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眼中的天才是什麼樣子?
亂讀書 | 《關於設計的思考》相關
文丨金晟Jason
眾所周知,喬布斯對產品造型的設計抱有幾近瘋狂的執念,也因此常常與公司的同事發生激烈的爭執,導致他的人生充滿了失意的階段。
在喬布斯的一次失意期間,有一個人為他設計了NEXT電腦公司Logo,近乎完美的造型達到了當時設計界的最高水準。於是,極度苛刻的喬布斯盛讚他為天才。
他就是美國設計大師保羅·蘭德。
保羅·蘭德 (圖片來自網絡)
保羅·蘭德(Paul Rand),1914年8月15日生於紐約,在意識形態上受到歐洲功能主義設計思潮的影響,是“瑞士風格”平麵設計的發起者之一。之後為《紳士》(Esquire)、《Direction》(方向)《服裝藝術》(Apparel Arts)等雜誌創作了許多著名的封麵設計作品。
保羅·蘭德設計的雜誌封麵
當然,蘭德更加為大眾所知的身份是作為一位傑出企業Logo設計者,他曾經為美國廣播公司(ABC)、國際商業集齊公司(IBM)、西屋電器公司(Westinghouse)、UPS快遞等企業設計了世人皆知的企業標誌。
由於保羅·蘭德對設計的獨到理解使得蘭德獲得了社會的一致好評,他創作的多件作品曾被歐美和日本的博物館收藏,他也因此獲得了紐約藝術設計家協會,英國皇家設計師協會等機構授予的多項榮譽。
保羅·蘭德對設計教育有著強烈的情感,他從28歲開始從事設計教學,42歲時(1956年)在耶魯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擔任教授。在美國,其著作《關於設計的思考》(Thoughts on Design)、《設計與本能》(Design and the Play instinct)、《保羅·蘭德作品集》(Paul Rand: A Designer s Art)等書籍的知名度絲毫不亞於他的設計作品。
而其中《關於設計的思考》已經出了中文版。這本書首次出版於70年前的1947年,是保羅·蘭德的第二本設計專著。
中文版封麵
也許是剛剛引進的關係,這本《關於設計的思考》在國內設計教育領域知名度有限,各公眾號也都不曾為本書作者保羅·蘭德炮製出什麼“十萬加”的雞血熱文。不過在現代平麵設計史上,保羅·蘭德確實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有關蘭德的更多信息歡迎各位自行瀏覽作者網站 :https://www.paul-rand.com/
如果沒有相關性,就不是好設計
《關於設計的思考》文字樸實、簡潔,似乎是一本寫給孩子的故事書,但書中的很多觀點卻是蘭德在其輝煌的設計工作和教育生涯中的思考精華。
從“美和實用”切入,蘭德首先闡明了他心目中的判斷標準:“如果沒有相關性,就不是好設計”,或者通俗的說就是要“接地氣”
一件產品凡是在生產過程中被設計師阻斷了與美好生活的聯係,少了創意生活的態度,那麼這樣的產品將會失去美感。
對應時下方興未艾的移動互聯網中的設計,所遭遇的阻礙也許不僅是蘭德提到的設計師,也許還有錯誤的產品規劃、不甚合理的交互設計、不可規避的技術局限。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表現手段或是軟件環境更加發達的背景下,符合蘭德要求的具有相關性的設計不僅沒有變得更加簡單,也許反而更難了。
當然作為設計大師,蘭德先生在第二個問題就提到了對設計師也許是永恒的難題:
關於平麵設計師的謬誤是認為設計師為了創造一個“好的排版”(layout)。他要做的隻是對各式各樣的元素做出賞心悅目的整理。這種理解就意味著設計也許隻是簡單的隨意排布元素實驗,直到發生些什麼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無數流傳網絡的設計師段子大概都發端於蘭德說到的這個難題,不過更真切的起點也許就是以設計軟件教育為主的所謂設計教育。
讀完這本書,建議各位設計師也許更多嚐試“謀定而後動”吧。
“幽默感”和“想象力”
