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4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成龙的转型之路,原来“早有预谋”

00们眼中的成龙电影

相信你们和我一样,都是看着成龙大哥的片子长大的。他的电影总是那么欢乐,那么热血,那么正能量。在华语影坛,能以演员之名挂上“XX电影”或“XX作品”的影星屈指可数,大哥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位。

因为“成龙作品”几乎都有着共同的特性——小人物逆袭成为英雄的故事模式,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勇猛刚强而不残暴的谐趣动作,惊险刺激的亡命特技……

但凡是成龙主演的电影,都会在海报上打上显眼的“成龙作品”的字眼

不过,成龙电影虽有鲜明统一的风格,却也存在一个通病——观众往往都能记得住成龙在某部戏里怎么打、怎么搞怪、怎么玩儿命,却记不得成龙演的角色是谁。就连成龙自己也曾开玩笑,大家都只记得是他演过哪些电影,但都叫不出角色名字,他为此还蛮“受伤”。其实角色缺乏辨识度倒不是因为成龙拍得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的电影确实太套路化所致。

纵览大哥几十年来塑造的角色,有刑警、水警、武师、律师、侦探等各色职业,但从角色的性格、三观以及身手来看,基本都没差别——说白了,成龙一直都在演他自己。

无论是英勇正义的探险者亚洲飞鹰,嫉恶如仇的刑警陈家驹,还是智勇双谋的水警马如龙,虽然身份不同,但角色内核却都基本一致。

然而在《英伦对决》里,大哥的转变却令人瞠目结舌。“这不是成龙电影吧?”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最不“成龙”的成龙作品。影片里的大哥不再是身手敏捷、动作矫健的英雄,而是步履蹒跚、走两步都得喘气的老头子;他不再为世间正义而战斗,而是为给意外死去的女儿讨回公道与英国政府对峙;他不再宣扬爱与和平的主旋律,而是忍无可忍地怒怼黑暗势力。

黑化的角色、压抑的氛围,让人完全感受不到以往成龙电影的气质,倘若不是那个大鼻子太具标示性,你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英伦对决》居然是成龙演的。

《英伦对决》里的成龙大哥老态尽显,阴郁颓废,鬼知道他都经历了什么~

01源起:首部转型大作《奇迹》

从功夫喜剧到黑色悲剧,从耍宝搞笑到眉头紧锁,成龙在《英伦对决》里的转型,对于观众来说可能是一次“意外”,但是对于他本人而言,其实是一次“必然”。

因为在很早的时候,成龙就已经开始寻求转型,期待能拍一部“非成龙”式的电影作品。但引发成龙改变自己戏路的,其实只是报纸上的一篇文章——1980年代末,香港某报上有位影评人发文,怒批彼时已确立影坛大哥地位的成龙,称其“只是一介武夫”,根本不懂演技和艺术。年轻气盛的成龙开始很生气,但静下心来发觉那篇文章话糙理不糙,好演员都能胜任不同的角色,而他自己却只会打。

成龙父亲也对他说:“我是厨师,我80岁能做饭。你到80岁还能打么?”当意识到自己戏路太窄的问题之后,成龙放缓了拍戏节奏,不断反思未来方向,积极的挖掘和筹备剧本,试图从内容出发,拍出一部质量过硬、有别于以往风格的片子。于是,在成龙的精心酝酿下,他的首部转型大作《奇迹》诞生了

《奇迹》讲帮派大哥郭振华为报恩,组织众人“滚雪球”式圆谎的荒诞故事,不仅是成龙电影中具有文艺气息的罕见作品之一,也是他最满意的一部作品。

点击播放 GIF/555K

这部投资9000万港币、耗费2年时间搭景拍摄的《奇迹》不再是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动作电影,而是走温情喜剧路线的剧情片,故事与情感更细腻,音乐、美术、造型等方面也都焕然一新,而歌舞元素的融入更让电影富有文艺气息。

