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那些年,被樂視坑過的人:王健林、王思聰、馬雲、柳傳誌、劉濤、黃健翔……

麵對此起彼伏的討債唿聲,7月6日,賈躍亭在微博、微信發布公開信稱,“我會盡責到底,把欠款全部還上。”不過,就怎麼還款的問題,賈躍亭並未提及。

事實上,自打2016年10月以來,樂視就一次次陷入輿論的漩渦。從資金鏈斷裂到版權供應商討債,從高管離職到“易到風波”,不一而足。

如今,隨著危機的不斷爆發,整個樂視係看上去大有分崩離析、樹倒猢猻散之勢,除了賈躍亭本人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那些曾經與他並肩而行的朋友們和追隨者們無疑也是樂視此次危機的一大受害群體。

不知那些被“造夢家”賈躍亭感動的朋友們今天作何感想?一起來看看都有誰。

1

被辜負的商界大佬們

王健林、王思聰、馬雲:參與樂視體育首輪融資

作為國內的商業網紅,馬雲、王健林和王思聰都參與了樂視體育的投資。

2015年5月13日,樂視體育完成首輪8億人民幣融資,首輪融資包括A輪和A+輪,其中A輪由萬達領投,A+輪由馬雲投資的雲鋒基金、普思投資等7家機構和個人跟投。

有了錢的樂視體育砸下巨額費用購買大量賽事轉播版權,覆蓋了絕大多數運動項目,先後采購了英超、NBA港澳地區等賽事版權,這也使其在行業中占據了相當有利的位置。

不過,自樂視賈躍亭自曝資金危機後,樂視體育作為旗下子生態之一受到牽連,在體育內容版權方麵頻頻失利,賽事運營和智能化業務也相繼受挫。

5月26日,樂視體育獲得了總額25億元的B+輪輸血,但它的未來依舊迷茫。

柳傳誌:曾稱樂視造車“能夠有真正的突破”

去年9月20日,樂視汽車宣布完成10.8億美元融資,國家電網旗下英大資本、深圳市政府投資平台深創投、聯想控股、民生信托、新華聯以及宏兆基金等知名機構。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篇文章,樂視此輪融資聯想控股出資數額達4000萬美元。在融資發布會現場,賈躍亭還特別對聯想控股創始人柳傳誌等投資方表示感謝。

在評價樂視的造車計劃時,柳傳誌也曾說“你們的做法確實非常大膽,而且能夠有真正的突破。”

但在樂視的一係列危局中,汽車確實是最先出事的環節:除了高管相繼離職,樂視汽車北美團隊也大幅裁員300餘人,研發團隊關閉,整體僅剩50人左右的規模,樂視車聯網部分業務也處於停滯狀態。

最新的消息顯示,樂視汽車已經質押了80%的股權給北京的一家房地產企業。

郭台銘:曾豪言一起賭下未來,如今退出股東序列

據《北京商報》報道,富士康關聯公司深圳冠鼎在不久前退出了樂視致新的股東序列。

作為承載樂視智能電視業務的主體,郭台銘和富士康曾對樂視致新相當看好。

在2013年4月,富士康關聯公司深圳冠鼎就向樂視致新增資,占股樂視致新20%。

但由於樂視不斷被曝出資金危機,自2016年開始,深圳冠鼎就已經不在樂視致新的股東名錄當中。

一些觀點認為,由於樂視美洲市場收購折戟,打亂了富士康美國市場的戰略計劃。

而今年樂視電視在富士康代工的出貨量也令人汗顏。數據顯示,今年1到4月份,富士康方麵代工出貨的樂視電視數量僅為: 6600台,3200台、7200台、4500台。

對於上遊供應鏈的富士康來說,銷量不好就意味著訂單量的減少,樂視也就沒了價值。

周航:從合作夥伴到同室操戈

2015年10月20日,樂視以70億美元、占70%股權入股易到用車。

當時,有了樂視生態加持的易到用車發展相當迅勐。到2016年4月,易到每日訂單已超過60萬。

但從今年初開始,易到用車司機提現困難,拖欠供應商錢款等負麵消息相繼傳出;同樣,在“難打車”“服務差”“退款難”的評價之外,消費者對樂視模式的質疑也與日俱增。

4月9日,周航宣布加入順為資本。4月17日,周航公開指責大股東樂視挪用公司13億資金,把長久以來的裂痕轉變為了徹底的敵對關係。

幾番口水戰之後,周航攜易到創始團隊辭職,正式離開了易到用車。

2

被套牢的PE/VC投資機構們

2014年前後,樂視的七大生態——內容、大屏、手機、體育、汽車、互聯網及雲生態紛紛正式開始公司化運營,並借助一輪接一輪的大規模融資向各業務輸血。

如今,那些曾重金押注樂視生態的PE/VC機構們最渴望的很可能就是從樂視解套。

被樂視係套牢的股權投資者們:深創投、融創...

