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重走0到100的路,小程序路在何方?

  微信之父張小龍這樣描述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了太多的應用這樣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須安裝和卸載。
  2011年1月,微信誕生,從2011年2月到4月,微信用戶的增長並不快,所有的平台加起來每天也就增長幾千人,那時候很多人不看好這個項目,甚至各種關於抄襲的質疑聲不斷傳出。

  張小龍當時是這麼回應的:在微信3.0版本的開機頁麵上送給看衰者這樣一句話。

你說我是錯的,那你最好證明你是對的。

  圍觀、嚐鮮、追捧、質疑、唱衰、擔憂、不屑、害怕。誕生兩個月的小程序與任何產品一樣,其實都需要生長期。關鍵是要重走0到100,微信打算怎麼走?

小程序真的很糟糕嗎

  新事物出現,人們總會好奇嚐試,更何況是擁有龐大用戶基數的微信推出的產品。從這兩個月的情況來看,小程序目前遭遇到的和微信公眾號早期的情況頗為相似。
  2012年8月,微信公眾平台悄悄對外開放,到了2013年11月,一年多時間微信公眾平台發展了3萬個認證賬號。在這段平靜的時間裏,不少機構或個人都加入了公眾平台。
  先入局者試水後,有的放棄、有的堅持、有的失望、有的掘到了金,人們對微信公眾號褒貶不一。但誰能料想到,微信公眾號用5年的時間改變了中國社交媒體的格局。
  現在來看,微信公眾平台早入局者用5年的時間堅持到最後的都取得了一定成功,而後來者隻能苦苦地為用戶和流量費心費力。
  錯失微信公眾號的發展繁榮期後,不少人吸取了教訓,決心不再錯過小程序帶來的新商機,於是選擇了“占坑”。
  根據愛範兒統計,目前正式發布的小程序數量在5000個以上。對於一個尚處於早期的市場而言,這個數目其實並不算低。
  不過微信、微信公眾平台、微信支付等當時遭遇到的情形,卻並不像小程序這樣極端:輿論讓小程序一下衝上雲霄,過幾天轉回頭又要將其打落塵埃。

小程序表現並不差

  麵對外界對小程序的質疑,騰訊相關人士說:其實小程序在剛推出時的用戶表現比微信支付和微信公眾平台都好。但為何小程序會在高調出場後,勐地下滑,甚至被外界唱衰?
  因為期望值不同,任何產品都要走從0到100的路,而小程序其實是在從100分倒退回去。小程序與微信、微信支付或微信公眾平台的起點不同,後者是從0開始,每增加一個功能,或者是做出一些修改,在用戶看來都是加分項。
  但對小程序來說,它受到的關注和期望值更高。人們期盼著這個誕生不到100天的產品能在推出之後便帶來新的奇跡,這對小程序來說,真是一種“明星般的苦惱”。
  張小龍對此或許早有預判,雖然對小程序寄予厚望,但在對外正式介紹時,他卻潑了很多冷水。他說,小程序在微信沒有入口,沒有官方的小程序商店,沒有訂閱,不能推送消息。
  微信希望小程序能服務於線下,能在用戶需要的時候觸達它、使用它,而不是在不需要的時候被推薦給他人。從張小龍的態度來看,他並不想為線上再創造一個流量入口,他想嚐試著打通線下,讓工具回歸服務本心。
  但很多人想的卻不是這樣,依然有不少線上產品將它當作一個推廣渠道。在他們看來,新的產品依然要靠流量紅利才能獲得爆發性增長。他們的認知還困於“流量”二字,小程序應該是“應時而發”才對。
  他們想要的卻是小程序要極力避免的。誤解之下,希望泡湯之後,小程序的光環、張小龍的神話一時間被口誅筆伐。
  騰訊公司公關總監張軍曾在微博上表示:“關於小程序適合什麼類型的企業,不是什麼稀奇事。我們在一開始就提醒大家不要把小程序當作流量入口,線下才是小程序的重點。基於這個認知,有人進,有人出,是再正常不過的。”
  “汽車報價庫”是玩車教授試水的一個小程序。相關負責人告訴愛範兒,報價庫目前的表現“暫時是有點不符合預期的”。從小程序出現到現在,似乎是火了一波後就沉寂下去,沒有流量入口,沒有用戶黏性可談……這些都是導致小程序不被看好的原因。做小程序首先要弄清楚定位,到底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出來。當年微信出來的時候,一堆人堅持還是QQ好用,朋友圈開通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社交體驗感不如微博。小程序和用戶同樣都需要時間沉澱和過渡。

小程序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小程序需要時間進化,需要時間重走0到100的路。但關鍵的問題是,它下一步的選擇是什麼?
  現在摩拜單車小程序的特殊功能,即現在用戶通過微信“掃一掃”,掃描摩拜單車車身上的二維碼可以直接打開單車這一功能,已經麵向所有的小程序開放。
  除此之外,“附近的小程序”功能會在這之後也對外開放。屆時,用戶可以直接在微信裏找到周邊服務商提供的小程序。線下商家憑借微信8億多的龐大用戶數,將能獲得更多的流量。
  在談及小程序何時會有一個關鍵的爆發點時,知名自媒體人Keso認為,小程序不會有一個明顯的爆發點,甚至用戶可能是“無感的”,慢慢地會有越來越多的場景出現小程序的二維碼,當然,這需要微信官方麵向商戶做更多的推介和示範。
  2012年5月23日,張小龍說:PC互聯網的入口在搜索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在二維碼。
  如今看來,小程序像是張小龍在重回過往,實踐5年前的一次思考。
  在重走0到100的路上,在微信、微信支付、微信公眾平台的成功光芒下,小程序必然要頂著壓力與質疑前行。
  很多人總有三種錯覺:高估未來,輕視當下,以及張小龍是萬能的。
  在1986年的時候,美國一些科學家們有這樣一些預言:2000年,人類將戰勝癌症,2010年,載人飛船將登陸火星,2020年,機器人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不可分離的夥伴。
  在蒸汽機車等劃時代發明剛剛出現的時候,大多數人也會說,這玩意兒還沒馬兒跑得快,一點兒用都沒有。
  很多人的這三種錯覺在微信小程序上得到了絕佳的體現:小程序未出現時,人們期待它顛覆一切。小程序歸於平淡時,人們放言小程序已死,以及“產品之神”也會失手。
  事實上,小程序尚不會顛覆蘋果和Google的大業,但也沒有到無人問津的境地。
  本文選自《知曉程序:微信小程序入門指南》,點此鏈接可在博文視點官網查看此書。
                      圖片描述
  想及時獲得更多精彩文章,可在微信中搜索“博文視點”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並關注。
                         圖片描述

最後更新:2017-06-08 09:31:32

  上一篇:go  他寫出了史上最牛高考滿分作文,如今在天貓賣小龍蝦
  下一篇:go  損失函數減肥用,神經網絡調權重(深度學習入門係列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