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4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为,却仍然坚持发动战争,其中的隐情让人深思

诸葛亮在当代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个能掐会算的神人,他所提出的计谋似乎都无往而不利,就算在死后也靠一个区区木人吓退了司马懿大军,堪称神机妙算,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在世时,也曾也过失败的时候。

刘备驾崩之后,朝中大权被诸葛亮一人所把持,从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率领蜀军对曹魏政权发起过不下五次的战争。

最后一次是公元234年在五丈原与司马懿的对战,却无奈因病去世在营地中,至此北伐战争正式宣告失败。

关于诸葛亮发动北伐的原因一直是个疑问,各种论层出不穷,有的说诸葛亮想夺权,有的说是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那真实的原因何在?

当时三国之间的人口和实力相差悬殊,蜀国和吴国加起来也只相当于曹魏的三分之二,就算相对于吴国,也只是其一半的人口。

蜀国如此弱小,悬殊如此大,诸葛亮这么聪明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形势,却仍然坚持要北伐,其实原因就出在蜀汉政权内部。

蜀国自建立以来,内部不仅有刘备一个势力,还有本地势力,原来的东周军等,刘备在其中只是一个外来者。

刘备在世时,依靠实力和威望还能压制住这些人,保持团结一致,而刘备驾崩之后,内部矛盾开始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各大势力都想扩大自己的实力,甚至出现了叛乱。

诸葛亮为了控制局势,毅然发动了北伐曹魏的战争,成功的将益州的首领“消灭”了。

自此诸葛亮的威望无人能及,但这也为他带来了痛苦,过高的威望使得刘禅对他产生了忌惮,诸葛亮死后刘禅甚至禁止开展诸葛亮的纪念活动,刘禅当时的心态可想而知之。

可以说,北伐是造就诸葛亮后半生悲哀的最大源头,北伐只是迫不得已的决定,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刘备政权的稳定。

但奈何时不我与,诸葛亮死后,刘备势力还是越来越弱,最终被曹魏消灭四分五裂。

最后更新:2017-08-20 14:25:46

  上一篇:go 诸葛亮随身携带羽扇,并非是用来凉快,而是有特殊意义的!
  下一篇:go 张一山:以后不再参加真人秀,娱乐圈水太深,年底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