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億!聯通混改方案出爐:BAT、京東合計掏了270億,各方投資細節曝光
醞釀了近一年的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終於塵埃落定!
投資界(D:pedaily2012)8月16日傍晚消息,中國聯通公布了混改方案,將引入包括騰訊、阿裏巴巴、百度、京東以及前海母基金等在內的十多位戰略投資者,認購中國聯通A股股份。值得一提的是,本輪總交易高達780億元人民幣,混改力度史上最大。
BATJ掏了270億
這一次投資聚齊了BATJ互聯網巨頭,十分罕見。
據《財經》報道,參與聯通此次混改的14家公司分別為四類公司:四大互聯網公司——騰訊、百度、京東、阿裏;垂直行業公司——蘇寧雲商、光啟Kuang-Chi、滴滴、網宿科技、用友、宜通世紀;金融企業產業集團——中國人壽、中國中車;產業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前海母基金。
中國聯通引入的民營戰略投資者中,騰訊投資110億元,占5.18%;百度70億元,占3.30%;阿裏巴巴43.3億元,占2.04%;京東50億元,占2.36%。算下來,BATJ合計入股約270億元。
另外,光啟互聯技術40億元,占1.88%;淮海方舟信息基金40億元,占1.88%;興全基金7億元,占0.33%。國有部分兩家,中國人壽217億元,占10.22%。接受老股的國有企業的結構調整基金129.75億元,占6.11%。
方案顯示,聯通與大型互聯網公司將在零售體係、渠道、內容、家庭互聯網、支付金融、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展開深度協同。
與垂直行業公司在物聯網、CDN、係統集成領域深度合作。
與金融及產業集團在產業互聯網、支付金融領域合作。
產業基金則為聯通提供其投資的大量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進行更多對接的機會。
按照規劃,本次募集資金將由聯通運營公司用於4G能力提升;5G組網技術驗證、相關業務使能及網絡試商用建設項目,及創新業務建設項目。
將迎來一大波投資機會
“折騰”了近一年,中國聯通的混改之路並不容易。
2016年10月,中國聯通被列入首批國企混改試點,主要針對的是國內A股上市公司中國聯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4月5日晚間,中國聯通正式披露混改方案,擬以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為平台,可能涉及聯通A股公司的股份變動事宜。
今年7月24日,中國聯通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混改試點方案已獲得發改委批複。當時的信息顯示,中國聯通A股公司正與潛在投資者進行談判,相關投資者名單、投資金額和所占股份比例等仍需上報相關部門,獲得認可後才可實施。
當時,坊間廣泛流傳,中國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將從63%變成36%,三家科技巨頭百度、阿裏巴巴、騰訊將持股20%。不過後來中國聯通否認了這一方案。
對此,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市場上的消息有真有假 ,我不能評價,作為管理層是希望公司改革後真正獨立運營,按照自身來運作、市場化運作是我們最大的目標”。
王曉初多次強調,這次混改的目的不是為了籌集資金,而是為了配合政策發展使得中國聯通集團的營運更加市場化。實際上,這幾年中國聯通已經慢慢發展成為了國內三大運營商中業績最差的那一個,與中移動差距逐漸拉大,急需混改進行自救,以創新業務組合等,重新獲得競爭優勢。
如今,曆時近300天,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正式公布,這意味著混改工作進入新階段,無疑將對其他國企的改革產生示範效應。未來,國企重組改革領域將有一大波新的投資機會。
以下為混改方案全文:
中國聯通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及相關文件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混改十六字方針,擬通過混改試點引入其他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健全協調運轉、有效製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製,推動產業鏈、價值鏈關鍵業務重組整合,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推動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本次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是中國聯通的重大曆史戰略機遇,中國聯通也是唯一一家集團整體混改試點單位。
中國聯通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的總體思路是,通過整體設計,積極引入境內投資者,降低國有股權比例,將部分公司股權釋放給其他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實質性地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以市場化為導向健全企業製度和公司治理機製,聚焦公司主業、創新商業模式,規模發展基礎業務和創新業務,全麵提高企業效率和競爭能力,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聯通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將采用非公開發行和老股轉讓相結合的方式,引入四大類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且與中國聯通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包括大型互聯網公司、垂直行業領先公司、具備雄厚實力的產業集團和金融企業、國內領先的產業基金等,具體為中國人壽、騰訊、百度、京東、阿裏巴巴、蘇寧雲商、光啟集團、前海母基金、滴滴出行、網宿科技、中國中車、用友軟件、宜通世紀、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
