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人:從十屆網商大會的八大變化 探究新實體經濟
文 | 陳德人 浙江大學
2004年,在杭州召開的第一屆網商大會使網商這個概念,由此橫空出世。此後在杭州每年都要召開網商大會,到2012年一共連續開了九屆,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電子商務界,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盛會之一。
2013年到2016年期間因故停辦了4年,2017年7月11日新一屆的網商大會又重新在杭州隆重開張。
這14年來電子商務和全球經濟社會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商的內涵也在轉變。
這十屆網商大會究竟有多大不一樣?它又釋放出了什麼樣的信號?結合這些年見證和參加這些網商大會的經曆,以及期間多次作為評委參與全球十佳網商終評的體會,筆者初步總結了14年裏十屆網商大會的八大變化。
1.
大會名稱在變化:
從中國到全球再到天下
2004年的第一屆網商大會的正式名稱是“中國網商大會”,其英文稱為“China @Trader’Conference”。
從第四屆開始從中國網商大會擴展為“全球網商大會”,英文改為“Global Netrepreneur Conference”一直到2012年的第九屆。
2017年新一輪的網商大會繼續沿用其英文名稱,但是中文則用了“天下網商大會”。
2.
會議組織方在變化:
從行業和政府組織到企業自辦
第一和第二屆網商大會的組織方,是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和阿裏巴巴公司,第三屆開始一直到第九屆,都是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杭州市人民政府和阿裏巴巴集團聯合舉辦。
2017年新一屆網商大會,則是由阿裏巴巴集團獨家主辦的。
縱觀國內大多數的上規模會議都要爭取掛上一個中國頭銜、帶上個政府機構主辦、再請上幾個官員出麵致辭祝賀,網商大會的起步階段也是遵循這個思路來舉辦的。
新一屆天下網商大會則采用了一個全新的辦會模式,成為年輕企業家、商家和消費者的一個綜合社交和互動平台,給人感覺耳目一新。
在G20杭州峰會主會場的場內場外和台上台下,沒有任何的官僚主義氣息和形式主義內容。
3.
大會參與者在變化:
從70/80後到90/00後
前三屆網商大會的參與者,基本上是70和80後為主體,包括部分60後甚至50後,後來幾屆70/80後成為主體,那幾屆十佳網商的獲獎者基本上都是這一代人。
2017年的天下網商大會,無論是主會場滿眼望去,還是邊上的造物節現場,全是稚嫩的年輕麵孔,網商大會已經成為90/00後的天下了,80後在這裏感覺已經老了,更不用說我們這些50/60後。
主會場的對話嘉賓裏已經有兩位90後(嶽雲鵬和徐嬌)來唱主角了。
網商大會參與者的國際化程度也在普遍提高,前三屆立足於國內網商,後幾屆提升到全球網商。
2017天下網商大會的參會者,不僅包括大小會場的幾千與會者和幾個相關展覽和會議的幾萬觀眾,更有上億規模的全球年輕人通過網絡直播在觀看。
4.
會議邀請嘉賓在變化:
從政治明星到經濟達人
記得前幾屆商網大會,也許是為了擴大影響力,大會先後邀請過克林頓前美國總統(視頻直播演講)和施瓦辛格加州州長等政治名人、科比、貝克漢姆或李連傑等一眾明星參會講話,一些內容感覺和網商主題沒有太大關係。
新一屆網商大會邀請的,都與當下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人物來演講。例如WTO總幹事羅伯特演講的《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視頻演講),雷軍演講的《小米新零售的探索之旅》,印度Paytm CEO Vijay Shekhar Sharma,介紹他如何從一個小城青年,成功創業出印度最大的互聯網支付平台的故事等。
幾個分享對話的嘉賓盡管是演藝、媒體、模特或行業等各界的大小名人。但是他們的對話身份更多地是淘寶和天貓的賣家和買家,講述普通網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那些故事。
5.
會議舉辦地在變化:
從人民大會堂到G20主會場
2017大會的舉辦地是G20杭州峰會的主會場,與前幾屆舉辦地杭州的浙江省人民大會堂相比,無論規模和檔次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更凸顯出國際化和高水平。
得益於G20杭州峰會主會場的規模和功能,不像前幾屆網商大會僅僅開一個大會加幾個分論壇最多展示少量商品,本次大會除了大會和多個分論壇,還有很多相關的展示和展覽活動。
例如規模龐大的造物節,108家精選出來的淘寶店不是賣東西,而是與消費者一起通過互聯網來創造新產品。
6.
