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6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司马懿只是问问蜀使几个问题,为何断定诸葛亮要死呢?原因很简单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和司马懿无疑是蜀汉和曹魏之间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尤其是诸葛亮北伐后期,主要对手就是司马懿,虽然在局部战役之中,诸葛亮占了上风,最终还是没有突破司马懿的防线,拿下陇右地区。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只是问问蜀使几个问题,为何断定诸葛亮要死呢?

众所周知,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攻魏。这是诸葛亮第五次伐魏了。而在此之前,诸葛亮四次伐曹,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次,诸葛亮至郿县,进驻渭水之南,欲拿下这个必争之地,不料在东进的路上被郭淮阻挡,而且司马懿屯兵渭南,背水扎营,只能移军攻取散关,陇城等地,再回师进攻司马懿。

而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无论诸葛亮如何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以待其变。哪怕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在部下群情奋起的情况下,使出了“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了众将的怒气。司马懿看穿了诸葛亮的速战速决的想法,故而坚持持久战,看谁能扛到最后。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诸葛亮只好分兵屯田,做长久屯驻之准备。

不过没有多久,诸葛亮还是没有遣使求战,但是司马懿却不谈军事,只是谈一下诸葛亮的私生活,简单的使者,又怎么会是老狐狸司马懿的对手,轻易了泄漏了诸葛亮的生活机密。比如司马懿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诸葛亮将要死了。”

《晋书·宣帝纪》记载:“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之时,每天食米仅三升,魏军统帅司马懿得知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断言“其将死也”。

那么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要死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在战争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往往能够决定胜负,而民又以食为天,人不吃饭是不可能。而诸葛亮每天只吃“三四升”。三升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魏晋一升约合今天0.2023公升,则当时三升有0.6公升,又因为每公升大米重约1.7斤,则0.6公升大米重约1.02斤,也就相当于诸葛亮每天只能吃1斤大米。

然而在古代,有关对人们生活的记载中,一个普通人的饭量每天大约是五升,而一个作战中的战士每天的饭量则要达到整整七升!在《宋书》之中就有记载:“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万斛即四千八百万升,这么多粮食让两万士兵分一年来吃,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

很显然,诸葛亮吃不下东西,得不到营养,又整日为军队操劳,从而导致患上更严重的疾病,从而最终病逝五丈原。

最后更新:2017-10-31 16:42:26

  上一篇:go 八零后之间的斗法,诸葛亮慷慨激昂,孙权回敬了一招,胡闹
  下一篇:go 继《盲约》后,蒋欣再次演职场小白,网友用六个字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