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體育發布《2017互聯網體育消費報告》 如何引爆2.58億活躍用戶
██ 日前,國內電商領頭羊京東發布了《2017互聯網體育消費報告》,該報告結合了京東的數據,基於尼爾森的研究結果,揭示了體育消費未來五大趨勢發展。
京東體育時尚事業部運動健身部總經理王學鬆表示,作為國內電商領頭羊,京東擁有超過2.58億高品質活躍用戶,京東體育作為運動品類電商平台領導者,擁有非常龐大的體育消費人群和消費行為數據。此次,京東體育希望結合尼爾森在數據分析方麵的專業性,通過《報告》展望未來中國體育消費的發展趨勢,對中國體育行業生態進行深度剖析。
大放異彩的京東集團細心布局的京東體育
██ 2017年8月14日,京東集團發布2017年Q2財報,各關鍵指標均大幅超出行業預期。財報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持續經營業務淨收入為932億元人民幣(剔除在京東集團合並財務報表中已列示為“終止經營”的京東金融業務),同比增長43.6%。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東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為9.765億元人民幣,接近2016年全年利潤。
京東集團的爆發源於京東核心業務持續高速增長。財報顯示,京東集團2017年Q2完成訂單量為5.912億,相比2016年同期4.189億訂單量,同比增長41%。其中,體育品類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據王學鬆介紹,京東體育品類自2011年上線以來始終保持穩定增長,2013-2016年銷售業績平均增速超過100%。
而在今年“618”活動期間的6.9運動品類日中,京東體育獲得了單日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4.5倍的優秀成績,平均客單價增長超過40%,新品銷售量達到平日的3倍,國際品牌銷量占比超過一半。618當天銷售業績更是同比增長超過120%。
能夠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績,除了依托於京東平台的規模增長和技術變革外,京東體育靈活的平台模式也貢獻巨大,即通過提供自營聯營結合的模式,與品牌商展開全價值鏈合作。
“京東的倉儲、配送、客服等優勢,可以跟產品、品牌更有效的結合。”王學鬆告訴記者,品牌商可以根據自身品牌特性和運營能力,選擇京東自營、品牌自營以及聯營模式。
這保證了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品牌商將商品做到極致,京東平台則提供更為專業的運營輔助,再加上優秀的倉配客體係支持,品牌能夠快速獲得消費者的熟悉度和好感度。
“以前的電商平台就是品牌商把貨提供給我,我把貨賣出去,”但是從去年開始京東商城向各個品類的品牌商推行全價值鏈服務,王學鬆說,“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得介入到前端,把京東掌握的各個品類的消費數據分享給品牌商,與品牌方一起梳理品牌定位、確定店鋪數量、規劃發展方向等,為品牌方建立自己的生態群,幫助品牌更好地成長。”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傳統線下體育品牌選擇與京東合作。
京東體育的“黃金時代”
██ 京東體育剛起步時,很多人問王學鬆“你們是做什麼的”,王學鬆常常幽默得回答說,“賣貨的”。幾年過去了,現在的京東體育已不在是一個簡單的體育用品服務平台,開始構建起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鏈。
從2016年京東體育頻道正式上線,到如今為消費者提供涵蓋跑步、球類、馬術、騎行、滑雪等近30種專業產品品類,京東體育已經布局了多個細分市場,如體育電商、運動O2O社交、體育培訓、體育競猜、體育場館服務,試圖滿足不同運動環境和運動場景的消費需求。
王學鬆表示,京東體育是唯一一家將“賣貨”和“服務”有效結合在一起的體育公司,在電商、賽事、場館、競猜等方麵擁有獨家資源,合作的品牌方高達1萬個。
