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互聯網醫院, 更好的完善醫療服務!
從移動醫療與輕問診興起,再到互聯網醫院的爆發,互聯網 醫療行業長期處於摸索狀態,由於政府相關部門並未有“明文規定”哪些範圍不能逾越,所以大家也在不斷嚐試刺探著“底線”。但這種日子可能要告一段落了。
5月10日,國家衛計委辦公廳發放的《關於征求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關於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意見的函》引爆了醫療界。該文件共計39項條例,從從互聯網診療活動準入的要求、醫療機構執業規則、互聯網診療活動監管以及相關法律責任明細這4個方麵對互聯網診所和互聯網醫療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征求意見稿》稱,“本辦法頒布後的15日內, 所有互聯網醫療機構必須被注銷, 按照本辦法重新注冊”,而不是像以前對已經存在的放一馬,隻管理未來注冊的機構。按照該辦法的要求,大部分互聯網醫院如果不作出重大改變, 再注冊會非常困難。
對此,專注於智慧醫療的朗銳慧康表示:“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對企業和民眾們來說都是這樣。當行業有了標準並明確了底線的時候,通常意味著行政主管單位已經知曉並認可這個業務的存在,在適當管理的前提下,允許這類業務的展開。”
事實上,近兩年互聯網醫院數量之所以爆發,一個原因是受到“政策紅利”刺激: 2009年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意見》,啟動新一輪醫療改革,其中要求在醫院中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曆為重點,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2015年,國務院又發布了《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到:“到2018年在健康醫療領域互聯網應用更加豐富,公共服務更加多元。”
這次,國家衛計委明確規定互聯網醫院的標準,並不意味著對“互聯網醫院”發展趨勢一棍打死,用政治正確的話說,“及時給互聯網醫院發展亂象明確的底線,對入門門檻進行了規範。”本質上就是給當前“虛胖”中的互聯網醫院開出了一劑勐藥!
最後更新:2017-07-07 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