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做野狼而非哈士奇 移動互聯網尋“殺手”
我們誰也沒有在移動互聯網上找到真正的殺手級應用,這個市場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奇虎360董事長 周鴻禕當前的中國互聯網缺乏創新,大家都是抄來抄去的,主要原因還是“成王敗寇”的價值觀——創新容易失敗,大公司害怕失敗,就讓小公司去嚐試。大公司有錢、有渠道,反壟斷力度不大,最後搞得小公司也不創新了,產品同質化嚴重,大家都在那裏拚融資,拚燒錢。
美國人崇尚顛覆式創新,喜歡think different,而不是跟在別人後麵,顛覆者和破壞者都被視為英雄。而在中國,顛覆和破壞都是貶義詞,被認為是麻煩製造者。因此,在中國創新需要勇氣。我們比較幸運,做了一些顛覆式創新還沒被打死,我希望未來會有更多中國獨有的顛覆式創新出現。
未來,移動互聯網是個巨大的挑戰。投資者問我,360會被誰顛覆,是百度還是騰訊?我告訴他們,顛覆360的一定是趨勢,是移動互聯網。如果人們都不用PC了,我們將往何處去?其實不僅僅是360,每家互聯網公司都麵臨著移動互聯網的挑戰。
第一,人們不再通過PC而是通過智能手機來上網。因為手機能夠隨身攜帶、時刻開機。有人認為智能手機就是個小的PC,我覺得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手機有自己的特色,手機有攝像頭、傳感器、麥克風,可以隨處移動,這就使得手機上網的習慣與PC完全不同。如果你拿PC上的習慣來做手機,我覺得是個南轅北轍的事情。
第二,年輕人更喜歡使用手機上網。他們會更依賴手機,從而使得整個互聯網的用戶群和用戶習慣都會發生變化。
第三,對於互聯網用戶,最大的挑戰在於過去的成功。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其實成功也是失敗之父,越是在PC互聯網上成功的公司,它在移動互聯網上反而有越多的負擔。一是PC互聯網上的成功經驗未必適用移動互聯網;二是過去積累的這些成功也會成為包袱。比如說,你今天做一家創業公司,你完全可以在移動互聯網上做任何嚐試,設計你的產品,規劃你的未來,就像是在一張白紙上畫圖。但是,傳統PC互聯網公司既要考慮移動互聯網的趨勢,但是在傳統的PC互聯網上的優勢還不能丟,因為你主要的收入還是在PC上麵,手機目前不賺錢卻又代表了未來,自己要革自己的命,船越大越難調頭。
很多互聯網巨頭會說要在移動互聯網上布局,我很反對“布局”這種說法,對於大公司來說,做移動互聯網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從自身既有的優勢出發,而忽略了用戶體驗這個根本。
我們誰也沒有在移動互聯網上找到真正的殺手級應用,這個市場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隻能不斷地嚐試,而不是把PC上的應用一股腦兒地搬到手機上來,微信的成功也是建立在騰訊做了50多個App之後才做出來的。
我們也做了很多應用,還在尋找移動互聯網的感覺。第一,我們還是去觀察用戶在移動互聯網上做什麼,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我們發現智能手機流行之後,手機上的安全更加重要,既要防止欺詐和釣魚網站,還要保護手機上的個人隱私,如果你的手機丟了,最大的損失並不是手機本身,而是手機裏麵的數據,搞不好手機就變成手雷,出豔照門了。
這幾年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在做移動互聯網的安全,我們認為用戶的個人隱私也是安全的一部分,我們提供了一套全免費的、完整的解決方案。中國的手機用戶經常會接到各種騷擾電話,問你買保險嗎,買房子嗎,還有大量的垃圾短信,我們的360手機衛士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現在已經發展了2.5億用戶。
