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5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化騰背後的神秘人,他為騰訊創造出5000億,被譽為中國最牛產品經理

沉默、內向的理工男張小龍,一手締造了全球最大的移動社交軟件——活躍用戶6.97億的微信,他稱微信源於自己大學時代失敗的社交經曆。

微信之前,張小龍曾是「天才程序員」和無業遊民。一度吃不起飯的他長期困惑於技術與金錢的關係,至今對商業化心存抵觸。但他的微信,被估值超過5000億元。

張小龍1969年出生在湖南邵陽,18歲考入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一直讀到研究生畢業。

1994年秋,25歲的張小龍研究生畢業,因為不喜歡沉悶、死板的氛圍,他放棄了到國家電信機關工作的機會。彼時,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剛剛起步,張小龍鬥誌昂揚地前往廣州,投身互聯網大潮。

1997年,張小龍利用業餘時間,以一己之力寫出了免費共享郵件客戶端軟件Foxmail。

這是一部“神作”,簡潔而易用,風靡一時。Foxmail最輝煌時擁有200多萬用戶,而同時期騰訊隻有10萬用戶。

但是,Foxmail千好萬好,就是不賺錢。

在“一切向錢看”的時代裏,張小龍無疑失敗透頂,格格不入。

最困難時,張小龍甚至想將軟件送給朋友管理,自己去美國打工。因為在大洋彼岸,免費軟件的開發者可以靠廣告和讚助養活自己。

如此掙紮了數年後,張小龍的命運突然發生了反轉。

2001年4月,博大公司宣布以1200萬元收購Foxmail,並任命張小龍為首席技術官。

2005年,博大又把Foxmail和張小龍賣給了騰訊,天才的“供養人”變成了馬化騰。這不是預定計劃,但卻是最好的安排。

馬化騰是一位集產品天分、商業天分於一身的程序員。但是麵對旗下爛到連自己都不想用的QQ郵箱,他決定還是找位列“中國十大程序員”,有過Foxmail成功經曆的張小龍來主持郵箱研發。

久負盛名的張小龍在接手QQ郵箱之初,卻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由於一味模仿MSN和Gmail,加之沿用此前的客戶端思維,新一代QQ郵箱猶如Web上的拖拉機,笨重無比、速度超慢,被網友罵「又爛又差」。

隨後張小龍把QQ郵箱的內核全部都推倒了,他要求團隊重新開始搭建,並且不得借鑒。QQ郵箱新的方向是快速、簡潔,而內在邏輯是用戶需求。

當時,張小龍提出了一個極為嚴苛的“1 000/100/10”法則,要求每個產品經理每個月要去論壇看1 000個用戶體驗反饋,並回複、關注100個用戶博客,做10個用戶調查。

2008年,QQ郵箱重獲新生,榮膺騰訊公司七星級產品。

QQ郵箱渡過難關,張小龍卻並不滿足,在研發用戶需求期間,他認定更強的社交屬性是郵箱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此後的時間裏,團隊嚐試了閱讀空間、郵箱廣播,但都談不上成功,直到QQ郵箱推出漂流瓶。

2010年9月,QQ漂流瓶上線,直擊人們騷動的內心。漂流瓶每天發送量很快就突破駭人聽聞的1億次,直接把QQ郵箱送到全國用戶數第一的位置。

漂流瓶的成功給了張小龍很多啟示,之前他關注的是技術,這之後,人性需求成了其產品的新核心。

2010年10月,移動即時通訊軟件Kik上線,15天斬獲了100萬用戶。

張小龍認為,類似Kik的App極有可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挑戰QQ。於是,他連夜給馬化騰寫了一封郵件,建議騰訊補做一個類似的App。

也就在一兩個小時後,沒睡的馬化騰便回複了郵件:馬上就做!

這封郵件成了微信的開始。可是,包括張小龍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把微信做成什麼樣,13名團隊成員中還有一半是實習生。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線。短短 8 個月微信就橫掃了整個市場,比它炫的沒它簡單,比它簡單的沒它快。

微信2.5發布的前一天,張小龍被任命為騰訊副總裁。這位少年得誌、大器晚成的技術天才,用6年時間爬到了騰訊高層。

2011年10月1日,微信3.0上線,搖一搖成為核爆式的武器,日啟動量很快超過1億次。

如今48歲的張小龍被稱為“微信教父”,早已封神,也是中國為數不多具有文藝氣質的產品經理。他依舊沉默的像個謎一樣。

最後更新:2017-08-25 09:30:05

  上一篇:go 郭敬明曾贈送馬蓉兩雙鞋子包包,如今郭有難馬蓉發微博力挺
  下一篇:go 鄭爽素顏出鏡新書簽售會,稱不想靠顏值吃飯了,那她到底想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