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要AI in All:西部世界導演和騰訊COO剛剛一起聊了聊人為什麼要活著
這個畫麵是否有點像科幻電影裏的未來生化科技場景?
不是演員,也沒有加特效——畫麵裏是MIT教授Hugh Herr,他正在成都參加2017年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
Hugh Herr是MIT Media Lab的成員,他的研究方向是能用神經係統控製義肢的仿生機器人學。由於他在生物機電學方麵的傑出貢獻,2011年《時代》雜誌將他評為“仿生時代領導者”。
大會現場,還出現了另一位“科幻”人物——《西部世界》導演和編劇Jonathan Nolan
他們和騰訊COO任宇昕一起,在大會現場討論了“人為什麼要活著”等一係列“終極”問題。
本次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11月8日在成都開幕,8日上午,騰訊COO任宇昕、騰訊副總裁林鬆濤在大會上做了Keynote演講,並現場發布了“騰訊內容開放平台”。

任宇昕提到,騰訊希望與夥伴們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也正式提出了“AI in all”——別人是“All in AI”,我們是讓AI無處不在,讓AI滲透進智慧零售、內容分發等多場景。
與其他大廠不同,騰訊在應用的開放之外,更著眼於內容。

遊戲就是騰訊要做的“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麵。根據Newzoo《2016年全球遊戲市場報告》,中國以244億美元的遊戲收入位居全球第一,騰訊遊戲也以102億美元的收入成為2016年全球遊戲收入最高的公司。由此看來,騰訊的遊戲收入占中國整個遊戲行業的50%以上。
王者榮耀除了帶來收入,也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
林鬆濤在演講中特別提到,騰訊要投入3個“100億”——100億產業資源、100億流量和100億元采購資金,全麵扶持內容創業者,保護版權,尊重原創,“讓天下沒有被埋沒的才能”。
林鬆濤的演講著重於科技與人文的結合,AI的出鏡率也不少。除了打造移動支付的智慧城市,林鬆濤還介紹了騰訊的3個AI實驗室:除了我們熟知的AI Lab外,還有專注人臉和圖像識別的優圖實驗室、做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微信AI。
林鬆濤還說,絕藝(圍棋AI)正在打王者榮耀,這個賽季它也在打排位賽,你也許哪天就碰到它了!也許有一天,在王者榮耀總決賽KPL的現場也會出現AI戰隊。(大數據文摘小編表示:期待!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可以先關注大數據文摘)
演講結束後,騰訊COO任宇昕、《西部世界》導演和編劇Jonathan Nolan、MIT媒體實驗室教授Hugh Herr在圓桌討論環節提出了分別自己對現階段人工智能發展的看法。從邀請嘉賓的構成,也可以看出騰訊對內容的關注。
Jonathan Nolan在回答“接下來15年,人類可以做什麼”的問題的時候說,“可以肯定的是,有很多事情在改變”。未來世界必將是人和AI協作的世界,《西部世界》的配樂也在融合AI創作者的作品。比《西部世界》更科幻的,應該是讓每個遊戲的角色可以自己進步,直到有一天開發者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世界。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賦予AI什麼樣的規則和價值觀?我們怎麼才能和我們創造的東西和諧共處?
Hugh Herr也強調,我們現在做的事情,不論做對還是做錯,都會達成很深遠的影響。我們在給未來AI社會定基調,AI是否能保障我們現在所珍視的個人自由?
任宇昕最後回答了主持人提出的“終極哲學問題”——人為什麼活著?任宇昕說,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雖然大咖雲集,但場麵還是略顯尷尬,圓桌討論結束時,收看直播的觀眾紛紛評論“尬聊大會”、“一段尬聊終於結束了”。
從科技到人文,從科技開發者到內容創業者,騰訊不僅要做一家科技公司,更要做一家偉大的文化公司。
有一天,我們是否會發現,自己實際上也身處AI開發的巨型遊戲世界中?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11-8
本文作者:假裝在現場的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大數據文摘”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11-09 15: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