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5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马化腾背后的神秘人,他为腾讯创造出5000亿,被誉为中国最牛产品经理

沉默、内向的理工男张小龙,一手缔造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社交软件——活跃用户6.97亿的微信,他称微信源于自己大学时代失败的社交经历。

微信之前,张小龙曾是「天才程序员」和无业游民。一度吃不起饭的他长期困惑于技术与金钱的关系,至今对商业化心存抵触。但他的微信,被估值超过5000亿元。

张小龙1969年出生在湖南邵阳,18岁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

1994年秋,25岁的张小龙研究生毕业,因为不喜欢沉闷、死板的氛围,他放弃了到国家电信机关工作的机会。彼时,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张小龙斗志昂扬地前往广州,投身互联网大潮。

1997年,张小龙利用业余时间,以一己之力写出了免费共享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

这是一部“神作”,简洁而易用,风靡一时。Foxmail最辉煌时拥有200多万用户,而同时期腾讯只有10万用户。

但是,Foxmail千好万好,就是不赚钱。

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里,张小龙无疑失败透顶,格格不入。

最困难时,张小龙甚至想将软件送给朋友管理,自己去美国打工。因为在大洋彼岸,免费软件的开发者可以靠广告和赞助养活自己。

如此挣扎了数年后,张小龙的命运突然发生了反转。

2001年4月,博大公司宣布以1200万元收购Foxmail,并任命张小龙为首席技术官。

2005年,博大又把Foxmail和张小龙卖给了腾讯,天才的“供养人”变成了马化腾。这不是预定计划,但却是最好的安排。

马化腾是一位集产品天分、商业天分于一身的程序员。但是面对旗下烂到连自己都不想用的QQ邮箱,他决定还是找位列“中国十大程序员”,有过Foxmail成功经历的张小龙来主持邮箱研发。

久负盛名的张小龙在接手QQ邮箱之初,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由于一味模仿MSN和Gmail,加之沿用此前的客户端思维,新一代QQ邮箱犹如Web上的拖拉机,笨重无比、速度超慢,被网友骂「又烂又差」。

随后张小龙把QQ邮箱的内核全部都推倒了,他要求团队重新开始搭建,并且不得借鉴。QQ邮箱新的方向是快速、简洁,而内在逻辑是用户需求。

当时,张小龙提出了一个极为严苛的“1 000/100/10”法则,要求每个产品经理每个月要去论坛看1 000个用户体验反馈,并回复、关注100个用户博客,做10个用户调查。

2008年,QQ邮箱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

QQ邮箱渡过难关,张小龙却并不满足,在研发用户需求期间,他认定更强的社交属性是邮箱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此后的时间里,团队尝试了阅读空间、邮箱广播,但都谈不上成功,直到QQ邮箱推出漂流瓶。

2010年9月,QQ漂流瓶上线,直击人们骚动的内心。漂流瓶每天发送量很快就突破骇人听闻的1亿次,直接把QQ邮箱送到全国用户数第一的位置。

漂流瓶的成功给了张小龙很多启示,之前他关注的是技术,这之后,人性需求成了其产品的新核心。

2010年10月,移动即时通讯软件Kik上线,15天斩获了100万用户。

张小龙认为,类似Kik的App极有可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挑战QQ。于是,他连夜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建议腾讯补做一个类似的App。

也就在一两个小时后,没睡的马化腾便回复了邮件:马上就做!

这封邮件成了微信的开始。可是,包括张小龙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把微信做成什么样,13名团队成员中还有一半是实习生。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短短 8 个月微信就横扫了整个市场,比它炫的没它简单,比它简单的没它快。

微信2.5发布的前一天,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副总裁。这位少年得志、大器晚成的技术天才,用6年时间爬到了腾讯高层。

2011年10月1日,微信3.0上线,摇一摇成为核爆式的武器,日启动量很快超过1亿次。

如今48岁的张小龙被称为“微信教父”,早已封神,也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他依旧沉默的像个谜一样。

最后更新:2017-08-25 09:30:05

  上一篇:go 郭敬明曾赠送马蓉两双鞋子包包,如今郭有难马蓉发微博力挺
  下一篇:go 郑爽素颜出镜新书签售会,称不想靠颜值吃饭了,那她到底想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