者失望。與此同時,Intel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表示,本季度將有20款左右平板機,包括微軟Surface,采用Intel最新的淩動處理器。
問題在於,Intel移動芯片的銷售增長難以彌補PC芯片的銷售滑坡。Intel股價上周收於21.27美元,相當於2013財年前瞻市盈率9倍,而股息收益率則高達4%。盡管Intel不太可能再次成為一家成長型公司,但買入Intel股票也不會給投資者帶來不利。
除去1170億美元的現金和投資,蘋果當前股價相當於本財年前瞻市盈率9.1倍,這一估值十分合理,因為蘋果今年的營收增長率預計將為24%。Gartner的數據顯示,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蘋果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為7%,因此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三星的增長仍在繼續。但以明年的利潤預期計算,三星股價的前瞻市盈率僅為7.5倍。三星上周在韓國股市的收盤價為130.2萬韓元(約合1200美元),而三星美國存托憑證(ADR)的交易量很低。
在智能手機和平板機的時代,Wintel聯盟是否仍然無堅不摧?
大數據興起
在後PC時代,雲計算的發展是另一大重要趨勢。在矽穀101號公路上,沃爾瑪的一個廣告牌上印著“沃爾瑪數據(WALMART DATA)”的字樣,吸引工程師加入該公司的San Bruno實驗室。這一廣告牌表明,企業對數據分析的需求已成為主流。
大數據研究公司Discern Analytics技術專家保羅·薩佛(Paul Saffo)表示,類似沃爾瑪的需求正在改變數據的本質。
大數據最終將重定義數據庫。為了實時跟蹤用戶信息和行為,並極快地做出反應,企業正越來越多地利用存在放在RAM芯片中,而非硬盤上的數據庫。數據庫巨頭甲骨文正麵臨SAP的競爭,後者正在推廣這種“內存中”數據庫產品。創業公司也瞄準了這一市場,例如一些Facebook前工程師就建立了一家矽穀的公司MemSQL。
目前,甲骨文的傳統數據庫產品仍在增長,但到明年此時情況可能將會改變。
Google是大數據時代出類拔萃的一家公司。Google並不直接通過Android係統獲得收入,但最終,用戶通過Android手機的活動都將被實時發送給Google,使Google的搜索結果對廣告主來說更有價值。
GoogleCEO拉裏·佩奇(Larry Page)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Google移動業務的年營收將達到80億美元。未來的某一天,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將幫助該公司實時獲取交通流量信息,這也將是Google大數據的另一個來源。
Facebook的情況怎樣?與Google類似,Facebook從頭開始建設自己的計算機係統,並重新設計了數據中心。Facebook采用了矽穀的傳統做法,嚐試了多種方式利用移動技術獲得收入,並希望最終找到一個解決方案。Firsthand在Facebook IPO之前就持有了該公司股份,而目前這部分投資出現浮虧。蘭迪斯表示:“隻要他們10款產品中有1款能獲得成功,這就足夠了。”
或許如此。不過Loomis Sayles科技行業分析師托尼·烏爾希洛(Tony Ursillo)表示,這樣的嚐試將導致Facebook未來一年的支出增長,並令華爾街感到震驚。華爾街目前預計,Facebook的運營利潤率將保持平穩。
亞馬遜可能是大數據時代最驚人的一家公司。亞馬遜Kindle Fire入門價格為159美元,這是一款功能被削減的平板機。兩周前,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對BBC表示,亞馬遜的硬件產品隻能實現盈虧平衡,他希望“通過用戶使用亞馬遜的硬件,而非購買亞馬遜的硬件來賺錢”。
過去多年中,亞馬遜成功回應了外界的多次質疑。不過以三位數的市盈率來看,亞馬遜仍需要應對更多的質疑。
Salesforce.com是另一家估值令人窒息的雲計算公司。該公司正麵臨新的競爭,包括10月12日上市、股價隨後大漲的Workday。Salesforce.com的軟件對於企業管理客戶關係來說很重要,而Workday則專注於人力資源管理,這對企業來說是一項更關鍵的工作。
西吉預計,Workday將吸引一部分Salesforce.com的投資者,並稱這已經是雲計算市場的“事實”。不過Workday預計,該公司到2015財年前將持續虧損。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本·雷澤斯(Ben Reitzes)認為,EMC是一家當前估值相對較低的雲計算公司。他表示:“EMC專注於混合雲。”該公司的產品幫助企業將部分數據處理工作轉向雲計算平台,從而提升效率,同時仍可以保持對關鍵數據的控製。