本次混改引入的戰略投資者與中國聯通主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有助於將公司在網絡﹑客戶﹑數據、營銷服務及產業鏈影響力等方麵的資源和優勢與戰略投資者的機製優勢、創新業務優勢相結合,實現企業治理機製現代化和經營機製市場化。通過與新引入戰略投資者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家庭互聯網、數字內容、零售體係、支付金融等領域開展深度戰略合作,聚合資源、整合優勢、能力互補、互利共贏,推動重點業務和產業鏈融合發展,擴大中國聯通在創新業務領域的中高端供給,培育壯大公司創新發展的新動能。8月16日,中國聯通的子公司聯通運營公司在北京分別與騰訊、百度、阿裏巴巴、京東等合作方,以書麵方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相關方本著友好務實、協商互利的原則,擬在相關領域建立並進一步深化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聯通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擬建立健全協調運轉、有效製衡的混合所有製企業公司治理機製。本次混改前,公司總股本為約211.97億股。在本次混改過程中,公司擬向戰略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約90.37億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約617.25億元;由聯通集團向戰略投資者協議轉讓其持有的約19億股公司股票,轉讓價款約129.75億元;向核心員工首期授予不超過約8.48億股限製性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約32.13億元。上述交易對價合計不超過約779.14億元。上述交易全部完成後,按照發行上限計算,聯通集團合計持有公司約36.67%股份,新引入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約35.19%,形成混合所有製多元化股權結構。本次混改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4G及5G相關業務和創新業務建設,加快推進公司戰略轉型。
在公司治理結構及機製設計上,中國聯通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以董事會治理為核心,市場化運營為原則,擬通過本次混改形成多元化董事會和經理層,以及權責對等、協調運轉、有效製衡的混合所有製公司治理機製。堅持同股同權,依法保護各類股東產權,讓參與進來的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有話語權,按照章程依法行使決策權。
一是優化董事會組成結構,落實董事會職權。公司擬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結合戰略投資者情況等,適當引入新的國有股東和非國有股東代表擔任公司董事,進一步優化多元董事會組成結構。明確董事會在公司的核心地位,落實董事會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認真履行決策把關、內部管理、防範風險、深化改革等職責,接受股東大會、監事會監督。
二是加強經理層建設,探索市場化管理。探索經理層市場化選聘機製和市場化管理機製,實行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對符合政策要求的高級管理人員探索施行中長期激勵機製,並建立與激勵機製相配套的約束機製。
三是建立員工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製。以市場化為核心,緊扣資源配置、活力激發、人才發展三大改革主題,推動人力資源變革,用創新機製激發活力、凝聚合力,建立員工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製,實現“崗位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同時維護好員工的基本權益,促進公司發展。同時,打造核心人才體係,促進專業結構轉型。
四是建立股權激勵機製,努力實現股東、公司、員工利益一致。在混改過程中,擬同步建立限製性股票等員工激勵計劃,吸引和留住高素質員工,努力實現股東、公司、員工利益一致。激勵方案由公司董事會製定並適時推出,激勵對象擬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對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影響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等。激勵股權分配不搞平均主義,根據對經營業績的貢獻實現差異化分配。
五是以業績為導向,優化薪酬內部分配機製和約束機製。建立與經濟效益和勞動力市場價位相聯係的工資總額決定和調節機製,改革員工考核和激勵機製,科學設置公司業績指標和個人績效指標,推動組織、專業線、團隊和員工目標協同,利益一致。優化員工績效管理體係,建立管理人員和員工競爭退出機製。
中國聯通混改試點方案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複,非公開發行及股權激勵方案已經A股公司董事會審議。公司將盡快履行內外部審批流程,召開股東大會審議交易事項,並報送監管機構審批。
中國聯通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指導幫助下,精心組織,勇於變革,依法依規操作,爭取通過本次混改試點,打造成競爭力強、服務水平高、持續健康發展的混合所有製示範標杆企業,通過實實在在的業績增長給國家、股東和員工帶來更大回報。
最後更新:2017-08-20 0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