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區塊鏈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模樣?

   2017年8月24日 早上8點54分,當前國內比特幣最新成交價格是27660元。相信比特幣是當前全球最熱的虛擬貨幣,也將在未來幾年內(具體還會火幾年,我也不知道)持續引領虛擬貨幣的發展方向。

   不久前央視財經評論聯合數字100就“您是否了解比特幣嗎”一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61%的人表示一般了解,14.7%的人表示非常了解,隻有24%的人表示不知道。(我想問,還有0.3%被財經小編吃了嗎?) 對於比特幣,了解的人尚且不多,更別提比特幣背後最重要的功臣-區塊鏈。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所有參與其中的節點,都可以獲取賬本的所有內容,並有機會參與到賬本的編寫當中。所有需要記錄的數據,都被整合成一個區塊block內,然後聯接成鏈。每一個被寫入鏈的區塊,都必須得到網絡內過半節點的認可。而一旦被過半節點認可之後,想要再修改該節點數據的難度極大,可以認為是不可能事件。


   區塊鏈的優點有很多,那麼傳統企業如何上鏈?

   首先,區塊鏈本身,隻能確保已經上鏈的數據的可靠性和效率問題;對於沒有上鏈的物品或信息,是無能為力的;或者更廣義地說,對於無法提供的東西,區塊鏈是無能為力的(雲計算或大數據也是無能為力的)。

   在解決了唯一數字身份後,就可以將該“物品”寫入一個區塊,並提交給區塊鏈;之後,就是運用區塊鏈環環相扣的特點,從一個點一步步往上追溯,直至找到所有普經“經手”過某“物品”的人或機構。所有已上鏈的區塊,都可以公開地提供給所有個人或機構訪問,也可通過授權的方式(即私鏈)訪問,從而達到信息既“開放”驗證,又“私密授權”訪問。


   區塊鏈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這個問題,並沒有唯一的答案。就像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當前區塊鏈網絡主要是由一個個算力節點(俗稱礦機)連接而成,其他人隻是在這個網絡內提交一筆筆交易。當前的算力節點,即承擔計算的任務,也承擔保存賬本的任務。可以想像當大量的數據湧入區塊鏈,賬本將越來越長,占用越來越大的空間,檢索和同步賬本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特別是物聯網和金融行業,數據量巨大,不是三五台機器能夠容納的;這樣就導致原先的算力節點將無法獨立完成原先的功能。

   因此,計算能力與數據存儲分離,是必然趨勢。數據存儲的節點,隻負責數據存儲;區塊計算的節點,隻負責區塊計算。可以預見,未來挖一個區塊的獎勵將分離為“誠實的存儲節點”的獎勵和對“勤勞的計算節點”的獎勵。(針對已存儲數據的防偽、大容量、高速讀寫,有很多現成的方案)

   當計算節點與數據存儲節點在區塊鏈中分離出來後,數據存儲就像大腦的皮層,而計算節點就像一個個神經元。當這一個個神經元再根據各自實際的應用場景,演化出各自專有功能,就組成了一個覆蓋全球的智慧網絡。

   此時,我們再站遠一點去看這個區塊鏈網絡的時候,它已經有了它獨立的生命和行為。而我們自己站在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麵前,就顯得太過渺小了。

最後更新:2017-08-24 21:32:14

  上一篇:go  在阿裏雲容器服務上,輕鬆搭建Concourse CI
  下一篇:go  MaxCompute(原ODPS)性能優化之合並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