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為,卻仍然堅持發動戰爭,其中的隱情讓人深思

諸葛亮在當代人的印象中,一直是個能掐會算的神人,他所提出的計謀似乎都無往而不利,就算在死後也靠一個區區木人嚇退了司馬懿大軍,堪稱神機妙算,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諸葛亮在世時,也曾也過失敗的時候。

劉備駕崩之後,朝中大權被諸葛亮一人所把持,從公元228年開始,諸葛亮先後率領蜀軍對曹魏政權發起過不下五次的戰爭。

最後一次是公元234年在五丈原與司馬懿的對戰,卻無奈因病去世在營地中,至此北伐戰爭正式宣告失敗。

關於諸葛亮發動北伐的原因一直是個疑問,各種論層出不窮,有的說諸葛亮想奪權,有的說是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那真實的原因何在?

當時三國之間的人口和實力相差懸殊,蜀國和吳國加起來也隻相當於曹魏的三分之二,就算相對於吳國,也隻是其一半的人口。

蜀國如此弱小,懸殊如此大,諸葛亮這麼聰明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形勢,卻仍然堅持要北伐,其實原因就出在蜀漢政權內部。

蜀國自建立以來,內部不僅有劉備一個勢力,還有本地勢力,原來的東周軍等,劉備在其中隻是一個外來者。

劉備在世時,依靠實力和威望還能壓製住這些人,保持團結一致,而劉備駕崩之後,內部矛盾開始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來,各大勢力都想擴大自己的實力,甚至出現了叛亂。

諸葛亮為了控製局勢,毅然發動了北伐曹魏的戰爭,成功的將益州的首領“消滅”了。

自此諸葛亮的威望無人能及,但這也為他帶來了痛苦,過高的威望使得劉禪對他產生了忌憚,諸葛亮死後劉禪甚至禁止開展諸葛亮的紀念活動,劉禪當時的心態可想而知之。

可以說,北伐是造就諸葛亮後半生悲哀的最大源頭,北伐隻是迫不得已的決定,目的主要是為了鞏固劉備政權的穩定。

但奈何時不我與,諸葛亮死後,劉備勢力還是越來越弱,最終被曹魏消滅四分五裂。

最後更新:2017-08-20 14:25:46

  上一篇:go 諸葛亮隨身攜帶羽扇,並非是用來涼快,而是有特殊意義的!
  下一篇:go 張一山:以後不再參加真人秀,娛樂圈水太深,年底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