“我有品牌、銷售的數據、消費的人群、賽事、場館,把這些結合在一塊,這是沒有人做到過的,這是我們最大的核心優勢。”但是,王學鬆也坦言京東體育的布局沒有真正完成,尤其是消費者體驗方麵,還需要深入挖掘。
“接下來將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在產品品類、內容營銷、賽事合作等領域全麵發力,對消費者進行專業化、時尚化的運動消費引導,並聚合高品質品牌、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全新購物體驗。”王學鬆說。
具體來說,在品類方麵,京東體育將與更多優質運動、戶外品牌達成合作,為運動愛好者提供豐富的產品選擇;在內容營銷方麵,京東體育將創建線上體育講堂,向消費者介紹裝備購買攻略,並引入運動健身教練和網絡健身達人,分享專業的運動健身經驗;社區方麵,京東體育與咕咚等運動類APP開展合作,從運動到分享到消費,為消費者提供更完整、更具交互性的體育消費體驗,倡導全民運動風潮。
賽事合作是重頭戲,京東體育與專業賽事方進行合作,通過舉辦或讚助線下賽事等方式,將單一實物產品銷售模式轉變為場景性營銷模式,最大化賽事的品牌價值。另外,京東體育還將攜手知名視頻平台,將專業賽事視頻同步到京東體育的商品銷售頁麵中去,為消費者提供賽事同款及周邊商品推薦。
“不管是辦賽事,還是競猜、場館,都在長遠布局的過程中。”王學鬆相信不遠的將來,所謂的“ 黃金時代”,或者說風口來的時候,京東體育應該是準備得最好的。
利用大數據精準營銷
██ 大數據不僅是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高新技術的重要支撐,同時極具創新性和巨大能量的大數據在悄然改變人類社會的政治、商業以及消費行為。體育產業是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產業,通過大數據可以破解消費者的終極秘密。
基於海量的用戶數據和深入挖掘,京東形成了完整閉環的電商消費行為數據,不僅帶來了多元化、個性化的精準服務,更助力京東體育的運營模式更專業化。
一方麵,通過對消費者行為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準確得知用戶群的真實需求,在此基礎上京東體育可以完成個性化、千人千麵的產品推送和精準人群的聚焦。
王學鬆以羽毛球舉例,“消費者打球的頻率怎麼樣?他到哪兒去打?買拍子的過程中還買了什麼?某個用戶原來買500塊錢的拍子,我們基本可以判斷他打球的頻次,打了2、3年,一定要升級了,再用500塊錢的拍子肯定是不行的。”王學鬆表示,通過千人千麵的方式,在他登錄京東時,我們可以推給他更好的拍子。
另一方麵,通過數據支持向品牌和商家提供產品的市場反饋和運營指導,進而推動產品的優化和銷量提升。
“利用京東大數據跟品牌合作,包括訂貨、區域配貨、選址等,幫助品牌找到更精準的用戶,尤其是新用戶的培養,找到最精準的新用戶。”王學鬆說。
因此,《2017互聯網體育消費報告》便應運而生。京東體育希望利用京東豐富的消費數據,分析市場發展趨勢、體育產業的消費特征,幫助在京東平台上經營的品牌更準確的把握市場走勢。
五大趨勢
██ 王學鬆認為,從國家政策層麵來看,“全民健身”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各個省市規範的配套政策越來越多,體育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率也在明顯提升。
另外,隨著體育消費的升級趨勢,國內資本巨擘紛紛投資體育產業,2016年,體育方麵的融資達到了235起,融資金額接近200億元。
體育消費空間更是巨大,近3年互聯網體育用品消費逐年提升,2016年達到近2000億元,人均年消費額2016年較2014年幾乎翻倍,但人均體育消費隻有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上升空間相當可觀。
據王學鬆透露,他也參與了一些地方上的體育事務,“幫他們舉辦賽事、做規劃,他們有一些產業化的產品跟我們合作,我感受到了整個行業的關注”。在參與中王學鬆發現,大眾參與的項目,人群增長速度非常快,他稱其為“增量市場”,而在“存量市場”方麵,一些高端運動項目,例如越野跑、登山、騎行、釣魚、馬術等,也產生了很多“苗頭”。