第二,我們還做了中國最大的應用商店“360手機助手”,目前的用戶也已經超過1億了。我們的手機助手還是從安全出發的,中國有很多的應用商店,用戶下載各種手機應用和遊戲的時候,往往還會被下載惡意廣告,當遊戲很大的時候還會消耗很多的流量和電池容量。因此,我們的這個手機助手既可以在辦公室裏的電腦上下載,也可以通過手機訪問,是個跨平台的工具。用戶無論是用瀏覽器還是客戶端,是用PC還是手機,一點就能安裝到手機上。通過手機助手,我就能夠把360的4億PC用戶遷移到手機上。
2013年我可能會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要把雲端做起來,比如我們的雲存儲產品“360雲盤”,能夠把你的不同設備都通過“雲”連接起來。第二我們還要看手機瀏覽器,在手機上到底是App更好還是瀏覽器更好的問題其實已經爭論了很久,我感覺最好還是都賭一下,當HTML5成熟之後,手機瀏覽器不僅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入口,也是新的應用平台。我們已經做了中國最大的App Store了,下一步還要下大力氣做手機瀏覽器,把我們在PC瀏覽器上的優勢推廣到手機上,把兩者打通,其實它們的很多數據是可以共享的。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機會就是移動搜索。自從穀歌將服務器搬到香港之後,用戶體驗就非常差了。去年我們發布了搜索,馬上就成為這個市場的第二名,未來更大的機會在於移動搜索。我不認為移動搜索是百度認為的那樣,把一個框放在手機上。我覺得移動搜索是分場景的,你可以用手機說話搜索,用手機拍照搜索,用你所在的位置搜索,它更多的還是與生活服務或者地址服務有關的。未來不會有專門的PC互聯網公司,也不會有專門的移動互聯網公司,隻有融合在一起的互聯網公司;我們今年也不會設立移動互聯網部門,而是每個部門都會有移動互聯網業務。
我不太理解李彥宏對於移動互聯網的說法,他說移動互聯網就像是酒後駕車,說移動互聯網沒有收入,一個新東西不能用有沒有收入來作為判斷標準,很多改變世界的東西一開始都沒有收入。很多人也問我在移動互聯網上怎麼賺錢。我一直堅信一點:如果你做的事情真的對用戶有價值,你能吸引住用戶,你就一定能夠找到掙錢的方法。穀歌就是這樣,不用作惡也能掙錢,所有的商業價值其實都是建立在用戶價值上麵的。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它的商業模式千變萬化其實隻有三個:一個是廣告,一個是向用戶直接收費,還有一個就是向用戶賣東西,其中就有O2O和電子商務。O2O和電子商務這件事情我們沒有基因,也不會去做。
無數的人都希望在手機上做廣告,不過我覺得如果沒有產品上的創新,隻是把PC上的廣告縮小了放到手機上來,在你玩遊戲的時候騷擾你,那麼小的屏幕,又耗電,用戶的反感會比PC上大很多。因此,我認為如果沒有創新的話,廣告模式在移動互聯網上會很難。
在中國被證明最適合向用戶收費的還是手機遊戲,大部分免費玩,小部分收費。今年我會在這個方麵做些探索,我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手機應用分發平台了,今年我會再建立一個手機遊戲開放平台,與手機開發者合作,就像我在網頁遊戲上做的一樣。
我出道比巨頭晚,就要跟巨頭反著幹而不是對著幹——他們熱衷於自產自銷,建立封閉帝國,我就要開放,建立生態係統,雖然必須分享我的用戶和收入,但是我會更輕鬆一些。手機遊戲的分成比例和商業模式我現在也不清楚,估計會跟遊戲類型有關,但是不管怎麼分,一定要讓開發者掙到足夠多的錢。
還有一個手段就是投資。上市以來,360已經投了100多家公司,大部分是搞移動互聯網的。很多互聯網巨頭不喜歡投資,而是一抄二挖三捆綁,把小公司幹掉。我自己就是個創業者,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創業精神,雖然家養的哈士奇跟野生的狼很像,但是實際戰鬥力還是不一樣的;移動互聯網需要的是狼,而不是哈士奇。
最後更新:2017-04-03 21: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