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巴菲特的投資生活和利弗莫爾的投機生活,富豪的差異

最近我又重溫了一下美國著名的投機之王利弗莫爾的著作《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看完之後頗有感慨,我有心做了一個對比。利弗莫爾是美國曆史上比較早期的投機之王,巴菲特是後來的價值投資的王者,可以說是股神。

利弗莫爾的人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人生,四起四落,四次資產暴漲,四次破產。巴菲特一生比較平淡,自從走上價值投資的道路以後一直就比較平淡,他不斷地分析研報,買入的公司就長期持有,買個可口可樂他能持有五十年。

你如果拍個電影的話,是選擇利弗莫爾作為電影的素材,還是選巴菲特作為電影的素材?

毫無疑問,如果我是導演的話,我會選擇利弗莫爾作為電影的素材。他的故事很精彩,上下翻飛,各種經曆,遇到的人,他自己遇到的內心的掙紮、借錢,他的經曆比較精彩,看著驚心動魄。巴菲特就比較穩健,他一直都穩穩的。這兩種人生,一個是投機的人生,一個是投資的人生,他們的差別真的是太大了。

我從以下三點給大家分析他倆的差別大在什麼地方。

第一個就是關於借錢,關於是否加杠杆。

我們的投機之王利弗莫爾每次破產,都虧得幹幹淨淨,以至於他不得不為了東山再起而去到處借錢。最嚴重的一次,他負債一百多萬美元,當時的一百多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上億。他負債一百多萬美元到處借錢,已經到了無法再借到的地步了,而且追債的人天天追債,而且這種情況不是出現了一次,他至少出現了三次以上。每次都是要玩得破產,然後每次又去借錢,大家可想而知這個上下波動多麼劇烈。

而巴菲特不是的,巴菲特一直就是說不用杠杆,不借錢投資。巴菲特沒有借錢,他為什麼有這麼多本金呢?因為巴菲特控股了兩家保險公司,他通過管理保險公司的方式,借用保險公司的方式去做投資。所以說他已經找到了資金來源的方法,保險公司的模式就是一種投資公司的模式。

第二個很典型的就是做空。

所謂做空就是通過市場的下跌去獲利,我們買漲是做多。利弗莫爾人生幾次獲得巨大的利益全是靠做空(他小的獲利是做多,就是靠上漲獲利)。比如說他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美元,是他在48歲的時候,在期貨市場上靠做空小麥獲得的。他人生的第一個一億美元是1929年股市大崩盤中做空獲得的,他是反向操作的。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是絕不做空的。不僅巴菲特這麼說,我所能接觸到的價值投資的方法都給我們傳遞了絕不做空的理念。為什麼呢?因為市場是不斷上漲的,好的公司是不斷漲到新高的,雖然它中間會下跌,但下跌其實是上漲中的某一個階段,很難把握住。你能把握住一次,你很難把握住兩次,你能把握住兩次,很難把握住三次。利弗莫爾這種投機之王能把握住三次四次,最後的結局還是那麼悲慘。這是第二,做空。

第三是期貨。

投機之王他的多次獲利都是靠期貨,但是他多次巨虧也是靠期貨。他有至少三次以上的破產是跟期貨相關的,有一次賠的真是底兒掉。他賠的最多的就是做期貨,但是他從來沒有遠離期貨,因為期貨風險巨大,但是同時獲利也是巨快,就是暴利。

那以巴菲特為代表的價值投資明確指出,期貨是反人性的,抵製期貨的,不建議普通股民去碰期貨。

所以大家看,基於這三點最重要的投資的原則和標準,他們的人生就是不一樣的。利弗莫爾是借錢、做空、碰期貨,價值投資的巴菲特是不借錢,不要用杠杆,不要做空,不做期貨。

這幾個重大原則的不一樣真的造成了他們的人生不一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生呢?

投機之王是上下波動的人生,人生大起大落,他在52歲的時候就已經賺了上億美元了。但是你能想象嗎,隻過了四年,在56歲的時候他就破產了,損失掉了全部的交易資金,在63歲的時候最終開槍自殺了。利弗莫爾的遺書中把自己描述為一場失敗,認為他的人生就是一場失敗,最後得了嚴重的抑鬱症。

而巴菲特一生都是穩打穩紮,穩穩地上升。今年都九十歲了,活得這麼幸福,活得這麼開心,活得這麼快樂,每年都開股東大會,每年都和世界各地的股東交流。

真的是唏噓不已呀!不同的投資原則帶來了不同的投資人生。

當然了,利弗莫爾所處的時代比巴菲特早了五十年,也許在那個時代投機可能就是王道,就是主流。幾十年之後可能市場環境,包括美國的資本市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才會出現價值投資這樣的股神。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打算把誰作為我們投資的榜樣呢?打算去走誰的人生之路呢?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好的,當你看到我所看到的世界,你將重新認識整個世界。

8月27日晚上我們會在線給大家講一堂公開課,解讀以房產為投資中心的時代正式結束了”,那未來的投資中心是什麼呢?歡迎大家8月27日參加我的在線公開課。

最後更新:2017-08-21 13:27:25

  上一篇:go 鄭爽素顏辦簽售會黑到沒眼看?熱巴baby卸妝也成路人
  下一篇:go 馬雲語出驚人:我保證 30年後孩子們將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