誠然,在《關於設計的思考》麵世70年後,目前設計麵對的媒材和觀眾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設計師不得不麵對更小的展示尺幅、更短的瀏覽時間和更多的技術限製(操作係統設計範式和硬件處理能力等等)。但蘭德在書中提到的巧妙運用“幽默感”和“想象力”來促成“觀眾的參與”就可以理解為領先業界70年的“交互設計思想”,迄今仍堪稱設計實踐中非常重要並且實用的原則。
由於《關於設計的思考》一書的曆次再版都遵循了“忠實於1947年初版”的原則而采用了黑白印刷,所以下麵展示幾張來自蘭德個人網站的彩色原作。
蘭德為自己的展覽設計的海報
蘭德為IBM設計的趣味海報
蘭德設計的電影海報
有趣的文字和Logo遊戲
仔細拜讀這本僅僅96頁的小書後,會發現保羅·蘭德作為一位卓越的標誌設計者,對文字與圖形組合趣味性的發掘和探索貫穿了他輝煌的設計生涯。
通過文字或圖片的重複所產生的情感力量和視覺可能性(創建紋理、運動、節奏,標明時空對等的手段)不容小覷。
孤立的字母提供了一種其他類型的圖像不能完全複製的視覺表達方式......他們不僅象征著身份,更是有簡潔的優點。
相信保羅·蘭德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完全不會想象到,他在1940~1980年代設計的一係列字體、Logo到了當今的移動互聯網幾乎成為了成功設計的典範。
簡潔性、獨特性、識別性、適應性、可記憶性、普適性以及經典不易過時
這是保羅·蘭德對Logo設計的一貫原則,至今仍被奉為圭皋。而他的很多Logo設計作品如果被做成APP圖標放在手機主屏幕上,仍然顯得是那麼的鶴立雞群、卓爾不凡。
作者為耶魯大學設計的標誌
(圖片來自蘭德個人網站)
設計是什麼?
《關於設計的思考》中,作者並未做出直接的闡述,在此引用保羅·蘭德生前最後一次采訪:
Design is the method of putting form and content together. Design, just as art, has multiple definitions, there is no single definition. Design can be art. Design can be aesthetics. Design is so simple, that’s why it is so complicated.
設計是把形式和內容放在一起的方法。設計,就像藝術一樣,有多重定義,沒有單一的定義。設計可以是藝術。設計也可以是美學。設計如此簡單,這就是它如此複雜的原因。
——On November 14, 1996, Rand’s final interview at M.I.T.’s Media Laboratory. Published in “Maeda@Media”, Universe Press, 2001
——引自1996年保羅·蘭德生前最後一次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采訪,文章發表與2001年
來源:豆瓣書評
新書推薦
《關於設計的思考》
[美]保羅·蘭德 著
編輯推薦:
喬布斯眼中的平麵設計“教父”——講述設計的永恒之道。
絕版40年,曆久彌新的大師經典複刻版“重版出來”
他被業界稱為平麵設計界的“畢加索”,也是瑞士“新浪潮”平麵設計運動推動者,他是美國廣播公司(ABC)、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美國聯合包裹(UPS)、耶魯大學的LOGO設計師,他曾入選紐約藝術總監名人堂、還獲得過美國設計大師協會(AIGA)獎牌,他曾是耶魯大學美術學院、普瑞特設計學院教授,還曾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提名為“十大傑出藝術總監”之一……
正如著名的五角設計公司合夥人:麥克·貝魯特為這本書所作序言中提及的那樣:“表麵上看,這就是一本實踐指南,以作者自己的作品為示例,但事實上《關於設計的思考》這本書更像是一份宣言,一個動員令——斬釘截鐵地給出了關於“是什麼讓優秀的設計優秀”的響亮含義。”
最後更新:2017-08-27 21:09:34
上一篇:
《爸爸去哪兒》陳小春:自己在外麵演老大 家裏兒子才是“大佬”
下一篇:
國人驕傲!馬雲將天貓帶入奧運會,引起全球轟動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