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王健林”跑了!轉起
融合/工匠/創新/傳遞/合作
編輯 | 李飛倫
作者簡介:零售小兵一枚,憤青派,多數時間願意用自己的方式活著,不太合群。零售13年起過也落過,個性深得自己喜歡!
文章來源:自媒體 地產與商業
從之前看到的另外一篇報道型文章到今天看到這個標題,這篇爛文要轉一下。。。。。。
王健林要倒台了!?
近2500億元的海外投資是壓垮王健林的第一棵稻草;現金流是第二棵稻草;做文化,做電影,做百貨,做旅遊,做網絡,做金融……多元化是一棵看不清的稻草!
危局如何化解?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這是王健林的一句名言。
萬達的各類資產已經被打包成一個個債務化的投資產品。這時,就接近一場豪賭了。賭局的終點,是一場規模龐大的“債轉股”。 股東,是A股股民。
今年初的萬達年會上,王健林說:“你們把商業地產改去得了,別再當地產商了,啊~”
本月,600多億萬達資產包被老王閃電甩賣之後,如今連萬達廣場也開賣了
萬達模式,中國所有地產商的模式,都必須建立在不斷擴張資產負債表之上,做大資產,加杠杆,再做資產再加杠杆,循環擴張。
王健林反過來了。
賣資產、去杠杆。
看看老王甩賣的資產:
13個文旅城(91%股權)+77個酒店;
總價637.5億元;
文旅城總建築麵積近6000萬平米、可售建麵近5000萬平米、可售貨值7700億元;
今日早晨,萬達商業已將兩家萬達廣場股權正式轉讓。南昌西湖萬達廣場的接盤方為朱孟依的珠江人壽; 鹽城萬達廣場的接盤方為中信信托
與融創及富力的買賣,老王對外表達:三贏。
給出的最大理由是:要輕資產上市。
然而是說不過去的。
如果 1、他不差錢 2、資產值錢,完全可以萬達集團搞個殼公司把地產放進去。
畢竟萬達集團下麵已經有了那麼多子產業。
資產折價大甩賣,對萬達來說隻說明兩個問題:
1、差錢。
2、資產不像想象中那麼值錢。
悅濤這兩天好好看了看萬達模式,覺得這麼去杠杆下去,萬達不會更輕鬆,隻會麵臨更凶險的處境。
重資產、高杠杆、多元化的模式,狂飆突進的過程中來了個急刹車,銀行卡貸就是拿去了安全帶。
首富急需一個安全氣囊:A股。
一、海外投資是壓垮王健林的第一棵稻草
高層在警示:不要用國內的負債去搞海外的資產。有本事海外掙錢國內花。利潤寄回來。兒行千裏母擔憂。
負債率不是全部。
萬達集團是個航母,旗下萬達商業、文化、網絡、金融四大產業。萬達商業地產隻是其中一塊。
萬達集團的總負債,是個謎。文化、網絡、金融,以及海外投資,現階段,都已經燒了很多錢。
單看萬達商業,負債率跟國內上市房企差不多。恒大、融創,也都滿血融資。
萬達不一樣:往海外砸了太多錢。
據澎湃新聞統計,萬達在海外的投資總額已近2500億元。
乖乖,一年往海外砸500個億。今年初萬達開年會時,王健林還表示:堅持國際化。
首要目標是拿下印度和巴黎的文旅項目。
也就半年時間,不但海外的不要了,連國內的13個文旅城都閃電甩賣。
形勢陡變。網上傳出萬達集團6個境外項目被最高層點名嚴肅處理,銀監會牽頭卡脖子。
不能從境內融資,也不能賣給境內企業。
現在萬達資產甩賣回流600多個億,13個文旅項目和77個酒店不需要自己再砸錢,還直接甩掉了400多億負債。按理說債少了,現金流大幅改善了,可以繼續搞投資。
但老王沒有留著,表示這些錢馬上還貸。
恐怕那2000多億海外投資,已遭逼債。兜兜轉轉,都是銀行的錢。
但這些投資的東西,一不能實現現金回流,二不能增值變現。
很多資產一賣就虧,因為賣不出投資成本價,首富為了把錢投出去,不計成本。
對國內銀行來說:遠看是資產,近看是窟窿。
對首富來說:勒緊褲腰帶,先過政治關。
二、現金流是第二棵稻草
萬達的負債很高。比負債更可怕的是和負債不匹配的資產和現金流。
王健林創業半生,都在追求一個“穩定”的模式。終極目標,就是有穩定的、高枕無憂的現金流資產。
