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6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司馬懿隻是問問蜀使幾個問題,為何斷定諸葛亮要死呢?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諸葛亮和司馬懿無疑是蜀漢和曹魏之間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尤其是諸葛亮北伐後期,主要對手就是司馬懿,雖然在局部戰役之中,諸葛亮占了上風,最終還是沒有突破司馬懿的防線,拿下隴右地區。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隻是問問蜀使幾個問題,為何斷定諸葛亮要死呢?

眾所周知,234年,諸葛亮率軍十萬出斜穀攻魏。這是諸葛亮第五次伐魏了。而在此之前,諸葛亮四次伐曹,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這一次,諸葛亮至郿縣,進駐渭水之南,欲拿下這個必爭之地,不料在東進的路上被郭淮阻擋,而且司馬懿屯兵渭南,背水紮營,隻能移軍攻取散關,隴城等地,再回師進攻司馬懿。

而司馬懿以“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無論諸葛亮如何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以待其變。哪怕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來“巾幗婦人之飾”,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在部下群情奮起的情況下,使出了“千裏請戰”的妙計平息了眾將的怒氣。司馬懿看穿了諸葛亮的速戰速決的想法,故而堅持持久戰,看誰能扛到最後。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諸葛亮隻好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之準備。

不過沒有多久,諸葛亮還是沒有遣使求戰,但是司馬懿卻不談軍事,隻是談一下諸葛亮的私生活,簡單的使者,又怎麼會是老狐狸司馬懿的對手,輕易了泄漏了諸葛亮的生活機密。比如司馬懿問使者:“諸葛公起居飲食如何,一頓能吃多少米?”使者說:“三四升。”然後對問政事,使者說:“打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是諸葛公自己閱批。”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司馬懿對人說:“諸葛亮將要死了。”

《晉書·宣帝紀》記載:“先是,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

據《三國誌·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病重之時,每天食米僅三升,魏軍統帥司馬懿得知這個消息,大喜過望,斷言“其將死也”。

那麼司馬懿為何斷定諸葛亮要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在戰爭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往往能夠決定勝負,而民又以食為天,人不吃飯是不可能。而諸葛亮每天隻吃“三四升”。三升是什麼概念呢?根據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魏晉一升約合今天0.2023公升,則當時三升有0.6公升,又因為每公升大米重約1.7斤,則0.6公升大米重約1.02斤,也就相當於諸葛亮每天隻能吃1斤大米。

然而在古代,有關對人們生活的記載中,一個普通人的飯量每天大約是五升,而一個作戰中的戰士每天的飯量則要達到整整七升!在《宋書》之中就有記載:“兵士二萬人,歲食米四十八萬斛。”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萬斛即四千八百萬升,這麼多糧食讓兩萬士兵分一年來吃,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

很顯然,諸葛亮吃不下東西,得不到營養,又整日為軍隊操勞,從而導致患上更嚴重的疾病,從而最終病逝五丈原。

最後更新:2017-10-31 16:42:26

  上一篇:go 八零後之間的鬥法,諸葛亮慷慨激昂,孫權回敬了一招,胡鬧
  下一篇:go 繼《盲約》後,蔣欣再次演職場小白,網友用六個字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