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京東推動夏普黑莓回歸中國,背後的多贏生意

黑莓正式進入中國前,80萬中國消費者在京東平台搜索過黑莓,夏普的中國擁躉者更多,這是中國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財經》記者 謝麗容/文

在京東的推動下,夏普和黑莓,這兩個十年前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口碑甚佳的手機品牌,回到了中國市場。

8月8日,夏普和黑莓在同一天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新款智能手機。夏普手機主打全麵屏,黑莓則引入了年初在全球其他國家發售的KEYone手機中國版。

京東是夏普和黑莓回歸中國的第一戰。京東不僅是前二者的首發平台,並和兩家公司簽訂了三年包銷協議。

截至8月13日,短短5天時間,夏普AQUOS S2 全麵屏手機在京東平台的預約量超過22.4萬,黑莓KEYone預約量超11.8萬。

富士康科技集團的資深副總裁、負責夏普手機和富可視手機業務的羅忠生稱,夏普手機這次回歸中國,可謂“首戰即決戰”。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此時已是紅海,羅忠生的判斷並無虛誇成分。

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Sigmaintell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6.7億部,同比增長1.8%,其中中國市場出貨量約2.3億部,同比下降約1.4%。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但全球市場在緩慢上升,中國卻在下降。

此外,據第三方市場調研公司智研谘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1-5 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 2 億部,上市新機型 468 款,新上市的機型較去年同期下降 25%。這是因為,以蘋果為首,三星、華為、OPPO、vivo 均將推出年度旗艦機型,消費者對於下半年各大旗艦機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上半年的購機熱情。

在全球主流手機廠商密集釋放新智能手機的當口,早已退出全球手機主流隊伍的夏普和黑莓進入,所麵對的壓力可想而知。從概率上來說,他們很有可能淪為這一輪新機釋放潮中的小小浪花。

但此番回流,這兩個老牌公司已經在上一輪智能手機大潮中完成了整合,並非昔日之夏普黑莓。

夏普多年經營不善,2016年4月,台灣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收購夏普,交易總價值為38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4.7億元;去年,備受虧損之累的黑莓宣布停止所有智能手機硬件研發工作,而後與TCL簽署了合約,黑莓將隻負責手機軟件的部分,營銷銷售、甚至硬件都交由TCL完成。此次在中國發售的黑莓KEYone,流淌著純正黑莓血統大概隻有它曾引以為豪的安全那部分。

2003-2005年間,是夏普在中國的黃金時期。2003年,夏普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當時,日係手機(功能手機)在中國市場眾多,夏普又是其中佼佼者,是高端手機的一支勁旅。但到了2005年,中國本土手機品牌興起,衝擊日係手機,2005年,夏普與其他日係手機全麵退出中國市場。

隨後在2008年,夏普再一次進入中國,並且將日本市場銷量排名第一的手機(9010C,日本920SH國內版)直接引入國內銷售,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確立了中國高端市場的地位,並且成為翻蓋手機的代表。2010年,夏普銷量達到了200萬部。

不過,智能手機時代來臨,夏普受到了蘋果、三星以及國內眾多新興品牌的衝擊,夏普2011年開始沒落,並在2013年退出中國市場。

在智能手機時代之前,黑莓曾經是智能手機市場的王者,最鼎盛時期,黑莓手機幾乎是北美市場商務人士的標配,在2007年8月,黑莓的股價被市場推至236美元的高價,而這也是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來的曆史最高位,它在北美市場的占有率也一度接近50%。

國內的渠道開始大量通過非正式手段,引進國外的黑莓手機到國內市場,即所謂的“水貨” (從海外走私到中國的產品)。那個年代,一款黑莓手機能有近一半的銷量在中國,隻不過這些用戶買到的都是水貨。

