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醫療物聯網產業未來發展模式分析

從物聯網“十三五”發展規劃公布的產業成果來看,“十二五”期間,我國醫療健康物聯網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設備、軟件、係統集成、運營、應用服務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目前,醫療物聯網企業的付費模式主要還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進入醫院。另外,還可以通過通過代理商的成熟渠道,以及平台型企業進入醫院。

醫療物聯網

物聯網的大趨勢是植入到醫院日常使用的器械、零件、配件和耗材中。隻要能夠融入進去,物聯網企業的運營模式就能夠發生極大的變化。

現階段,物聯網企業主要合作對象為三甲醫院,下級醫院、社區和鄉鎮衛生院等還相對較少,隻有一些零散的試點。

從國家衛生計生委近年來頒布的公立醫院財政撥款支出情況來看,三甲醫院在基礎設施和就醫環境改造在2013年左右便已經結束。2014年之後,財政撥款支出都放在了醫療服務能力建設上,這便給醫療信息化和物聯網產業的切入帶來了機會。

據業內人士透露,我國中西部地區的二級醫院,很大一部分每年營業收入都不到一個億,每年在信息化的投入隻有幾十萬左右。

特別是西部地區,包括一些三甲醫院在內,每年醫院的信息化投入約為100萬-200萬之間,且主要花費在維護費和電腦設備的更換上。  

實際上,這些醫院每年的營業收入並不低。以陝西某家三甲醫院每年營收為例,其年收入約為15億元,每年信息化投入約100萬-200萬之間,但信息化的投入隻占千分之一。

當然,除了醫院的營收能力,醫院的觀念同樣重要。

信息化和醫療設備不同,一台CT設備從醫院投入運營起便開始產生效益。但信息化升級所帶來的直接效益並不明顯,這也是不少醫院院長不太接受醫療物聯網的原因。

在東部地區如無錫,情況則完全不同。無錫市衛生計生委要求醫院按比例投入信息化,一家年營業額約15億的醫院,在無錫每年投入信息化在約2000萬以上在信息化上。

朗銳慧康(www.lrioh.com)認為,就目前來看,二級以下醫院的物聯網整體建設,還並非最佳時機。三甲醫院院長們的觀念雖然還需要培養,但它們應該成為企業的市場主攻對象。

最後更新:2017-11-15 11:34:05

  上一篇:go  盤點國內外科技巨頭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布局
  下一篇:go  阿裏巴巴再投AI芯片公司,耐能(Kneron)獲超千萬美元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