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喬布斯臨終一句話改變安卓係統命運,偏執狂背後看不到的才是本質

在史蒂夫.喬布斯的生命就要走向盡頭的時刻,Google聯合創始人拉裏.佩奇到家裏探望他。恰其時佩奇正準備重新掌控公司。雖說兩家公司處於敵對狀態,賈伯斯還是樂於忠告幾句。「我主要強調的是專注,」他回憶說。他告訴佩奇,想想Google在快速壯大後,要成為什麼樣的公司。「現在你什麼都做,沒有重點。你應該想想要專注在哪五種產品上麵,其餘都剔除,因為它們會拖累你,使你變成微軟公司。它們會使你推出尚可、卻不出色的產品。」佩吉把他的話聽進去了。2012年1月,他要員工隻專注在幾項優先要務上,例如Android和Google+,而且要把他們做得「漂亮」,就像賈伯斯會做的那樣。

史蒂夫.喬布斯在商界上的傳奇,可說是一本大部頭的企業創世紀神話:1976年,他在父母的車庫與人共同創辦蘋果公司Apple),1985年被趕出公司,1997年回來拯救公司免於破產,在2011年10月去世之前,將蘋果經營成世界上價值最高的公司。在這段期間,他促成七個產業改頭換麵:個人運算、動畫電影、音樂、電話、平板運算、零售商店和數字出版。他因此而躋身美國偉大創新者之列,和托瑪斯.愛迪生、亨利.福特、華特.迪士尼等人並列。這些人都不什麼是聖人,但即便是在他們的性格被人遺忘後很久,曆史還是會記得他們如何在科技和商業上發揮想像力。

對照於喬布斯我們身邊有不少人(尤其是缺乏創業經驗的人),過度執著在他個性中對人不假辭色的那一麵。或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賈伯斯這個人的特質,便是把他的性格融入經營企業方式之中。從他的行事作為看來,好像一般常用的準則並不適用於他。他在日常生活中展現的熱情、盡心竭力,以及極端情緒化的表現,也注入他生產的產品上。他的急躁和缺乏耐性,是追求完美的重要成分。

言為心聲,解析喬布斯的性格特質不妨讓我們再去看看喬布斯那些經典的對白:

「不妨看看最後的結果,」喬布斯如是說:

「和我共事的都是聰明人,如果其中有人真的覺得受到委屈,都能在別的地方找到高階職位。但他們沒走。」「而且,我們在一起做了很棒的事情。」

數十年來,他和蘋果公司的確推出許多熱銷產品,數量多於當代其他任何創新型公司:iMac、iPod、iPod nano、iTunes Store、Apple Stores、MacBook、iPhone、iPad、App Store、S X Lion;更不用提皮克斯(Pixar)的每一部電影了。在賈伯斯和病魔搏鬥的最後那些日子,身邊圍繞著多年來深受他啟發、忠心耿耿的一群同事,很愛他的妻子、妹妹,以及四個子女。

曾有媒體記者問喬布斯,他認為自己最重要的創作是什麼東西。我們大都以為他會答說iPad或麥金塔(Macintosh)。他卻說是蘋果公司。他表示,打造一家曆久不衰的公司,比生產出色的產品困難得多,也重要得多。他是怎麼辦到的?這也許是未來一百年商學院都會一直研究這個問題。

喬布斯的傳奇肯定是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但不管怎麼說,這一點也許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同時也是我們大多數商業人士難以做到的!

【專注】

1997年喬布斯回到蘋果後,發現公司生產各種不同的電腦和周邊設備,包括十多種不同的麥金塔機型。產品檢討會議開了幾個星期,他終於受夠了。「停!」他叫道:「你們瘋了不成。」他抓起筆,走到白板前麵,畫出二乘二的矩陣。「我們需要的是這個,」他向在場的人說。他在兩個直行上方分別寫下「消費者」和「專業人士」。兩個橫列則分別標示「桌上」和「便攜」。他告訴團隊成員,他們的工作,是專注在四種出色的產品上,每個象限各一個。其他產品都應該取消。會議室內一片死寂。但正是他領導蘋果隻專注生產四種電腦,因而救了公司。

「決定不做什麼,和決定做什麼一樣重要,」

「對公司來說如此,對產品來說也是如此。」

喬布斯主導公司營運之後,開始每年帶領「排名前一百」的員工舉行度假會議。最後一天,他會站到白板前麵(他愛用白板,因為能讓他完全掌控局麵,並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問道:「我們接下來該做哪十樣東西?」與會人員爭相提出建議,希望上榜。賈伯斯一一寫下,然後劃掉他認為愚蠢的想法。經過一番爭論,清單上剩十樣東西。賈伯斯接著劃掉下麵七個,宣布:「我們隻能做三樣。」

專注力早已經深深的植根在賈伯斯的性格中,並透過禪修而強化。他不斷過濾他認為會分心的事物。同事和家人有時認為某些事很重要(像是法律問題,或是去醫院做檢查),要求賈伯斯處理,卻因賈伯斯不配合而氣急敗壞。但在他做好準備前,他隻是冷冷地望著他們,不肯轉移有如雷射般的注意焦點。

最後更新:2017-08-20 13:29:44

  上一篇:go 白百何被提名第31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網友:她將成黑馬
  下一篇:go 林更新與鳳姐微博互撩 林更新明顯有些後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