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物聯網供應鏈之全貌與動向

隨著計算能力、網絡傳輸、數據分析等領域的不斷強化,物聯網與人們的聯係正愈發緊密,改變著從工業生產到日常生活的運作習慣。物聯網發展在全球呈現爆炸性成長趨勢,物聯網最大的不同在於機器占據主導,通過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數據交互,終端設備可以自行感知、處理、響從外界搜集來的數據,從而完全實現自動化。
物聯網
物聯網係統各層級之間的聯係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軟件、硬件、應用、服務統統囊括。物聯網是集結組件製造、設備與係統整合、終端設備、網絡服務與應用等領域之技術與知識,共同形成一項新的應用概念,並將價值體現在數據的分析與應用,進而影響各產業麵的思維與應用。各家廠商都想在物聯網領域分得一杯羹,無論是各種聯盟、科研院所,還是芯片廠商和設備製造商,但是在了解各產業利用物聯網服務搶攻商機前,應先理清整個物聯網供應鏈之全貌與動向。

物聯網關鍵組件涵蓋傳感器、RFID、通訊芯片、GPS等技術,可說是物聯網必備的東西,其可用來偵測、測量、紀錄物理與生物反應之訊號,像是溫度或壓力。感測裝置的應用,可直接與醫院係統聯機,讓醫生護士能遠程監控病人目前狀況,進而改變醫院與居家環境間的關係。其中,主要的國際大廠包括恩智浦(NXP)、高通、德儀,而台灣廠商則有旺玖、聯傑、亞信、台達電、晶技、先豐、宇瞻、華通、宜鼎等。其中,許多廠商也開始借助並購公司的方式加快對物聯網IoT產業之布局。例如,恩智浦先以百億美元收購車用芯片廠商Freescale,一舉躍升成為汽車半導體產業的龍頭,而後高通又以1.5兆並購恩智浦,對高通自身帶來全新市場機會與挑戰。移動芯片龍頭ARM則收購以嵌入式計算機視覺和影像應用為主的Apical技術公司,加快切進聯網車輛、機器人等IoT應用市場。

通訊與網絡部分目前主要由電信業者主導,例如NTT、AT&T、Verizon,而在中國大陸包括有中國移動通信、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都積極推出各種物聯網服務,台灣地區的遠傳電信與中華電信也紛紛推出許多針對各領域之應用服務。相關的基礎設施則由思科、華為、日立等公司負責。其中,思科透過並購雲端物聯網公司Jasper Technologies來成立物聯網事業群,連同網絡、雲端服務暨平台、網絡安全,並列為思科未來IT業務發展的四大核心戰略。日本的日立也在旗下成立Hitachi Insight Group事業群,未來將負責推動日立在全球物聯網業務的發展。

針對雲端運算與儲存的部分,則以IBM、思科、Amazon、廣達、英業達、微星等公司為主。IBM算是最早在物聯網產業中開出第一槍的先進者,先是重砸30億美元成立物聯網研發部門,後來更找來原先負責IBM高階服務器產品線的負責人領軍來推動IoT業務。此外,Amazon推出的AWS係統可用於搜集億級裝置的信息量規模,且提供從裝置端、網關端到雲端的IoT服務方案。

這些組件與軟硬件設備皆須透過係統整合供貨商來加以整合,其應具備裝置管理、聯機、數據搜集/處理/儲存/分析、應用程序開發與執行等功能,在聯網產品開發與應用服務提供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國際大廠紛紛相繼推出物聯網平台。例如,Intel提供雲端IoT PaaS服務(名為Azure IoT Suite),其具備有強大擴充能力,可同時與上百萬台裝置相連,並提供各種協作、分析和管理工具。此外,Microsoft與Intel透過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來吸引更多廠商使用其平台服務。Salesforce.com也結合Spark、Kafka、Storm和Cassandra這4個新興大數據技術,進而發布物聯網平台Thunder。用戶能利用Thunder將現有傳感器搜集的巨量數據,與Salesforce的雲端PaaS服務整合,用於銷售、服務或其他業務程流的商業實時分析使用。

2016年,由微軟、英特爾、思科等大廠共組開放互連基金會(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OCF)這個IoT新聯盟,旨在建立一個通用的物聯網標準,讓不同廠商及開發人員開發出的裝置及應用可相互聯通。同時,3GPP宣布完成NB-IoT標準的製定工作,而華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在3GPP統計的3205項技術提案中,獲得通過的提案總共有447項。其中,華為貢獻提案1008項,184項獲得通過,占全部447項已通過提案的41%。這意味著,中國在新一代窄帶物聯網標準製定中占據了主導作用。

從物聯網解決方案服務商航大物聯(www.leadtorch.com)多年經驗來看,各大科技通訊廠商之布局,代表著未來信息技術在運算與溝通上的演進趨勢,從其概念到實踐的過程中,由聯網技術與應用串起的數字匯流商機將潛力無窮,無論是移動通訊軟件的蓬勃發展、跨通路支付的實現及由技術革新應用帶動的智慧聯網商務,都將為企業本身與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轉變。

最後更新:2017-08-13 22:30:49

  上一篇:go  雲服務器 ECS 建站教程:部署Java Web
  下一篇:go  8月7日雲棲精選夜讀:五分鍾讀懂SIGIR 2017前沿技術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