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看懂你與AI的優劣勢
引言:中國職業圍棋棋手柯潔與人工智能棋手AlphaGo將在5月23日至27日期間展開三番正式決戰。機器與人類智慧的交鋒始終充滿無窮看點,人工智能發展同時也推動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博文視點力邀我們的優秀作者(人工智能領域專家或圍棋高手),聯手為您奉上多篇精彩的大戰預測、技術分析、趨勢看點等精彩討論。
“阿法狗”戰柯潔。一年前1.0版對李世石的橫掃,去年底升級版Master的60連勝,讓這次大戰的勝負少了很多懸念。如果最終“阿法狗”贏了,那是否真的預示著人類全麵敗給AI將是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弄清楚人類與AI的本質差異在哪裏,各有什麼優劣勢。
從圖中我們就能很清楚的看到,AI和我們人的差異最核心的就是:
人的培養過程充滿著意外,結果還不確定;而AI不符預期的都會被調整、剔除掉。而且就某一項技能的訓練周期來講,AI要比人短得多。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種差異就是:工程師說要做個圍棋AI,最慢幾年以後就隻會有一個圍棋AI誕生。而父母說要培養的一個圍棋棋手,最快也要十幾年以後才會有產出,且萬一培養出的不是一個圍棋棋手,而是一名橄欖球運動員或相聲演員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所以,你看父母培養一個孩子是多麼糟心的事,處處充滿著隨機性、不確定性。
因此,你看如果一件事的運轉是有規律的,可以通過確定的方法、流程來求得目標結果的,那麼AI就能以其遠超人類的效率,打敗人。如果事情相反,那麼對AI來說是Bug的隨機產出,恰恰就是人類有機會發揮特長的地方。
那麼是什麼技能給了人這種將隨機性變成意外的收獲呢?
有,且隻有一個。
本 文 作 者
倉 劍
“數源思維”概念提出者,將《未來簡史》中的“數據中心主義”完美落地。同時是米飯科技創始人,前新浪微博數據中心資深數據分析師,新浪學堂培訓師,數據驅動課題組組長。前賽迪顧問軟件產業研究總監、總經理。在近20年的職業生涯中,先後從事軟件售前、戰略谘詢顧問、行業分析師、數據分析師等工作,最後自己創業,這是一條從業務走向數據再回到業務的職業道路,倉劍將其結成一份工作總結,形成《數源思維》一書
最後更新:2017-05-31 11: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