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喬布斯還活著
美國《消費者報告》近日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稱蘋果在3月初推出的新iPad在運行遊戲或下載文件等高密集處理器任務時,機身溫度最高可達116華氏度(約46.7攝氏度),比iPad 2高出13華氏度(約7.2攝氏度)。測試還表明,在新iPad上玩遊戲45分鍾後,機身溫度達到47攝氏度,較前一代高出8攝氏度左右。
此前,已經有不少消費者抱怨新iPad過熱的問題,像“我的新iPad肯定嚴重過熱,在LTE網絡模式下幾乎熱得令我無法握住它”這類牢騷話在互聯網上經常可見,但這話由影響力巨大的《消費者報告》說出來則又不一樣。毫無疑問,“過熱門”使之前因新iPad的推出而引發的批評浪潮又進一步高漲了。
據國外網友爆料,蘋果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已出現大批華人攜帶巨量的新iPad前來辦理退貨。黃牛集體退貨,這現象背後的原因當然很複雜,但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最關心市場變化的黃牛們,其中未必沒有對新iPad信心下降的成分。
喬布斯不是神,在他活著時的蘋果產品中,也曾有過令消費者不滿處,比如2010年夏天發布iPhone 4後,就有不少人抱怨該手機信號接收能力不夠強勁,但與蘋果產品帶來的卓越體驗相比,這些缺陷消費者都包容了,並未影響產品銷售情況。但在喬布斯去世後,蘋果的產品缺陷卻越來越接近核心問題,觸及到消費者可以容忍的體驗邊緣,比如iPhone 4S耗電過快,還有這次新產品的“過熱門”。過熱也當然會影響到電池的續航能力,而這些都是可能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很多人當年拿到第一款iPad的時候,最震驚的,不就是它的長續航和良好的散熱能力?難道蘋果現在要推翻它曾經的優點?
蘋果發言人說,新iPad的運行溫度“非常符合我們的熱度標準”,但僅僅符合標準是不夠的,這些年來,蘋果賴以征服大眾的,不正是它帶給消費者的超標準完美體驗嗎?
麵對媒體及用戶不斷爆出的對新iPad的不滿,我常常會假設:如果喬布斯現在還活著,新iPad會是什麼樣?
給出答案很難,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情況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它至少不會在外形上與iPad 2幾乎全無區別;不會連一個準確的名字都沒有,不會隻把功夫用在硬件提升上,當然,也不會過熱……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新iPad將是一個代價高達100億美元的錯誤,這是庫克時代的恥辱,這款產品隻能是曇花一現。這評價很刻毒,但或許真的離事實不遠。
在商業上,喬布斯去世後的蘋果仍是成功的,雖然這與續任者庫克關係不大,可的確是在庫克任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但這成功卻又是有代價的。庫克選擇了比喬布斯更保守的市場策略,在這個策略下,蘋果至今其實一直都被喬布斯的餘蔭所籠罩,半年過去了,蘋果甚至“不敢”名正言順地推出一款新一代產品,iPhone還是停留在四代,iPad也沒有前進到三代。
我個人的看法是,為了跟上喬布斯時代推出新產品的時間表,庫克團隊在產品還沒完全打磨好的時候就把它推向了市場。如果喬布斯還活著,所謂的新iPad或許根本就不會在三月份匆忙推出。當然,也不會起新iPad這麼含煳其詞的名字。
如果喬布斯還活著,他會追求產品完美到每一個細節,哪怕手下所有人都快因此被逼瘋,哪怕粉絲們望眼欲穿,哪怕董事們心急如焚……最後,他會說,你看這個多棒,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在新舊交替的敏感時代,庫克們必須有個取舍:是和諧維穩還是繼續革命?他們最終選擇了前者。但對喜歡蘋果的資深消費者來說,新iPad看起來比喬布斯時代的老產品變化不大,但那些最深入骨髓的喬布斯時代的特色或許正在消失,比如對產品近乎苛刻的挑剔,創新性和革命性,還有消費者早已習慣的喬布斯不斷給出的變化和震驚。現在變化沒有了,這就是喬布斯在和不在時的最大變化。
喬布斯留給世人及後繼者的信條之一就是“絕不要害怕失敗”,他還告訴後繼者不要在乎他當初的做法與想法,但事到臨頭,蘋果新的領導團隊尤其是投資人肯定不會這麼想。
其實,因新iPad所引發的我對蘋果的擔心,不在於庫克的能力,而在於其威望。能力可天生,威望卻須後天養成,在能人無數的公司裏,有威望的領導帶領大家扭成一股繩前進,共同承擔產品跳票之類的市場責任,反之則易陷入扯皮,而越是革命性、創新性的事業,拍板與決策越重要。如果喬布斯現在還活著,而且知道自己那麼快就要離開人世,他最憂心的一件事大概就是未來的蘋果團隊吧,未來蘋果如陷入平庸,喬布斯應負主要責任,因為他沒有及早培養出一個有威望的接班人。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