另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是Ruckus Wireless。該公司開發的設備幫助運營商將部分手機網絡流量導向公共的WiFi熱點。這樣做能帶來很大好處,因為智能手機和平板機的發展將導致用戶對帶寬的需求大幅增長,頻譜資源出現緊張。Farpoint Group的克雷格·馬西亞斯(Craig Mathias)表示,Ruckus CEO塞林那·洛(Selina Lo)是他所知道“最聰明的人之一”,也是一名能力超強的創業者。Ruckus近期提交了IPO文件。
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將幫助該公司實時獲取交通流量信息
決定性一年
在決定PC未來命運的這一年中,許多投資者都將抄底一些股票。值得關注的一家公司是希捷,該公司的2013財年前瞻市盈率僅為4倍,不到營收的1倍,而股息收益率則達到4.6%。希捷有機會從PC時代平穩過渡至後PC時代,該公司可以銷售用於雲計算和平板機的設備。與估值同樣很低的惠普不同,希捷已經提出了戰略和實現方法。
對所有科技股來說,重要的一點是在今年11月美國大選之後將會發生什麼。稅收政策的改變可能幫助科技公司利用位於美國國外的龐大現金。Columbia Seligman Communications & Information基金經理保羅·維克(Paul Wick)表示,這將促使科技公司回購股票並發放更多股息。這也有助於並購活動,推動一些可能的並購交易。
不過在此之前,PC行業公司仍將麵臨困境。許多消費者認為,智能手機和平板機已經可以提供他們所需的計算性能。
簡而言之,PC行業傳統的增長引擎已經損壞,同時也不太可能被修複。
評論:PC沒落將加速市場融合
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PC市場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聯想終於超越惠普而成為頭號PC製造商;第二件是,經曆了30年持續增長的PC市場,迎來了史上第一個衰退季,而且幅度相當大,全球PC銷量同比下降了8.3%,惠普、戴爾、宏碁的降幅都在兩位數。
更可能的原因是,低迷的經濟和悲觀的前景讓企業在包括IT係統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上變得非常保守,這也表現在他們的產能投資、並購和雇傭政策上,這一點也可從IBM的季度業績得到佐證,上季度IBM雖勉強保住營收和利潤,隻有小幅下降,但硬件銷售業務卻遭遇了兩位數的下降,由於IBM專注企業市場,也是該市場擁有最廣泛業務的領頭羊,因而其業績表現頗具代表性。
不過,即便這兩個因素加起來,恐怕也不足以解釋8.3%這麼大幅度的下降,這就難免讓人猜想:PC走向沒落的拐點是不是真的到來了?企業對電腦的選擇,是其整體IT決策的一部分,在規劃其IT係統時,平台選擇是非常基礎和關鍵的決策,一旦做出就很難改變,消費品買家則更容易被個別殺手級應用或明星產品所吸引而更換終端。
正是企業市場更強的平台依賴性和策略保守性保護了PC產業,這一點也表現在服務端,Linux興起時人們曾期待它會從低端替代NT,但實際上Linux替代的卻是老Unix們,NT則延續了其增長勢頭。
然而,這一保護遠不足以讓PC業高枕無憂,隨著早先的B/S模式和晚近的雲計算和私有雲在企業領域越來越多的運用,終端的平台依賴性正不斷降低,未來企業的IT規劃中,終端選擇將更為靈活,首要考慮將是功能特性與性價比而非操作係統,到那時,PC將成為係列終端之一,區別於手機與平板之處僅在於:以較差的便攜性換取屏幕尺寸、輸入便利性和配置可擴展性,這樣,PC業將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產業存在,而融合於整個終端設備產業了。
推動上述轉變的力量來自幾個方麵,首先是用戶習慣的改變,非PC終端的全麵普及將讓用戶逐漸適應非Windows環境,消除習慣性依賴,並暴露出那些難以繞開的障礙,比如Excel和PPT,然後其他平台的開發商就會集中火力去克服遺留障礙,其次是非Windows程序員和代碼資源的豐富。
第三是企業IT策略的轉變,首先轉變的可能是規模處於兩端的企業,對於規模龐大、人員流動性強的跨國公司,引入雲計算有諸多好處,而對於員工很少、或員工在涉及信息處理的事情上多半是在獨立工作、也沒有緊密耦合的定製型應用係統的小企業(這些往往也是最早最多使用蘋果電腦的企業),轉變比較容易,同時,企業策略的轉變也將因用戶習慣和程序員資源的壯大而加速。
前兩個方麵的轉變其實已差不多完成,不再有大的障礙,第三方麵發展勢頭也很強勁,或許上季度PC市場的衰退,表明上述轉變趨勢已越過了某個臨界點?答案將在未來幾個季度的市場表現中揭曉。
最後更新:2017-04-02 15: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