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程序員轉行應該賣水果還是賣燒餅
最近有兩個關於程序員的新聞讓不少IT人都歡樂了一把,微博上有人曬出了兩個程序員轉行之前和轉行之後的對比照,這兩位程序員哥哥轉行前後的變化簡直像是“脫胎換骨”一樣,甚至連“地中海”的頭發也變得濃黑茂密了,難道程序員這個行業就這麼“摧殘”人麼?轉行之後就能成為高富帥迎娶白富美?其實也未必,但是現在很多三十而立的程序員需要麵對“職業轉型”這個人生的有一大命題了,這個命題恐怕是我們走出大學校門選擇了職業之後有一大人生抉擇,“奔三”或者“而立之年”的你,對於職業選擇,究竟該保持現狀還是轉變思路,這是一個問題。
這兩個程序員轉行的故事,其中一個是重慶的IT男改行賣水果,從原本照片中的“頹廢男”升級成為了陽光型男,這個程序員哥哥辭職後,改行賣起了水果,於是經過了幾年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頭發都貌似要成為“地中海”了,但是現在不僅沒有繼續脫發,而是簡直成為了“男神”。
還有一個就是原某網遊公司的程序員因為生病離職賣起了“程序猿燒餅”,不僅僅收入可觀,不但在深圳買房買車,還娶了如花似玉的“燒餅西施”,讓人好生羨慕!看到這些不知道碼農們會不會羨慕人家。
這樣的故事當然為程序員轉行樹立了“正麵典型”,但是如果大家都去賣水果或者是賣燒餅或者驢肉火燒,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在程序員們到了“而立之年”時,很多人都會產生對於自己職業的迷茫,有人不喜歡自己這份“碼代碼”的職業,但是卻又舍不得這份看上去非常“光鮮亮麗”的職業,各種原因摻雜在一起,或多或少有些糾結。以程序員為代表的互聯網人往往都會產生這樣的困惑,麵對的選擇太多,未來的可能也太多。如果繼續深耕於代碼之中,可能會有所成就,但是轉換一個行業或許卻能夠取得更大的成績。我們的這個世界發展的太快了,技術不斷更迭發展,新技術不斷湧現,作為程序員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來讓自己不被時代的浪潮拍在沙灘上。而程序員本應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但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時代大潮中,也難免感到焦慮、空虛和茫然,變得浮躁起來。我們不知道哪一種技術才會有未來,哪一種技術這幾年火爆,或許幾年後就會銷聲匿跡。
這個時代的快節奏,讓我們往往都患上了“浮躁病”,對於一門技術恨不得21天之內就“從入門到精通”;對於職業成長,發現升職漲薪太慢,就想辦法跳槽;甚至是對於愛情,也出現了“速食愛情”。而“浮躁病”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安全感,未來不可預期。當安全感這種基礎性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我們當然會非常著急,想盡各種辦法,嚐試各種出路,甚至不惜劍走偏鋒。試想,當安全受到威脅時,我們還能端坐在書桌旁專心地研究算法嗎?恐怕隻有阿基米德這樣的偉人才能做到。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俗話說,命好不如心態好,改變心態的第一步是——靜心。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眼亮,就不會被紛紛擾擾的世界萬象所蒙蔽,迷失了自我。
美國作家布裏安·戴森在其名作《讓生活之泉涓涓不息》中寫道:“不要匆匆忙忙地過一生,以至於忘記自己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生命不是一場速度賽跑,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旅程。”是的,沒有人和我們賽跑,我們該放慢自己的腳步了,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究竟想要去哪裏?
在程序員的圈子裏,有一個30 歲現象。在30 歲時,程序員往往會麵臨職業瓶頸,程序寫不動,上升又困難。而薪水較高,加班變少,後浪追前浪,麵臨失業壓力,與此同時生活壓力劇增,可能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境地,還可能是“421”的家庭結構,這樣的壓力之下往往不敢跳槽,招聘在30 歲以下的程序員成為行業潛規則,跳槽困難,大批廉價的新手湧入,他們往往還使用著最新的技術,老一輩程序員隻能慢慢地靠邊站了。
而對於到了“而立之年”的程序員們,其實通向未來的路有太多太多,無論你選擇在技術領域繼續深耕,成為領域專家或者高級架構師,還是轉向管理崗位或者離職創業,這每一條路後麵都是無限中可能,隻需要放下你的焦躁,放下你的急功近利,既要心中有詩和遠方地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地成長,未來就在我們手中。
那程序員到了30 歲,怎樣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呢?我們打算做一輩子程序員嗎?敢問路在何方?
一、成為技術大拿,你仍然是一個程序員,但你是一個很牛的程序員,憑借多年的積累,你在知識廣度和深度方麵均已不是等閑之輩。更進一步的,雖然你的內在仍然是一個程序員,但你的職位已經升級了,你成為了係統分析師或係統架構師。
二、成為行業專家,可能你在程序員的工作中選擇深耕一個行業,比如醫療行業、或者電力行業,再或者是教育行業,當你擁有了大量的經驗積累之後,這些經驗和經曆就將成為你的核心競爭能力。
三、朝管理方向發展,通過不斷地摸爬滾打成為項目經理,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不僅需要高智商,而且還需要高情商。可以不誇張地說,如果你能勝任項目管理,你就可以勝任戰術層的所有管理崗位,甚至你的家庭生活質量,也會提高到新的層次。
四、轉行或者創業,因為這個行業已經不再適合你,已經沒有更大的發展前途,隻能轉行。如果可以轉行,未必是壞事,也許在新的環境中逆襲。
未來的路有太多選擇,人生也有無限可能。我們不會知道那條路才是最好的選擇,可能選擇任何一條路到最會都會後悔,但是這就是我們的人生。這條路該怎麼走,隻有叩問自己的內心才能尋找到答案。
最後更新:2017-05-19 0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