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摩拜單車的雲技術看物聯網與雲計算的關係
近年在科技圈最火的一個關鍵詞非“共享單車”莫屬,隨著ofo、摩拜、小藍、小鳴等的不斷參與,共享單車的競爭如火如荼,顏色似乎也已經不夠用了。在共享單車領域要說市場占有率那就隻有ofo和摩拜了,今天小編就跑開兩家如何獲取用戶及商業模式的問題了,就談談摩拜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智能鎖。
摩拜單車物聯網智能鎖
關注物聯網技術的朋友相信很多人看過在網上流傳的摩拜單車開鎖流程:
摩拜單車開鎖原理圖
用戶掃描二維碼;
向雲端請求解鎖;
雲端下達解鎖指令給單車;
單車解鎖以後,上報狀態更新到雲端,並不斷上報定位信息;
雲端向用戶發送計費信息。
在開鎖的過程中,關鍵是要保證所有的共享單車與雲端服務器的實時通信,否則用戶請求解鎖就不能馬上執行,這就要求所有的共享單車在雲端是一直可見的。這也是一般物聯網應用比較普遍的需求。
早期的摩拜單車主要依賴GPRS與服務器通信,實現開鎖,但在GPRS信號不好的時候,用戶就沒法開鎖了。所以後來的摩拜單車又加上了藍牙,這樣手機開啟藍牙以後,可以直接與智能鎖建立藍牙連接,實現開鎖。
在開鎖的過程中,關鍵是要保證所有的共享單車與雲端服務器的實時通信,否則用戶請求解鎖就不能馬上執行,這就要求所有的共享單車在雲端是一直可見的。這也是一般物聯網應用比較普遍的需求。摩拜選擇了微軟的Azure IoT平台。摩拜單車的後端程序隻需要修改Azure IoT中的Device Twin的狀態,就可以影響到真實的設備,比如向單車發送解鎖指令,完成開鎖。Azure IoT平台中,低功耗物聯網設備主要采用MQTT協議與雲端通信。
在開發IM應用時,如果我們要保持客戶端一直在線,就需要在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保持一個長連接,這樣服務器就一直可以找得到我們的客戶端。
共享單車的原理與之類似,所有單車也需要與服務器之間保持一個長連接,麵向物聯網的MQTT協議就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MQTT協議(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隊列遙測傳輸)是IBM開發的一個即時通訊協議,是為大量計算能力有限,且工作在低帶寬、不可靠的網絡的遠程傳感器和控製設備通訊而設計的協議。
MQTT協議尤其適合共享單車這種應用場景。當然我們也不用自己去實現這個協議,很多雲平台都提供了對MQTT協議的支持,或者在MQTT協議基礎上提供了封裝程度更高的API。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雲計算與物聯網的結合已經越來越緊密了,未來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應用將會出現雲計算的身影。
本文由深圳北航物聯網研究院編輯整理(www.buaaiot.org),如有侵權請聯係本站。
最後更新:2017-07-03 16: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