2000年萬達轉型搞商業,就是這個目的。因為老王覺得搞住宅,沒項目開發就沒錢了;商業搞起來坐地收租,萬年大計。
後來的路子,證明王健林超強的執行力,萬達廣場鋪了全國200多家。
但實際上是以賣養租。通過廣場投資低價拿地,周邊開發住宅回籠資金,養自持物業。
王健林把這種模式叫“現金流滾資產”。
最後發揚“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的精神,搞投資回報期更長的文旅、搞酒店。
老王應該是把這些自持項目當成萬年大計來看的,雖然投資大、周期長、回報低,但放在自己手裏,長期做地主。
每個萬達廣場配套的銷售型物業:住宅、寫字樓、公寓、商鋪,快速周轉,作為短期現金流來源。
這種模式的核心能力:1、低價拿地;2、大量融資;3、快速去化。
銷售型物業的高溢價和去化率決定萬達的現金流能力和利潤。
這麼多年過去,和萬達巨量的投資、成本、負債相比,現金流還是太少了。
萬達商業招股說明書
圖中可見,萬達商業經營進的錢、投資花的錢、以及融資進的錢。高度依賴融資支撐現金流。
近兩年由於住宅市場的火爆,經營現金流會更好看一些,但是萬達的巨量投資資產,需要持續投資燒錢。在海外砸的錢比國內還多,至少比萬達商業地產這塊的投資支出多。
萬達的優勢是兩個:1、低價拿地能力;2、自持和銷售的平衡。
如果不能通過做大資產增加融資,而現金流又跟不上債務還本付息的節奏,那就隻有一個選擇:繼續變賣資產。
為了維持擴張速度,萬達廣場近幾年采用了合作模式,也就是投資人出錢,萬達建設和管理。相當於不從銀行貸款,做成一款大眾、機構可參與的投資產品。
王健林說:
“我從事地產行業28年,再兩年就30年了,被調控了十來次。中國地產好年景沒有持續四五年的時候,基本上三年左右來一回調控。
行業周期性太強,造成現金流不穩定,預期也容易經常發生變化。其次更重要的是萬達已經可以靠品牌掙錢了,
過去靠賣住宅、商鋪的錢來建萬達廣場,現在設計運營就可以分得很大一杯羹,何樂而不為? ”
現在的問題是,萬達甩賣文旅城之後,手頭可快速周轉的銷售物業大幅減少。現金流必然大受影響。
2016年萬達商業租金收入近200億,扣成本後的利潤尚不知。假設未來這塊能像老王說的到300億+,利潤也有保障。
然而上麵還有個萬達集團。海外每一分投資都對應著負債或者投資人。
這恐怕是最大的麻煩。
現在的環境,不能變現回流,就相當於失去流動性。會讓萬達集團的資產和負債失衡。
這就說到對萬達集團長遠發展非常致命的一點:
三、多元化是一棵看不清的稻草
萬達的多元化,太牛了。
可能覺得自己有能力,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一直尋找新大陸。
做文化,做電影,做百貨,做旅遊,做網絡,做金融……
萬達目前的多元化業務,可以分成:線上、線下、海外。
這些多元化嚐試有幾個共同點:
1、幾乎都是依附於萬達廣場。
和王思聰的最大區別。國民老公是另開地盤幹,還幹得不錯。
2、不管線上、線下還是海外,都是重投資類型。
需要持續投入,才能建立行業地位、護城河。簡單說就是用錢砸死你。
但是,太長的回報期和不確定性,既影響現金流,也影響融資。
現在,去土地就是去杠杆,去杠杆就是沒有能力繼續投入,沒有能力繼續投資的時候,其中部分的不良資產屬性會暴露出來。
人、錢、對的事情,三條要素,缺一不可。王式投資,目前除了萬達廣場外,還很難說其他業務是對的事情。因為還沒得到自我造血的驗證。
所以,王健林急了。
王健林對萬達網絡總裁曲德君說:
你誰都可以忽悠,你別忽悠我。他們說收入、利潤目標是經過精確計算的。我說好,我考核你們的目標,在你們上報的基礎上再給你砍一半作為考核目標。所以要確保把今年任務完成,隻要今年任務完成,明年整體盈利就靠譜了。
萬達網絡已經換了3個CEO。
老王也是有點怕了。怕錢砸水漂,怕下屬忽悠:哥,業績給你砍一半,咱一定完成行不?