會議配套活動在變化:
從網貨節到造物節
從第一屆開始,除了網商大會的主題大會和論壇以外,阿裏巴巴和大會主辦方會組織一些相關的配套會議或活動。
例如首屆開始的西湖論劍、第三屆在平湖秋月舉辦的網商節、第五屆開始的網商學術研討會,同時也將網商大會和APEC中小企業峰會等國際大會一起聯辦。
2012年的第九屆網商大會還和IEEE和ACM等著名機構的電子商務會議一起召開了全球聯合電子商務學術大會。
前幾屆在網商大會的同時也同時舉辦網貨節,2017年的天下網商大會則開創了同時舉辦造物節的活動。從賣網貨到造網貨、賣新物,這不僅僅是零售業變化的信號,也是製造業開始改變的印記。
大會期間同時展出的那些個阿裏雲大數據的虛擬現實場景和阿裏無人超市的應用展示出了未來網商發展的廣闊前景。
7.
大會的主題在變化:
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到“Made in Internet”
阿裏巴巴企業的宗旨,可以用“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句饋贈人口的口號來概括,它也是前幾屆網商大會的標準主題。2017年新一屆的網商大會則打出了“Made in Internet”的新口號。
互聯網不僅僅隻是一個傳輸的、使得做生意方便的工具,更是連接、融合產生出新業態和新產業的創新思維、方法和模式。
電子商務從交易商品延伸到創造商品,從買方和賣方的單向交易關係擴展到共同創新創造新商品的合作關係,從傳統製造業的大規模大批量生產模式變革到基於大數據的小規模個性化的創新定製模式。
從電子商務1.0的B2C向2.0的C2B轉型已經被網商們開始接受,商業和製造業的融合通過造物活動開創出了一條全新的信息社會的新零售生態鏈。
8.
網商大會的使命在變化:
從邊緣到主流
2004年第一屆網商大會的時候,網商還是一個邊緣化並且不被主流認可的概念,而今天的網商規模已經千萬級以上,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也越來越大。
2004年召開首屆網商大會時淘寶的交易規模才80億,而2012年第九屆網商大會時網絡零售量達到1萬億的規模。
而2016年則更是超過了3萬億,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零售體(超過沃爾瑪),2017財年更是達到3.8萬億。
網商已經不僅成為一個最陽光的職業,也是國家正在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中最活躍的一個領域。
由此我們也有理由認為,今天網商大會的使命也已經與起步階段的使命完全不同了。
前九屆網商大會如果起到了一個啟蒙、發動和規模化發展的作用,那麼2017年開始的新一輪網商大會,應該上升到從數量規模到質量效應、從傳授交流到互動社交、從商業複製到生態創新的高度。
2017年3月19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發表了一篇《浙江 實體經濟在質變》的重量級文章。文中表揚了以阿裏巴巴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對於國家經濟的積極貢獻,這些貢獻可以歸納為納稅貢獻大、創業貢獻大和創新貢獻大。
阿裏2016年的納稅是238億,相當於每一個工作日上交近1億。這還不包括在阿裏平台上的近千萬網商和服務商的2000億納稅。
也因為有網商的辛勤勞作,阿裏平台上每天產生出5000千萬以上的包裹,從而創造出了千萬級以上的創業就業崗位和像快遞這樣的創新行業。
而這些經濟和社會變化的成果在網商大會的起步階段誰都不曾料到的,人民日報文章將這個發展歸納為新實體經濟。
馬雲在2016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了“五新”戰略,即“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這“五新”恰好演繹了新實體經濟的具體內涵。
與傳統的零售、金融、製造、技術和能源相比,“五新”最大的區別不是單個地替代傳統行業,而是打破了這些傳統行業的固有壁壘和界限,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進行融合和跨界從而產生出這些“新”或者更多的“新”行業“新”產業。
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1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網店是新經濟,帶動了實體工廠的銷售;快遞業也是新經濟,拉動了消費也促進了生產;這些都屬於生產性服務業,都是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
2017年7月11日下午,在天下網商大會與中央電視台記者張斌的對話中,馬雲認為“實體行業如果不思進取,那一定會死”。而這種思考,就是用“Made in Internet重新思考一切”。
因此可以歸納:新實體經濟,就是信息社會和互聯網時代能夠健康成長的實體經濟。
陳德人:
浙江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生導師。
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商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推廣與普及教育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大數據與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阿裏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等職。
本文出自阿裏研究院公眾號,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7-18 09: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