作為創業板市場曾經的第二把交椅,樂視網自IPO以後就受到資本的熱捧。然而,資本都是逐利的。經曆了牛市的樂視,也在2016年遭受到了眾多資本的拋棄。

根據2016年樂視網年報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持有樂視網股票1.1億股,到2017年第一季度,僅剩下6838萬股,同比下跌38%。

2017年一季度,有21家公募基金公司的39支基金仍然持有樂視網股份。據分析,這些基金有一部分是還沒來得及撤離,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深陷樂視定增計劃無法撤離。

由於資金緊張、業務發展不利、評級機構質疑等多種原因,今年4月,樂視股票停牌價僅30.68元,這些基金已經處於虧損狀態,目前較難脫身。

3

心情複雜的娛樂界明星們

郭敬明、黃曉明、孫紅雷、陳坤、高曉鬆等一幹明星

在樂視的融資曆程中,時常都有各類明星大咖拋頭露麵。

2015年5月,樂視影業以每股1元的價格共轉讓500萬股給郭敬明,占股0.59%。此外,郭敬明早在《小時代》時就已經和樂視影業合作。後來雙方的關係越來越緊密,除了電視劇《幻城》,電影《爵跡》係列外,郭敬明還成了樂視電視的代言人。

黃曉明與孫紅雷也是樂視影業的股東之一,高曉鬆的身份則是樂安影雲合夥人,他的股份幾乎是樂視無償贈送的。樂視此舉為的是綁住明星,這也符合樂視影業一貫拉攏明星的邏輯。

除了樂視影業,樂視體育也是明星時常光顧的公司。

去年4月,陳坤和孫紅雷就加入了樂視體育明星投資人陣容,成為B輪投資人。

而在明星陣容裏知名度最高的當屬導演張藝謀。他在2013年成為樂視影業簽約導演,並出任藝術總監一職。2014年10月,張藝謀出資208萬元入股樂視影業,持股1.87%,認購了價值8202萬元的樂視影業股份。

樂視影業是樂視生態中經營情況相對較好的一環,不過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網事宜一直以來難有推動。

最新報道稱,賈躍亭已將樂視控股持有的幾乎全部樂視影業股權質押給孫宏斌旗下的融創中國。

劉濤:因誤投樂視,損失一架王思聰那樣的公務機

據公開報道,2016年,劉濤在樂視影業出資1000萬,在樂視體育出資5000萬,成為樂視係中持股最多的明星合夥人。

樂視體育CEO雷振劍曾公開表示,劉濤投資不是玩票,和樂視是世間最好的搭檔。“我覺得以後劉濤一定會多一個跨界身份,中國互聯網、科技、體育產業的新銳投資人。”

2017年,樂視網股價被老股東砸盤,樂視係資金鏈斷裂的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網的計劃是一拖再拖,樂視體育被新股東孫宏斌拋棄不救,高層持續震蕩,劉濤的辛苦錢回本遙遙無期。

有網友開玩笑說,如果6000萬沒投樂視,劉濤也能擁有一架王思聰那樣的私人公務機呢。

4

職場折戟的明星經理人們

2013年以來,隨著樂視生態的大場麵鋪排,樂視從各大互聯網或汽車公司瘋狂挖角。其高管增長之快,數量之多堪稱是中國互聯網界的一大奇觀。

據說樂視整個集團的VP(副總裁)曾一度多達上百人。

隨著樂視生態危機大爆發,這些空降的高管們也是風雲暗湧、離職潮不斷。

劉建宏:樂視體育高管出走、版權盡失,本人離職傳聞不斷

2014年8月,離開央視的劉建宏正式出任樂視體育首席內容官。

當時意氣風發的劉建宏對樂視的生態充滿信心,他稱讚樂視的超級電視時說,“就是這塊大屏,讓我作出最終的選擇:還是去樂視吧。”

但從今年初開始,樂視體育接連熘丟掉了ATP、亞冠和中超聯賽等知名賽事版權,多名管理層也相繼出走,一係列的負麵消息給劉建宏在樂視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今年5月19日,媒體爆料稱劉建宏已經從樂視體育離職,但隨後被否認。

黃健翔:自曝被欠薪,但“希望他能熬過去”

與劉建宏一樣,作為央視舊將,黃健翔在2015年4月加盟樂視體育,負責自製節目與賽事解說。

今年3月,懶熊體育報道黃健翔在自述中稱被樂視體育欠薪,但“希望他(賈躍亭)能熬過去”。

王永利:前中行高管入職不滿兩年即出走

在加入樂視之前,王永利曾擔任中國銀行副行長,曾負責中行IT藍圖計劃。

2015年8月加入樂視之後,王永利擔任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樂視金融CEO,負責互聯網金融業務。