四、豪賭:上市是一棵救命稻草
有人會說:把爛稻草砍了,剩下的不就是優質資產了麼?
可惜,問題沒那麼簡單。每一分投資,都對應著債務。砍掉投入,債務怎麼辦?對應的資產都賣掉能否清償債務?賣給誰?
繼續投資,至少可以說:將來很值錢。
王健林的構想是:
“所有並購一個特點,並購完了以後,一到兩年之內,資本化,資本化之後,並購的錢都會拿回來,不會一個勁負債。”
收購傳奇影業之後,王健林說:
“我們現在買了傳奇回來,我們兩個月前搞私募,拿了158億,比並購錢還要多,去掉稅收以後,等於把這次並購的錢全部拿回來,我隻是稀釋我影視產業一點點股權,所以沒有什麼負債。”
但是這些輕鬆背後,也是沉甸甸的壓力。
收購傳奇影業的萬達影視,在融資推薦書裏向股東承諾:
“一年內沒有完成上市,萬達會以15%的回報率從投資者處回購”。
王健林在2016年曾打算將萬達影視以372億元的價格裝入到萬達院線(後更名為萬達電影),但泡湯了。目前正重啟第二輪。
更大體量的萬達商業,在2016年9月從港股私有化退市時在《萬達商業私有化投資基金推介說明書》裏承諾:
如果私有化完成兩年後未完成A股上市,萬達集團或其指定第三方提供10%每年(單利)回購 (由萬達集團提供回購保證)。如未能成功IPO,扣除各項稅費後投資者預期可獲得最高不超過 5.5%的收益。
若萬達商業成功私有化之後,未能如約在國內實現上市,萬達集團將會以每年10%向基金回購全部股權,費用前總回報約為20%。
萬達的各類資產,已經被打包成一個個債務化的投資產品。
這時,就接近一場豪賭了。
賭局的終點,是一場規模龐大的“債轉股”。
股東,是A股股民。
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
這一篇我覺得比較有水準
李嘉誠和王健林這些資本家讓我們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某些資本家心裏是隻有金錢而沒有國家和人民的,一旦國家遭遇經濟和政治危機,他們一定會不管不顧而卷款逃跑,我們看到李嘉誠跑了,王健林跑了,將來還會有更多這類資本家逃離中國,有人會認為他們隻是正常的撤出中國而投資歐美國家,可他們的撤離真的正常嗎?中國地產巨無霸王健林,也悄然賤賣國內資產,高價收購海外資產,神不知鬼不覺進行財富大轉移,做好跑路的最後準備。近期,王健林更是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快刀斬亂麻賣掉國內近八成持有項目,海外投資達2451億!王健林種種異常的舉動,無不暴露其清空國內資產,轉移海外之戰略野心!
萬達背景很硬,是政府的座上賓。部隊轉業,泰山了得,靠房地產起家的王健林,如果不與權力結盟,當然登不上首富的寶座。但隨著國家反腐的蔓延,政商關係岌岌可危,標榜從不行賄的萬達也陷入大連腐敗窩案。曾經的後台接連倒台,6月萬達遭到了銀監會調查,官員出身的王健林慌了!
(感謝孫隊長舍命相助,若來日隊長也要跑,吱一聲,本王打掩護!)
慌不擇路!甚至不惜貼錢大甩賣,與仍陷於樂視漩渦的“救火隊長”孫宏斌達成秘密交易,讓孫隊長拿著老王的296億,接手了老王打下的半壁江山。至此,這位大陸首富已拋售了80%的中國資產!
套現的錢去哪了?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萬達在海外的第一筆收購——26億美元收購全美第二大院線AMC開始,萬達至今在海外的投資總額已高達2451億元,錢都跑到國外去了!
