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4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可穿戴创意设计:技术与时尚的融合》一一1.5 眼镜类可穿戴设备

1.5 眼镜类可穿戴设备
最早的眼镜是为古罗马皇帝尼禄(Nero)(公元54~68年在位)制造的。在Hubert Upton于1967年创造了第一副增强现实眼镜之前的多个世纪里,眼镜纯粹是模拟工具。Upton是贝尔直升机公司的一位工程师,他私下构思了一种可以帮助有听力障碍的人们“看见”声音的设备。原始设计包含一个麦克风,可以通过可穿戴便携计算机分析声音,并向嵌入眼镜中的小型光导纤维LED发出信号。根据音调,LED将改变发光的颜色并直接投射到穿戴者的视野之中。Upton认为,只要光线对准说话者的嘴唇,耳聋的人就能更轻易地读出唇语。遗憾的是,这一项目从未真正实现,该技术转为军用,声音不再转换为颜色,而是投影到飞行员前方,帮助他们在飞跃碍航区或者夜间着陆时提供方向。
可穿戴设备在帮助残疾人方面有巨大的潜力。1977年,Smith-Kettlewell视觉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C.C.Collins为视觉受损人士开发了一种5磅重的可穿戴设备―头戴式摄像机。Collins使用现在已经十分流行的触觉反馈技术,将摄像机中1024点的图像转换为一件马甲上10英寸见方的触觉网格(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ptic_technology#Haptic% 20technology)。
许多此类设备可以重新改装,以增强或者改善感觉,但是有些试验更多地专注于感知增强。1981年,当时还在上高中的Steven Mann将一台基于6502 CPU并具备文本、图形及多媒体能力的多媒体电脑固定在背包上。Mann被称为可穿戴计算之父,是第一个自称“受控机体”(cyborg)的人。从1989年起,他就佩戴自己制作和改造的计算机化眼镜系统。图1-4展示了他的眼镜的发展情况。Mann在职业生涯中已经发明了无数可穿戴计算感知设备,最着名的是无线网络摄像头。
image

1987年,Reflection Technology发布了图1-5中的Private Eye。它是一种商业化可穿戴电视显示器,可以手持或者佩戴在一只眼睛中间。Private Eye的重量不足两盎司,1.2英寸×3.2英寸的显示器分辨率达到当时个人计算机屏幕的水平:720×280像素。此外,它的耗电仅为1/2瓦,可以用电池供电。Private Eye用于许多可穿戴计算机项目,包括如下两个:
image

图1-5 Private Eye可穿戴套件(Tavenner M.Hall摄影,摘自《Meeting the Challenge: The Path Towards a Consumer Wearable Computer》)
VuMan 1,这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发的一个项目,使用户可以用3个输入按钮通过房屋的蓝图移动。从1991到1995年,该项目开发了6代。第2版包含了一个光标,用户可以从一个地图或者数据库上选择物品,第3版升级为包含内存和电源管理等功能。
Lizzy是Thad Starner和Doug Platt于1993年在MIT媒体实验室开发的,开始是一个研究项目,旨在开发可用于通用计算应用的可穿戴平台。它是作为开放源码项目创建的,包含一个组装指南,希望有许多其他人按照需求对其进行改装和改变用途。Starner从创建Lizzy开始持续穿戴一种定制的计算机系统,多年来一直更新具备新技术和新功能的部件,目前他领导Google眼镜项目。
两个项目都领先于时代数十年,至今仍然激励着研究人员。

最后更新:2017-08-17 14:02:16

  上一篇:go  《可穿戴创意设计:技术与时尚的融合》一一第2章 与可穿戴设备有关的故事
  下一篇:go  Weex Android 动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