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業第二春 -從傳統零售走向互聯網下的零售新模式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極大地顛覆了傳統行業的商業模式。而零售業無疑是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近幾年來麵臨著高成本、高競爭、低回報、難擴張等難題,就連零售行業老大沃爾瑪也在去年連續關閉了多家門店。其中的緣由我們不去深究,但我們實實在在看到在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的零售行業想要生存如此不易。麵對用戶流失與環境壓力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零售行業是否還有機會再次遇見春天?
互聯網化轉型,是傳統零售的生存之道
馬雲說過,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未來的金融有兩大機會,一個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第二是互聯網金融,也就是純粹的外行領導,而這些外行,則很有可能成為成功的攪局者。
最可怕的競爭,不是來自同行機構的競爭,而是跨界的競爭。對於零售行業來說,和金融領域完全相同,一方麵互聯網在向下滲透,而傳統零售企業也可以同樣向互聯網學習,把握住機遇,轉型升級,由此才能夠在大量的外行攪局者的壓力下獲得生存。
互聯網化轉型,就是從原有的舊零售模式轉向新零售模式。所謂新零售,最初是由馬雲提出:從2016年開始倡導的“新零售”概念,就是“在一條價值鏈上對線上、線下、物流以及數據的整合”。而基於阿裏巴巴占據中國零售市場總額的十分之一以上的現狀,馬雲的策略也毫無疑問將會改變整個零售行業的格局。
從新零售的概念可以看出,零售企業有基本的兩種轉型模式。線下零售企業向線上融合,而線上則向線下靠攏。概念推出後不久,我們首先看到有不少的電商企業,也就是線上零售首先做出了舉動。近兩年阿裏巴巴連續入股零售企業蘇寧、銀泰、三江等,亞馬遜以137億美元大手筆收購了whole foods超市,這一係列的舉措一方麵說明了純線上零售在互聯網+時代遇到的瓶頸,另一方麵也凸顯出了實體零售的優勢和價值。
在實體零售企業的轉型方麵,傳統模式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受營業時間、員工能力、店麵位置等主客觀條件所限,新客轉化率和老客召回率較低,缺少粉絲經營的方法和路徑,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程度和數據化程度不高。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很多實體零售企業都在嚐試商業模式的更新,借鑒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補上自己的短板,從而實現轉型升級,大量新技術已經被快速引入到傳統零售環節,例如電子標簽、智能貨架、自動收銀等應用的引入,以及采購係統中的智能評估與數據分析,並通過app的形式收集客戶資料。最終突破實體店的限製實現真正的新零售。
傳統零售,做好用戶體驗,推進互聯網化,同樣可以在互聯網時代立足
某企業是一家集百貨、超市為一體的大型股份製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網點遍布全省各地,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企業領導逐漸意識到,作為一家以線下商業為主要模式的零售企業,必須超越過去所固有的商業模式和服務形態,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隻有贏得用戶,才有機會贏得未來。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用現代化的信息係統去支撐企業運行,打破傳統靠人驅動的經營模式,實現數據驅動、信息驅動的模式轉變。為此,該企業全新規劃的新一代企業IT架構,從雲化的IT基礎架構開始,向上構建雲化的PaaS管理平台,設計實時展現的業務分析平台,實時以數據輔助和驅動業務發展。
有了這樣的基礎支撐,該企業很快定製了自助結賬,智能支付等改善用戶體驗的支付方式,增強線下商場的服務效率,實現現代化、科技化的新零售模式的發展方案。
傳統行業,信息化是一切轉型的根本
一切的變革都離不開技術的變革。作為企業核心的IT係統,為了更好地支撐業務,IT基礎架構必須做出重大的變革。在底層的基礎設施選擇和數據平台構建的過程中,客戶綜合當前行業發展的趨勢和自身特點,確立了以分布式存儲替代傳統集中式存儲,以整合集中的數據平台替代原有分散模式的發展路線。在彈性可擴展的基礎架構上,構建頂層的業務係統和自動化運維管理平台。
該企業谘詢了數據服務行業的領軍企業雲和恩墨,結合自身的發展規劃,在技術的層麵,製定了以下發展目標:
- 平台支撐目標:建立新的雲化IT基礎平台,包括服務器、存儲及網絡,實現平台化管理,按照當前應用係統的發展速度和業務預估,底層存儲IOPS的支撐應達到100萬以上,分層架構上應能夠實現按需的線性擴展。