2015年9月12日,新華社旗下智庫機構瞭望智庫發表羅天昊撰寫的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批評香港首富李嘉誠全部賣出香港和大陸資產,並將從大陸和香港撤走的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資金轉移到英國投資。
無獨有偶,時間到了2017年7月10日,中國首富王健林以631.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其萬達名下13個文旅項目的91%的股權和76個酒店項目轉讓給融創中國,蹊蹺的是融創收購萬達資產中的295.75億是萬達借給孫宏斌的,也就是說,萬達是自己出錢讓孫宏斌買自己的產業。和李嘉誠撤離中國如出一轍的是,王健林一直在以“輕資產”之名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大舉投資,投資總額超過2500億元人民幣。
李嘉誠和王健林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通過房地產成為首富,不同的是李嘉誠是先在香港發財,後到大陸發財,王健林則隻在大陸發財,大陸迅勐上漲的地價和房價讓他們走上了財富的巔峰,最後都是在他們公開看好大陸經濟和大陸房地產市場的時候毅然決然地賤賣自己的資產,幾乎將全部資金撤離中國而去西方投資。
這就是被中國媒體日日關注和吹捧的資本家。我們經常聽說,資本是沒有國界的,現在我們從李嘉誠和王健林身上看到,資本家也是沒有國界的,他們不僅沒有國界,而且李嘉誠和王健林都是在自己國家遭遇重大危機的時候將自己的巨額資本抽走,投向他們向往的國家。
長期以來自由經濟理論一直是中國主流經濟理論,他們信奉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主張無論是製造業還是金融業都要全方位開放,中國的國有企業一直是他們的眼中釘,一直主張將他們認為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私有化,必須將這些企業通過改革轉讓給私有企業經營,實行徹底的私有化,甚至對國家的產業政策也進行勐烈批評,認為在私有化之後應該實行徹底的自由化。當前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正在采納這些建議,他們想出的新名詞中混合經濟,以混合經濟之名將國有企業一步步私有化。
我所擔心的除了王健林這些地產大佬出逃中國,還有像馬雲這樣的資本巨鱷,他們正在通過手中強大的資本力量,以超越政府的力量迅勐地壟斷中國經濟,他們不是像任正非所經營的華為這樣的實體製造業,而是以虛擬經濟大舉消滅實體經濟。而這個企業的第一大股東是日本人,注冊地是英屬開曼群島,上市國家是美國,卻壟斷著中國經濟,以他們現在的發展勢頭,他們會進入所有能夠進入的產業,然後將其它競爭者打垮。令人吃驚的是中國的主要私有企業的注冊地幾乎都是開曼群島,如碧桂園、世茂地產、李寧、安踏和百度等知名企業,這些企業不僅能夠避稅,而且中國經濟和政治一旦出現風吹草動,他們很容易就能將手中的資產撤出中國。
由此我想起拉丁美洲國家為什麼以民主體製和自由經濟理論發展了那麼多年卻始終走不出發展、蕭條、破產的怪圈,就是因為他們搞的是私有化的自由經濟,美國利用美元霸權,通過寬鬆和緊縮的周斯性規律一次又一次洗劫、掠奪這些國家的財富,中國如果繼續走全完私有化和自由化的經濟道路,一定會步拉丁美洲的後塵,成為美國洗劫的對象。中國至今之所以還沒有被洗劫,是因為中國實行的是政府強力控製的經濟,還有大量國有企業存在,還沒有實行完全的私有化,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而美國一直所期待的就是中國實行完全私有化的自由經濟,而且奉美國自由經濟理論為圭臬的中國一批經濟學家一直在鼓吹經濟私有化和自由化。
李嘉誠和王健林這些資本家讓我們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某些資本家心裏是隻有金錢而沒有國家和人民的,一旦國家遭遇經濟和政治危機,他們一定會不管不顧而卷款逃跑,我們看到李嘉誠跑了,王健林跑了,將來還會有更多這類資本家逃離中國,有人會認為他們隻是正常的撤出中國而投資歐美國家,可他們的撤離真的正常嗎?
中國采取的政策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幫助其他人致富,現在我們看到這些暴富起來的群體並沒有幫助其他人致富,而是帶著他們的巨額財富離開了自己的國家,以輕資產的名義,以向全球投資的名義,將數千億資產轉移出境。
有人高喊不要讓李嘉誠跑了,有人高喊不要讓王健林跑了,其實問題不在於這些暴發戶跑還是不跑,而在於我們為什麼要養肥這些暴發戶,讓這些將一個億視作小目標的資本大鱷養得腦滿腸肥,光鮮亮麗?是時候反思我們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了!
鬼知道我們都經曆了些什麼?
END
最後更新:2017-08-20 12:00:11
上一篇:
胡海泉,李彥宏在用他的“按摩”服務
下一篇:
李沁穿“病號裙”紮麻花辮顯清新甜美,網友:我要有這腿天天穿裙子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