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哈佛商評|投資者的閱讀習慣如何影響股價

有效且透明的市場基石是自由獲取信息。信息驅動金融行為。確保對信息的公正使用對市場良性運作至關重要。

但是在公共平台上發布一則金融新聞的簡單方式真的能被人看到進而影響股價嗎?根據我和其他人的研究結果是:未必。

0?wx_fmt=png

2001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吉爾.休伯曼和托姆.雷格夫教授注意到一家生物技術公司EntreMed發布關於癌症研究突破的新聞所產生的特別的一係列市場反應。起初這則新聞是以科普文章刊登在《自然》雜誌上,1997年11月在大眾化報紙上報導,隨之而來的是EntreMed的股價上漲了30%。時隔第一次發布五個月以後,1998年5月《紐約時報》又將這則內容完全一致的文章在頭版登出,EntreMed的股價暴漲300%以上。不管在11月份第一次的反應是不夠多,還是在5月份的暴漲不合理,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新聞的定位不僅僅是它的新奇,金融市場所包含的信息如何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我的研究中,我發現今天依然存在對金融新聞關注過多和過少的相似的例子。比如,我發現刊登在報紙的頭版或者網站的頂部的新聞就能獲得更多讀者的關注。讀者也更關注大公司或者知名度高的公司新聞、一周內較早發布的新聞和一些負麵新聞。重新發布舊新聞會繼續刺激市場反應。這種做法新聞記者或者新聞迷都不會感到驚訝,但是對僅僅以金融相關性為基本,需要公平吸收全部新聞的金融市場來說是個挑戰。

0?wx_fmt=png

 ◆ 

這些可預測的新聞消費陷阱的出現來自於人的心理狀態


標題黨文章所處的角色會起到幹擾的作用:麵對繁多的競爭線索,人們很難集中注意力去關注相關的信息。信息含量越複雜,對獲取相關的信息越難。打個比方,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德保羅大學的David Hirshleifer,Sonya Lim 和Siew Teoh教授表示在同一時間發布大量的信息時,市場在處理盈餘公告上的效率就更低。在“市場何時能鑒定出那些過氣的新聞?”這個問題上,我和James Hodson都認為舊新聞重新刊登,它同樣被複雜性驅使著。當舊新聞不再是直接將先前的單一的重新刊發,而是以多重資源來描繪時,市場參與人員則更有可能因為新刊發的新聞而誤解了舊的新聞。

但是雖然市場作為一個整體在處理金融新聞展示了各種偏差,沒有用同樣方式展示所有金融專業的消費新聞。在鑒定新穎性的新聞時,有的更快速,更活躍和更精煉。在“新聞消費:從信息到回饋“這個問題上,我比較了不同的專業金融新聞消費模式。平均來說經銷商和對衝基金比銀行、大型投資管理公司要更快捷地點擊那些新聞。對衝基金也更有可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對衝基金隻有8%的金融專業人員會去看金融新聞,然而所有的新聞中27%都是由對衝基金的人在第一時間閱讀的,也就是說發布的任何一則新聞,對衝基金的人極有可能比其他投資人最先看到。

對衝基金的那些讀者有的來自家族理財室,有的來自私人股權公司,有的來自代理經銷商,他們很少去看那些舊內容的新聞,他們比任何金融專業人員看更多的新聞。


 ◆ 

市場中越複雜的新聞消費越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嗎?是的

通過像對衝基金投資者這類較活躍的新聞讀者來增加注意力就更能預測股價的走勢和交易量,比通過其他投資人包括大型投資經理和養老基金要好。對衝基金的關注點提高一個標準誤差第二天就能產生30個偏差點的大回報和3-4%的高交易量。

這些市場衝力的產生是由於新聞消費在投資人對投資前景方麵產生了不同意見。通常有兩種主要的交易量來源:一種是償債能力需要,投資者因為資金流動或者證券投資組合再平衡需要交易。另一種是意見不統一,持不同觀點的貿易商互相打賭。由於新聞發布(比如盈餘公告)不會和流動性的股票有組織地同時發生,圍繞新聞所產生的交易增加量要歸結於意見的不統一,但是為什麼公共新聞會產生意見不統一呢?

在“新聞背後的意見不一致:是逐漸升級的信息擴散還是觀點不同?”這個問題上,我發現對新聞理解不一致很大部分是他們在不同時間讀到新聞所造成的。一個沒有看到這則新聞的投資者會很樂意地和看過這則新聞的投資者做交易。市場活動的很大部分也是受那些花了很大時間去閱讀和分析那些公共新聞的人所導致。事實上,由於閱讀新聞人數廣泛分布而產生廣泛的信息流動會導致交易量暴增160%。

將信息引入公共平台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公共信息處理過程也很複雜,尤其是新聞環境不斷改變。

0?wx_fmt=png

路透集團新聞和金融信息部前CEO湯姆•羅瑟這樣描述:“大量的時間和成就都是由管理著公共和私人潛在市場波動信息分水嶺的上市公司貢獻的。我能預想我們丟棄了像10-Qs和8-Ks這樣的概念轉而去支持持續不斷的相關操作數據而形成的未來。這首先對上市公司的高官們將是非常痛心的,它每天都產生波動。然而從長遠來看,投資者和管理人員會作出調整。

這樣的未來是令人興奮的,但是也可能會提高市場自身的挑戰。當今新聞的擴散包括重新刊發和重新包裝的舊新聞都會讓處理信息的市場任務變得更加複雜。

發行商們利用判斷力來決定該刊登哪些新聞又在什麼地點刊登,投資者們則根據這些公共信息進行交易。雙方對金融市場的穩定和效能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當每天的新聞發行量達到幾百萬時。

Anastassia Fedyk是哈弗商學院商業經濟哲學博士候選人,他的研究主要關注金融和行為經濟。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6-09-13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06-05 16:32:13

  上一篇:go  淺析大數據時代下,全球醫療信息技術將出現暴增
  下一篇:go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聯想|用哲學論證客戶畫像體係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