今年5月,媒體報道稱王永利在樂視內部“調崗”,不再擔任樂視金融CEO。7月5日,有消息稱王永利已經從樂視離職。

馮幸:燒錢做硬件最終難以維係

作為前聯想集團副總裁,馮幸從2015年開始擔任樂視移動總裁。

加入樂視後,馮幸提出了“無生態,不手機”的生態手機理念。

樂視手機盡管在過去兩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不過在資金鏈出現問題後,樂視迫切需要堵住硬件燒錢的漏洞,手機業務隨即受到影響。

今年5月19日,馮幸在微博上確認離職,媒體報道稱原聯想係的人員有部分和馮幸一起離開。

丁磊:造車夢幾經打擊,危機中選擇離開

今年3月20日,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中國區CEO丁磊發微博宣布離職樂視。

丁磊在微博中表示,由於個人身體健康原因,經過慎重的考慮和與賈躍亭的溝通,不再擔任樂視超級汽車全球副董事長、中國及亞太區CEO等職務。

2015、2016年兩年間,賈躍亭在樂視汽車上押注了超過150億元資金,但幾經打擊的汽車業務直接導致樂視資金緊張,丁磊本人也在危機中離開。

於航:經曆樂視體育最好與最壞的歲月

2017年3月,建立樂視體育版權帝國的核心人物於航正式離職。他表示“我離開樂視體育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喜歡自己的狀態了。”

2014年,於航加入樂視體育成為副總裁(後續任職首席運營官)。

在當時萬達、騰訊、蘇寧、阿裏等行業巨頭紛紛布局體育產業時,樂視能夠迅速崛起,於航參與策劃和負責推動的版權業務是關鍵之一。

但激進的版權策略和資金困境也把樂視體育推向了懸崖邊緣。

今年6月,於航加入當代明誠體育集團,擔任董事長特別助理一職。

張誌勇&程益中:樂視體育離職潮的縮影

與於航一同離職的是樂視體育總裁張誌勇。在2016年加盟樂視體育之前,張誌勇在李寧擔任執行總裁及執行董事。

同一時期,原負責樂視體育賽事運營的副總裁邱誌偉宣布離職加入東方園林;此外,之前樂視體育賽事中心總經理劉世傑也被傳出了離職消息。

另一位離職高管則是參與創辦了《南方都市報》與《新京報》,曾任香港亞洲電視高級副總裁的程益中。

2015年,程益中加盟樂視體育任香港公司CEO,不過據媒體報道,他在去年8月份前就已經低調離職。

劉江峰:曾提“五年三個一目標”,如今年報還沒憋出來

曾任華為榮耀事業部總裁的劉江峰在2016年加入樂視陣營,出任酷派集團CEO。

劉江峰來到酷派之後曾製定了酷派手機的“五年三個一目標”,即在五年內酷派銷量過億,酷派手機重回行業第一,酷派集團市值過千億。

不過在群狼環伺的手機市場,酷派連生存都成問題——尤其是大東家樂視深陷負麵漩渦的情況下。

幾天前,酷派大股東樂風移動因貸款欠息剛剛遭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申請資產保全,而酷派的年報憋了半年還是沒能出來,市場留給劉江峰的時間並不多。

張海亮:高管離職、資金短缺,樂視汽車還能走多久?

2016年3月,原上汽集團副總裁張海亮離開供職22年的上汽集團,加盟樂視汽車(中國),擔任總裁兼COO。

在成為熱搜關鍵詞的同時,樂視汽車也啟動了“如火如荼”的丁磊+張海亮模式。

但這之後陪伴張海亮的卻是“PPT造車”、“資金短缺”、“高管出走”等各種各樣的負麵消息。在丁磊離職後,張海亮接替了丁磊原先的工作。

但就超級汽車項目的進展來看,留給公眾的更像是一個謎。

王大勇:危機爆發全球化戰略受阻

王大勇於2016年3月正式加盟樂視,擔任樂視致新智能終端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SVP),兼任樂視控股副總裁。

此前,他曾在聯想集團工作20餘年,曾擔任首席采購官8年,全麵負責MOTO、LENOVO雙品牌手機、平板及智能電視的供應鏈、采購管理等工作。

當時,賈躍亭曾經在樂視內部明確表示,在全球化方麵,希望智能終端首先能取得非常大的突破:超級手機、超級電視希望能作為尖刀殺向美國、印度、歐洲等核心市場的心髒。

不過隨著樂視資金鏈危機的爆發,樂視的供應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王大勇本人也於5月19日正式離職。對於離職原因,王大勇表示,因為個人原因離職,關於樂視目前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王大勇不予評價。

最後更新:2017-09-02 12:17:10

  上一篇:go 成龍、李連傑、周星馳出演的經典電影,哪幾部很值得看?
  下一篇:go 他是美國人心中的“周星馳”,悲傷的小醜笑中卻含著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