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6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司马懿狼顾鹰视被说成是篡国奸臣,此人狼顾虎视,却被称为大忠臣

蜀汉王朝一直自诩为大汉王朝的延续,但是在中原正统观之下,立国于蜀中的刘备集团始终象个得志的流寇。当然,在三国之中,曹魏立国基于中原正统论,蜀汉基于刘氏正统观,只有孙吴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

被演义、影视神化到“近妖”的诸葛亮,一直是儒家士大夫眼中的千古忠臣,“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的《蜀相》将诸葛武侯抬到了道德的制高点。

一生致力于北伐中原的诸葛亮,最终还是失败了,相较于当年《隆中对》规划的大计,诸葛亮仅仅实现了“天下三分”,而蜀汉所占据的益州则一直“疲敝”。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壮志未酬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

作为蜀汉王朝的实权人物,诸葛亮死了,无疑会形成实际最高权力的真空。诸葛亮刚死不久,蜀汉王朝的一名中级官员就上疏后主刘禅,指责已故丞相诸葛亮是个擅权欺主的权臣。此人名叫李邈,当时的职务是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

在奏疏中,李邈将诸葛亮比作西汉权臣吕禄、霍光,说吕禄、霍光未必有造反的野心,但最终下场不好,只是因为“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权臣势力过大,必然会引起君臣冲突。

按理说,李邈的分析不无道理,而且他分析诸葛亮生前的权势,“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手握蜀汉兵权,就是实际上的最高统帅,“狼顾虎视”这个词用的很有意思,当年曹操评价司马懿就有一个“狼顾鹰视”,这不是什么好词儿,是枭雄之相啊!

刘禅

古人有云“五大不在边”,这句话李邈也引用了,这句话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有所谓“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指的是国家五种强势权力人物,这些人不应该在边关呆着,掌控边防,拥有兵权,有造反的可能。

在李邈看来,诸葛亮是权臣,也是潜在的逆臣。所以,他建议后主刘禅趁着诸葛亮已死,加紧收权,打击诸葛亮集团势力,实现真正的干纲独断。后主刘禅如何对待李邈这个上疏呢?刘禅居然将李邈关进大牢,而后处死,罪名是诽谤相父。

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禅认了诸葛亮为干爹,就是所谓的“相父”,刘禅此举真的是为了维护诸葛亮的名誉和地位吗?非也!当时诸葛亮刚死,诸葛亮集团势力还很大,蒋琬、费祎、杨仪、姜维等诸葛亮亲信还控制蜀汉军政大权。

刘禅如果效法汉宣帝打击霍氏集团的办法,风险极大,而且李邈是不是真的为了刘氏皇权,有没有可能是诸葛集团的卧底,这都不好说。所以,刘禅处死李邈,牺牲李邈的策略非常高明!

等到刘禅皇位坐稳了,大局控制住了,他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就暴露了。诸葛亮死后,很多蜀汉官员都上疏建议给诸葛亮在成都等地立庙,这个建议始终被刘禅挡着,搁置着,最后才草草答应的。

诸葛亮

诸葛亮究竟是不是权臣呢?或许是因为演义影视文学作品的渲染,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一直被说成类似于某主席与某总理那种和谐,好像鱼儿离不开水。

历史上,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确实说过什么“若此子不才,君可自取”之类的话,这话不能当真听,不过是试探而已。刘备临终之前安排的蜀汉政治格局中,诸葛亮并非唯一顾命重臣,尚书令李严其实与诸葛亮权力相当,足见刘备的防备和制约之心。

不过,凭借荆州集团势力的诸葛亮毕竟经营多年,很快通过手段排挤了李严,自己开府成都,成为真正的王国丞相,蜀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的相府其实不亚于昔日曹操邺都的霸府,是蜀汉真正权力核心,刘禅的宫廷与汉献帝许都宫廷基本毫无二致。

刘禅

我们或许都知道一篇牛逼文章叫《出师表》,很多人从中读出的是诸葛亮的拳拳忠心。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出师表的文本,就可以看到两个字“霸道”!

诸葛亮再是相父重臣,他毕竟是臣;刘禅再是晚辈,也毕竟是君。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的行文语气完全是居高临下的教训,用很多个“宜”字,也就是教后主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说什么“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在诸葛亮看来,自己的相府与皇宫是对等的,所以敢说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样霸气的话,什么叫“俱为一体”?

不放心的相父

如果仅仅是言语霸道强势,我们可以理解为诸葛亮对刘禅的保护欲过强,但是如果再看看诸葛亮对成都及皇宫的控制,就有点细思恐极了。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兴师北伐,为了稳定后方,诸葛亮安排自己人侍中董允控制皇宫防务,“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如此一来,刘禅和整个宫廷不就在诸葛亮亲信控制之下了吗?

出征之前,诸葛亮又对后主反复教导,说什么都可以问董允,“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董允就是诸葛亮在成都宫廷的代理人,后主是活在诸葛氏控制之中的!

丞相更牛

身为皇帝,却毫无权力,刘禅与汉献帝无异,所以后主曾经哀叹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皇帝如同摆设,实权操诸丞相。

那么,诸葛亮有没有可能篡位呢?当初与诸葛亮同为顾命辅政大臣的李严就曾经用“九锡”来试探过诸葛亮。何谓“九锡”?按照古代礼制,九锡是人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礼仪性待遇。

据东汉何休考证,“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斧钺,九曰秬鬯”。

折腾北伐

获九锡之后,下一步就 改朝换代了。当年王莽受过九锡,曹操也受过九锡。李严建议诸葛亮受九锡,很明显是试探,诸葛亮不会答应。但是,诸葛亮回复的内容却比答应还要霸气:

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后主

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北伐中原成功之后,我就和诸位一起升官。到那个时候,别说什么“九锡”,就是十命,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九锡是人臣至尊,十命那不就是是天子吗?

如此一看,诸葛亮还有没有篡权上位的野心呢?

最后更新:2017-08-20 10:05:02

  上一篇:go 吴昕现身机场,全程低头玩手机 网友:一定在和潘玮柏热聊!
  下一篇:go 谢娜意外爆出赵丽颖正牌男友,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