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83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司机如果不了解这个可能酿成大祸,陈小春也为其发文

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这个“橙色书包”刷屏?

近日,演员陈小春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引发近20万网友点赞。文中他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有听力障碍。消息一经发出,许多网友为这种正能量举动点赞,纷纷转发扩散。不过,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别是谣言吧?

那么“橙色书包”是否确有其事?究竟是不是谣言?

小编了解到,“橙色书包”是真的,是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于2016年发起的一个专门针对听障儿童的公益项目。听障儿童因为自身听力缺陷,不能准确感知从远处开来汽车的速度和距离,在交通出行中危险极大。可怕的是,在中国,0至14岁的听障儿童,总数超过460万,是世界上听障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所以中国听障儿童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橙色书包”不止是一个包,里面有一些美术绘画工具

对于“橙色书包”项目,很多网友纷纷点赞支持,支持这种正能量,转发扩散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那么对于“橙色书包”关爱的儿童听力障碍,大家了解多少?赶紧了解一下吧。

家长如何尽早发现宝宝听力障碍?

生后1个月:这时候宝宝会对突然的声音刺激产生惊跳反射、眨眼反射、觉醒反射、吸吮反射。在近耳处摇动声响玩具时,宝宝偶尔会慢慢地转动脸。

生后2个月:这时候宝宝在睡眠中如果受到较大的声音刺激,可出现惊跳、手足抖动现象。面对宝宝说话时,他可以发出“啊 噢”等发音。

生后3个月:这时候宝宝在睡眠中听到声音,会出现眼睑闭紧、手指紧握等动作。电视机的声音可吸引宝宝转头。听到吵架声会出现不安,听到哄逗声会有喜悦的表情。

生后4个月:这时候呼唤宝宝名字时会转动头部寻找,对妈妈的声音异常敏感,对自己熟悉的声音,例如玩具声、电视声、音乐声表示关注。

生后5个月:这时候宝宝能转头寻找耳边的闹钟声,能够区别家人的声音。对突然出现的陌生人的声音刺激产生恐惧。

生后6个月:这时候对宝宝说话或讲故事,他会用眼睛看着你,眼神可跟踪声源,能敏捷地寻找到发声的地方。

如果宝宝听力正常,到一周岁时,就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例如亲亲、抱抱、拜拜等。再大一些就会模仿大人说出一些简单的话语。到了一岁半时,就会根据大人的语言指令,简单做一些小事情,例如正确指出自己的五官或自己熟悉的物品。

如果宝宝听力障碍怎么办?

如果家长觉得宝宝对声音反应迟钝或者迟迟不能开口说话,这时候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听力障碍的可能。对于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最好在出生后 6 个月内开始,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振动声桥等手段帮助患儿听到声音,最后通过专业语言康复训练来达到聋而不哑的目的。

家长日常中要如何保护宝宝听力?

1、切记不要让宝宝躺着吃奶

宝宝的咽鼓管平直,躺着吃奶很容易发生呛咳现象,奶水呛入咽鼓管进入耳腔,从而引发中耳炎,伤害到宝宝的听力。

2、切记不要随便给宝宝挖耳朵

很多妈妈看到宝宝耳朵里面有耳屎,想要给宝宝清理。事实上,宝宝耳朵里存在一些耳屎可以有效保护宝宝耳膜,缓解强烈声音对宝宝耳膜的冲击。此外,适量的耳屎还可以阻挡异物、飞虫等进入宝宝耳朵。

3、切记不要硬给宝宝灌药

我们经常会看到家长用手捏着宝宝鼻子,趁宝宝张大嘴哭闹给宝宝强行灌药。强行灌药会导致药水呛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和呛奶差不多一样的严重后果。

4、切记不要给宝宝滥用抗生素

新生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很弱,很容易感染疾病。家长为了让孩子快些康复,会给孩子吃各种抗生素。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疟疾、耐药结核及癌症等多种药物,因其具有耳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

5、避免家庭噪音

家庭噪音,这可能是家长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因为听力的丧失是渐进性的,不容易被发觉,家庭噪音具有长期性、隐匿性的特点,所以,家庭噪音对宝宝听力损伤的危害不容忽视。建议家里噪声比较大的设备不要同时开启,同时一定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处于吵闹的环境中,避开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污染源。

文:父母堂(askjane)原创 || 转载需授权

最后更新:2017-10-08 09:01:35

  上一篇:go 演坏蛋也成为了男神的十大明星,郑伊健第五,陈小春第八
  下一篇:go 明星扮演的美人鱼,赵丽颖、杨幂美翻天,最后一位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