- 數據存儲目標:根據應用支撐目標,數據存儲目標至少應能滿足10TB+的數據存儲要求,以實現對新應用帶來的新數據存取的要求,存儲資源需具備便捷的擴容能力。
- 係統架構目標:將現有主備架構的數據庫,改造為集群架構,提升係統高可用性。
- 運維管理目標:完善數據庫係統日常監控策略,提升係統預警能力,向自動化運維轉變。
- 數據備份及容災目標:建立完善數據備份方案及容災方案,從業務連續性和數據一致性兩個方麵出發,在災難發生時,能夠基本實現數據的完全一致和業務服務的盡量小的中斷,體現到業務連續性計劃中的兩個關鍵指標RPO和RTO上,這兩項關鍵指標需滿足業務連續性和數據一致性要求。
雲和恩墨zData一體機解決方案
在這樣的需求之下,經過多方論證,該企業采用了雲和恩墨提供的zData一體機解決方案,並且基於該基礎平台搭建整合的數據庫平台,實現平台化管理。
雲和恩墨從該企業的需求出發,針對數據遷移、整合集中、性能優化、運行保障、監控維護、容災構建、雲化備份等全方位精細化實施,同時建立規範化數據庫管理體係。設計並采用最新的分布式高性能架構,利用InfiniBand網絡互連3個存儲節點和2個計算節點,構建了以zData為核心的具備彈性擴展、高性能、高穩定性的新一代IT基礎架構。
zData方案的卓越性能
zData方案以x86服務器為基礎,使用閃存卡、InfiniBand 交換機,為Oracle 數據庫提供超高處理能力和IO吞吐量。可支持10000個設備,最大容量20P,最大支持1024個存儲節點,單個節點支持設備數31,計算節點支持32個,資源池最大為64個,支持不同存儲介質構成的存儲資源池。超百萬IOPS,吞吐量超過10GB/s。
由於采用開放的x86架構,以及高帶寬和低延遲的InfiniBand網絡,可以隨時在線增加存儲容量、存儲節點和數據庫節點,實現隨時擴容,以及擴容後係統性能和處理能力的近線性增長。
顯著性能提升,幫助零售企業提升用戶體驗
在該企業領導的支持下,項目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和豐碩的成果,基本實現了『 IT架構新變革、數據架構新突破、應用架構新創新、管理規範新舉措』的方向目標。
百貨係統實施了zData解決方案之後,整體用戶體驗得到了大幅改善,業務受理和辦理效率均得到了用戶讚譽。
1、整體性能提升19倍以上:重構前核心指標DB TIME每日最高單小時為3193.15,重構後每日最高單個小時指標為166.68,性能效果提升19.1倍。
2、I/O響應提升1100倍:重構前平均單次 I/O 請求時間為11.07毫秒,重構後平均I/O的請求時間縮短為0.01毫秒,I/O效率提升1107倍。(zData至少帶來百倍以上的IO效率的提升,而本次采樣的數據證明,在極致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達到上千倍的提升。)
3、SQL性能提升5400倍:總部一年報表SQL執行效率,重構前SQL執行需16548秒,重構後SQL執行完成隻需3.06秒,執行效率提升5400倍。(圖為單次采樣數據,平均性能提升千倍以上)
並實現了以下發展目標:
- 行業創新:在全疆百貨行業,首先使用軟件定義存儲的分布式數據架構承載核心係統應用;且足以應對未來3-5年業務的增長。
- 自主可控:新一代數據架構從小機遷移到X86的開放主機,實現最大程度的自我管控;
- 過度平滑:2T的業務數據,實現 Windows到 Linux 的跨平台跨遷移;
- 提升效率: 構建區別與傳統SAN模式的高可用、高冗餘、高性能數據環境,基於X86主機和高速InfiniBand網絡的開放架構較以前架構多個維度指標提升10-1000倍的IO響應速度提升;
- 成本優化:TCO(總體擁有成本)降至原架構的1/3以下,並且具備了彈性的擴展能力;
- 用戶體驗優化:通過對於應用SQL的優化,極大的提升應用使用感知
站對風口,找到發展的第二春
根據各行業受到互聯網影響的不同速度和深度,所有產業可以分為四個類型:重塑型,互補型,適應型和遲鈍型。而零售業作為互補性行業,可以快速地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開展一些新業務,並與傳統業務結合而相互促進。在攪局者到來之前,每一個零售企業都有機會找到第二春天。
除了企業自身積極尋求發展機遇之外,為促就零售行業的良性成長,國家層麵也在積極引導零售業線上和線下的均衡發展,給零售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政策良機。2016年6月底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指出,鼓勵零售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推進實體店鋪數字化改造,增強店麵場景化、立體化、智能化展示功能,開展全渠道營銷。鼓勵大型零售店不斷豐富消費體驗,向智能化、多樣化商業服務綜合體轉型,增加餐飲、休閑、娛樂、文化等設施,由商品銷售為主轉向“商品+服務”並重。
打破傳統商業模式,積極推進互聯網型業務的發展,以強大的IT基礎架構的支持以及創新的業務模式,迎接互聯網時代零售行業的第二春!
來源:數據和雲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8-31 10: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