然而,尽管这是第一部称得上具有艺术审美的成龙电影,成龙的人设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他破天荒地扮演帮派大佬,但还是身手不凡的小人物逆袭上位的套路,善良淳厚的本质也并没有因为身份和地位的改变而改变。电影末尾,他还是那个力挽狂澜的大英雄。近4000万港币的票房收入对于《奇迹》来说或许是成功的,但对于想证明自己的成龙而言,此次转型也算不上太成功。

02《火烧岛》的尝试与《重案组》的失败

《奇迹》后,成龙继续拍他招牌式的现代动作片。他搏命的《飞鹰计划》、《超级警察》、《红番区》等作品一次次打破亚洲票房纪录,甚至直接将他的市场版图拓展到好莱坞乃至全世界。但与此同时,成龙想转型的念头依旧没有消退。或许是源于不甘心,他还是会尝试一些新鲜的角色。

1991年,成龙零片酬加盟好友王羽的《火烧岛》,演个为女友复仇而入狱的桌球手。这是成龙首次“扮惨”,也是他首次在演技上有所突破,在为数不多的几场戏里,他把人物的悲愤无奈演得入木三分,结尾时的牺牲更令人十分动容。但由于戏份不多,以及电影本身质量的拖累,他这次表演未被广泛认可。

《火烧岛》,成龙和刘德华曾上演了一场超级经典的肉搏戏。据传,两大巨星都是为还王羽人情才零片酬参与本片,而两人虽然戏份不多,但都奉献了高水准的表演

两年后,成龙再次挑战自我,在《重案组》中演内心压抑的重案组警察。由于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整体风格写实且凝重,这对成龙的表演来说,真是个极大的考验。谁曾想片子拍到一半的时候,成龙就由于理念不合的缘故把导演黄志强给开了,也正是在此之后,本片的风格彻底跑偏,动作戏大幅度增加,角色前后性格也有明显反差。本该成为成龙完美转型作的《重案组》,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仅沦为一部带着娱乐色彩的动作电影,十足可惜!

《重案组》以真实绑架案为背景,凸显写实风格,削弱个人英雄主义,成龙的文戏出彩,一举拿下金马影帝。但若不是黄志强中途离去,本片的效果和成龙的表演或许会再上一个台阶。

03标志性作品《新警察故事》

此后,成龙又出演了爱情喜剧《玻璃樽》、西部片《上海正午》、科幻片《飞龙再生》等不同的类型片,也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角色,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成龙一次次的转型失败其实并不令人意外,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始终割舍不下自己的动作和英雄情结。其实成龙也很犹豫他的变与不变——倘若变,观众可能不接受;倘若不变,自己永远就只能做“成龙”。

成龙一直在不断尝试不同类型的电影和角色,但都未能脱开之前的“成龙套路”

随着年纪的增长,对电影的认识加深,拍动作戏已有些力不从心的成龙终于痛下决心,开始正儿八经的转型——2003年,功成名就的成龙从好莱坞返回港,与陈木胜导演合作,主演了《新警察故事》,在这部电影里,演中年失意警官陈国荣的成龙,终于用精湛演技证明了他要改变自己固有风格的决心,迈出了从动作演员转型为演员的坚实的一步——放下功夫喜剧

成龙接拍《新警察故事》是一次偶然——该片原定男一号其实是张国荣,但本片还未开拍,哥哥却已离世。听闻此事后的成龙决定主演本片,将主角名字改为“陈国荣”,以此表达对哥哥的缅怀。

《新警察故事》里,成龙的哭戏大面积替代了喜剧,而动作戏里也再也不再炫技,一向在成龙作品中处于边缘地位的感情戏也在片中得到了精细刻画。本片上映后,好评不断,成龙也凭此片摘得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这无疑是对其演技最大的肯定。

成龙凭《新警察故事》的杰出演技获得第25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也是首位摘得此奖项的香港明星

04突破之作《新宿事件》

如果说放下功夫喜剧是成龙彻底转型的第一步,那第二步——褪去英雄光环,成龙则在2009年的《新宿事件》中得到实现。

在写实派导演尔冬升的打磨下,成龙演的偷渡客“铁头”在人设上有了很大突破——不会功夫,也没有任何英雄光环加身,为女人犯险,为生存“捞偏门”做黑工,还和日本帮派团伙抢地盘,但最终却被兄弟出卖,以惨死告终。