此番回歸,夏普背後的富士康和黑莓背後的TCL十分謹慎。

按照羅忠生的預判,首款手機最終銷售量將隻維持在數十萬台量級。他清醒認識到,夏普手機品牌的成功不能仰仗小眾發燒友群體,而是需要變成一個麵向普羅大眾的消費品。

黑莓的回歸也相當低調,黑莓和TCL並未公布對未來的市場預期,黑莓回歸中國,最大的籌碼是中國消費者的情懷。

不過,京東的三年包銷協議,為二者的持久戰添加諸多勝算,其中尤屬掌握先進屏幕技術的夏普有獨特優勢。

夏普同時兼有先進液晶屏幕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夏普手握IGZO屏幕技術,首創全麵屏設計,具備絕大多數手機廠商不具備的屏幕技術優勢。此外,夏普擁有這些先進屏幕的手機產品線,可以說至少在屏幕這條線上形成了健康有序的閉環,也符合夏普一貫的“螺旋形發展”原則。此外,富士康的全力扶持,讓夏普手機在應對屏幕之爭的特殊時刻,能夠同時把握上遊器件采購和產能雙重的優勢。

富士康的製造能力,也將成為夏普獨特競爭力。作為自家的親兒子,富士康團隊為夏普此次在中國發售的新機提供了39道製程、191道工序、481個品質管控點精密加工。

羅忠生說,下一階段智能手機在產品革新上的競爭,是屏幕的角力,全麵屏就是其中一種。他稱,下一階段有兩種全麵屏產品:一種是非異形,類似三星,未來將主要用於中低端產品。夏普擅長的異形屏因為工藝難度高、體驗好,將被用於高端旗艦機的設計。屆時,夏普將占據競爭製高點。

以此來看,在技術創新和產品之外,夏普要在中國打開局麵,隻剩下渠道和營銷。按照計劃,夏普將在中國完成全渠道布局。線上銷售簽約京東,線下渠道則攜手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和迪信通。

精耕線下渠道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但在今日之中國手機市場,線上渠道依舊占據30%比例,京東又是線上渠道的重中之重,有京東的三年包銷培植,夏普至少在渠道上短期內站穩了腳跟,不至於陷入被動局麵。京東的支撐給予了夏普在中國打持久戰的底氣。

對於京東來說,夏普和黑莓也給予其在3C產品線上繼續鞏固優勢,做大3C生態平台的契機。

在眾多老牌手機廠商中,選擇複活夏普和黑莓,並非京東決策層一時的拍腦袋之舉。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3C事業部總裁胡勝利舉例說,黑莓正式進入中國前,中國有80萬人在京東平台搜索過黑莓,他認為,這是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我覺得值了。”胡勝利說,作為一個零售平台,京東應該滿足和迎合我們的消費者的需求,搭建一個沒有任何障礙的橋梁。充分發揮夏普和黑莓的調性。

在確定合作之後,京東和夏普、黑莓團隊進行深度溝通,甚至給出硬件設計、軟件規劃和產品定價的建議。從京東此前多年積累的消費者偏好數據的基礎角度來說,這比夏普黑莓閉門造車要更加科學。

在打造新品類的3C消費品方麵,京東已經超越了零售平台的簡單定義。2013年,京東在全球電腦市場發現和定義了“遊戲筆記本”這個新品類,並初獲甜頭。

今年4月,順延遊戲筆記本的成功經驗,京東又在遊戲手機上做了一次整合。在硬件端,京東整合了ivvi、一加、360手機等小眾手機廠商;在內容端,整合了騰訊互娛;在顯示技術端,整合了國內最大的3D顯示技術商康得新,推出一係列3D裸眼遊戲手機,在手機領域創造遊戲手機的細分品類,以京東作為資源整合平台和銷售渠道,構建手遊產業關係體,實現多方利益共贏。目前,市麵上已經出現了多款裸眼3D遊戲手機。

此番促成夏普黑莓回歸中國,是京東打造多樣化3C生態的其中一子,夏普黑莓也得以解決了回歸中國之後的渠道營銷第一站問題。無論從哪個層麵來看,都是一次順應雙方戰略思路的一次多贏舉措。

對於京東來說,在其的生態棋盤上,單個品類手機數十萬的銷售量級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業績;而對於夏普和黑莓來說,聯手京東隻是一個開始,他們麵對的最大挑戰,依然是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能力是否可以繼續延續,跳出小眾手機,成為更多消費者願意選擇的大眾品牌。

最後更新:2017-08-20 00:32:20

  上一篇:go 蘋果代工廠訴高通、京東閃付上線、馬斯克的表兄離開SolarCity……
  下一篇:go “三國殺” 蘇寧 京東在生鮮板塊狹路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