“比如騎行類目,今年客單價增長相對較快,1000元以上的自行車今年銷售的比往年增長了很多,但盤子還是比較小。”王學鬆認為,原因是存量市場還沒有快速擴張。
體育消費潛力巨大,無論是消費的深度和廣度都有待繼續深挖。《2017互聯網體育消費報告》也提出了五大發展趨勢,幫助從業者更好的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1
體育行業細分構建完整產業生態鏈
經過一係列發展與擴張,體育產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整個產業已經細分出IP、用品、賽事運營、競猜、培訓、電商等行業,為未來體育產業的發展構建生態基礎。
王學鬆表示,在實物類銷售過程中,京東體育感受到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比如我能在京東平台上購買羽毛球、羽毛球拍,但如果我想訂場地還得通過其他渠道”。
因此,京東體育從去年開始布局,現在在京東,用戶可以根據“地理位置相關”直接訂到最近的運動場地,並且在京東上完成付費,實現實物銷售、賽事運營、培訓等業務的有機結合。
2
體育消費升級勢不可擋
體育運動消費升級,讓消費者不僅注重品質感,更是從局部的必備專業運動消費到相關的裝備全套化發展,從京東的消費數據來看,反映品質生活的垂釣、騎行等品類獲得了銷量勐增,成為客單價最高的品類。在運動服飾方麵,人們不再一鞋多用,而是有徒步鞋、跑步鞋、籃球鞋等更專業細分的需求。
除了專業化、品質化的需求與日俱增外,消費者對創新性產品的關注也大幅提高,減震跑步鞋、公路自行車、鯊魚鰭踏頻器等產品都獲得了快速增長。
3
場景化購物助推互聯網體育消費
生活場景:最愛棋牌麻將的城市是成都、最愛衝浪潛水的是大連、最愛瑜伽的城市是上海,戶外鞋服在西藏地區比重最大。
賽事場景:體育賽事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沉浸感,刺激消費者邊看邊買,因此賽事期間消費者購買力度更大。數據顯示,在三亞馬拉鬆、法網、世界杯、歐冠、NBA比賽期間,消費者對體育用品的關注度以及銷售額都有所提升;在騰訊直播科比退役的12小時內,網絡下單量隨著比賽時間的到來逐漸增加。
消費場景:另一個全民性場景則是每年兩度的電商節日,上半年“618”和下半年“雙11”為消費者營造的線上消費場景,使體育消費達到了全年的高峰期。
4
社交化運動成為新時尚
數據顯示,社交化運動形態正在形成。57%的消費者會邀約朋友、同事、同學一起鍛煉。超過半數運動者會通過運動類APP、QQ/微信等渠道尋找有共同運動愛好的夥伴,也更願意將自己的運動時刻分享給親朋好友,通過社交化運動形成新的社交圈,已成為一種更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5
智能化產品成為運動消費新增長點
智能化產品上升來自兩個重要方麵:首先,智能化產品可以為消費者提供體育運動管理服務,同時可以延伸發展無形增值服務,優化整體體育運動體驗;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對消費者進行健康管理,減少傷病困擾,同時創建電子標簽,以便對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個性化服務。如戶外運動手表、智能家用乒乓球訓練桌、登山跑步運動遊泳腕表等產品,銷售額不斷攀升。
智能化產品比重和趨勢越來越突出,產品智能化能近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需求段實現“比你懂你”、“隨處隨想”、“所見即得”的體驗升級,未來體育產品將更加智能化。
“京東體育希望以開放的態度,利用高質量的數據資源和大數據能力,與政府、媒體以及產業鏈合作,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在分享完《2017互聯網體育消費報告》後,王學鬆如是說。
附《2017互聯網體育消費報告》(部分)
作者:張瓊
最後更新:2017-09-10 2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