成龙以不出一拳一腿的方式,就将“铁头”命运悲惨的一生诠释得淋漓尽致,虽没能像前作《新警察故事》一样抱得影帝,但却成为成龙最成功的一次转型。

《新宿事件》是成龙转型路上一次重大突破,片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血腥镜头,尺度之大令人触目惊心。但更可怕的则是,片中所展示出的人在金钱和利益诱惑下所暴露出的贪婪与利己。

05里程碑作品《英伦对决》

如果说《新警察故事》和《新宿事件》的大获成功是角色塑造上的质的突破,那《英伦对决》的成龙则是把自我颠覆做到了登峰造极——首先,成龙在造型上的“老”是空前绝后的。大哥其实是个很不服老的人,曾多次放言退休,却一拖再拖。现如今倒是绝口不提当年的承诺,直言拍到拍不动为止。

成龙已不是首次演父亲了,早在《警察故事2013》里,成龙就演了个虎口救女的父亲。彼时的寸头造型被媒体直呼“太颠覆”,但对比如今的《英伦对决》,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点击播放 GIF/589K

几乎所有电影中,成龙演的角色也都比他实际年龄年轻。但《英伦对决》里,他却意外地“正视”起自己的年龄来,演的是个60多岁、与自己同龄的老父亲,而且造型更沧桑,令人心生怜悯:花白头发,深刻的法令纹,又黑又大的眼袋,面颊下垂的赘肉,蹒跚的步履….如果他手里能再拿个保温杯可就更生动了。

点击播放 GIF/1307K

在人设方面,这次也是“惨”到无以复加。早年打仗被俘,之后久居国外。本来命运就几多坎坷,谁料随后又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妻子难产去世,两个大女儿也被海盗奸杀,与他相依为命的唯一的小女儿也在片头的一次恐怖袭击中不幸身亡……这个人设命运之惨烈,实在令人唏嘘。

点击播放 GIF/727K

成龙演的老头儿关玉明既可怜又可怕,《英伦对决》的故事告诉我们,千万别把一个老实人给逼急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成龙除了“老”和“惨”,还有个重要关键字——黑化。世界上有多少美好,也就有多少黑化。成龙在电影中的角色向来都是正义的、善良的,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但在《英伦对决》里,成龙却单枪匹马向恐怖分子宣战,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之势。

当我看到这么个被黑化的成龙时,未免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和刺激感,更会引发思考——到底是在经历了怎样毁天灭地的事情之后,才让成龙在史无前例的无助和绝望中愤怒复仇?到底是积压了多久的恐慌、创伤、挣扎和颓废之后,才令他忍无可忍彻底爆发?我以为,这才是成龙此次转型中,最精彩的也最吸引人的看点。

点击播放 GIF/1038K

《英伦对决》中,成龙将关玉明歇斯底里的无助与恐慌,及绝望挤压到极限后的爆发诠释的淋漓尽致

纵览《英伦对决》,成龙演的关玉明虽然失去了至亲,失去了感情寄托,甚至险些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但凭着顽强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他最终还是以近乎极端的方式将凶手的恶行公之于众,并为死去的女儿讨回了公道。全片虽气氛压抑、桥段惊悚,但也不乏温情元素。比如关玉明的身边一直都有刘涛演的知己陪伴,绝望之中留存希望……这或许是以往的成龙作品在《英伦对决》里留下的唯一烙印。

《英伦对决》中,刘涛演的林成为苦大仇深的大哥唯一的温暖释放点

无论是人设还是造型,成龙这次的自我颠覆着实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他也用精彩表现做到了此前曾向大众许下的“做演员,而不是动作演员”的承诺,完成了个人从影以来扮相最惨、但演技最伟大的一次表演。

本文投稿作者:李白他哥;原文载自公号“宣谣别老阁”,编辑有增删

最后更新:2017-10-27 08:10:46

  上一篇:go 《英伦对决》大飙演技后,成龙又带来了部科幻新片!
  下一篇:go 成龙合作过的女明星,遍布亚欧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