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庭本周鋒聞:家電聯網路漫漫
同時,底層的技術創新會是我們長期關注的焦點,本周宅客同樣訪談了國內幾家體感控製和圖像識別領域的創業團隊,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一、WiFi模組的春天與噩夢
WiFi模組一夜捧紅了BroadLink,眼熱了小米。利爾達作為一家老牌的電子元器件代理商,在小米或將低價殺入WiFi模組市場的前夜,他們是怎麼看待小米的進入?小米的進入會對他們帶來怎樣的影響?於是宅客君走訪了利爾達WiFi產品經理顧航。
在十幾年前,利爾達開始做電子元器件的代理,在3年前開始自己研發、銷售自己的WiFi模組,在1年前又開始做漢楓WiFi模組的代理。這裏宅客君要為大家腦補一下的是,WiFi模組分為標準式和嵌入式兩類,前者隻能用在有操作係統運營的設備(比如電腦手機),後者則可以應用於現在的智能插座和聯網空氣檢測器等智能硬件設備。這兩種WiFi模組,我們更關心的是後者,嵌入式WiFi模組的現有市場規模有多大?
二、LifeSmart詳談Wi-Fi模塊:標準並不重要
在過去幾周,宅客君曾談過小米、BroadLink等公司的Wi-Fi模塊。這類智能模塊在現在非常流行,被認為可能會成為未來智能家居基石,是各家公司組建聯盟、推行標準的關鍵產品之一。
今天采訪的也是一家有類似模塊業務的公司——LifeSmart。這家公司位於杭州,目前有多款智能家居單品產品,如中控、插座、攝像頭、環境感應器等。幾位創始人通信技術出身,在產品互連這塊考量過很多,目前他們的產品采用的是自主開發的私有協議連接。
三、對話Atmel副總裁:我們為物聯網做了哪些準備?
粗略的劃分,有兩種CPU:一種是電腦、手機用的,以“計算性能”為先;一種是電腦、手機的零部件以及小型電子設備用的,比如觸屏組件、Wi-Fi組件、溫控器,以“控製性能”為先。我們習慣上把前者稱為“處理器 CPU”,把後者稱為“微控製器 MCU”。其實介於兩者之間的,還有個“微處理器MPU”,就是既要求一定的計算性能,又要求具備MCU的低功耗特性。
普通人熟悉的CPU公司是英特爾、高通和MTK,但MCU公司就不那麼熟悉了。一方麵因為MCU領域大部分是麵向工業級的產品,一方麵因為這個領域非常細分,不像CPU一樣被2~3家公司絕對把控。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德州儀器(TI)和愛特梅爾(Atmel)等公司都是MCU領域的重要玩家。
四、專訪雲視智通:硬件創業,就該抱大腿
上月中旬聯想發布NBD平台,並隨之推出三款智能硬件。其中中有一款非常少見的智能眼鏡Lenovo Glass,分為兩個版本:商用版(M100)由美國公司Vuzix負責硬件,中國公司雲視智通負責軟件,消費版(C1)完全由雲視智通研發。
雖然國內的智能硬件氛圍在一些方麵要超過美國,但做智能眼鏡的還是少見。在國內大概有不到10家的公司在做眼鏡相關的產品,主要是眼控交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或者幹脆還未透露功能。Lenovo Glass C1是雲視智通的第一款產品,它主打的是增強現實技術,通過語音、 手勢、前置攝像頭等交互方式 ,我們可以在眼鏡的前置投射顯示屏中看到現實畫麵的增強提示。這與Google Glass的一部分功能相似。
五、海妖音樂魏清晨:科技讀心術
魏清晨做的”海妖“是一款音樂app——哦,這年頭做音樂app還有什麼新奇的?那麼“讀心術”聽起來怎麼樣?在希臘神話裏,海妖塞壬(Siren)就像CJ上的妹紙具有魅惑人(宅)心(男)的力量。而老魏的海妖讀懂人心用的是兩把刷子:語音和心率。以上采集完成後,海妖就會分析語音(語調、語速、音量、停頓)和心率特征來識別你的情緒,然後給你推薦適配情緒的歌曲了。
在海妖音樂的界麵上,它首先打出一段文字,用戶在朗讀的時候Pad就采集語音;采集心率的時候,用戶需要將眼睛部位對準界麵上的紅框——這裏老魏解釋了一下,專業術語叫“電容積掃描技術”,通俗地講就是,采集臉上紅光的波動(麵部的動脈血和靜脈血伴隨心跳在臉上交替會導致紅光變化,肉眼察覺不到,但攝像頭能捕捉到)。
六、體感技術連接的虛擬與現實
“一個好的技術要想得到推廣,最終不是靠技術本身,而是靠好的內容”,針對時下備受關注的體感控製技術,諾亦騰總經理劉昊揚如是說道。實際上,“體感控製”或者叫“動作捕捉”早已經在工業領域應用多年,隨著近年來體感遊戲的流行,人們開始意識到這項技術應用到消費級市場的潛力。宅客君日前就采訪了國內兩家從事體感領域的創業公司,深圳的奧比中光和北京的諾亦騰。
但兩家做的是不同方向,未來應用領域也有很大差異。奧比中光是基於光學測距,用相機捕捉 3D 場景;諾亦騰是基於傳感器的動作捕捉,需要在身上穿戴好各種傳感器。兩者在各自領域都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團隊核心創始人都是相關領域資深的研究者,而他們在應用推廣方麵也遭遇著相似的難題。
七、酷玩部落:智能硬件的遊戲化
酷玩部落這個名字聽起來像個俱樂部。宅客君(letshome)初到公司拜訪的時候,這裏乍看又像個健身房。酷玩的團隊在日進鬥金的遊戲業淌過,如今又在智能硬件的前沿弄潮。酷玩的產品有著強烈的跨界屬性:健身房裏沒有這樣做遊戲的,遊戲圈裏也沒有這樣做硬件的。
酷玩的團隊正式成立公司是在2013年的12月,創始人是遊戲業摸爬滾打出來的,而核心主創團隊多硬件背景。宅客君在2013年接觸了不少的硬件,而健身和遊戲本身都是存在多年的形式。那酷玩為什麼認為在2014年做硬件化的遊戲(或者說遊戲化的硬件)有機會?
最後更新:2017-09-06 14: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