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當前經濟形勢如何發展?馬雲的說法超乎你的想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馬雲是天生的段子手。有他出現的地方,段子就橫飛遍野,什麼“沒想過當首富,月薪三四萬最幸福”“如果你愛錢了,你的錢不會多”“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創立阿裏巴巴,我明明就隻是想做點小生意而已。”最近,馬雲四處演講,各種場合金句頻出。

9月10上午,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上,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發表了題為“物聯改變未來”的演講。演講以阿裏巴巴剛剛度過的18歲生日為切入點,不斷爆出各種金句,現場掌聲不斷。

金句來了!

1、務虛很重要,經濟形勢不好跟打牌一樣

2、增加一名員工增加一個億的營收

3、不是實體不行了,是你的實體不行了

以下為演講摘錄:

part 1

大批製造業將麵臨痛苦

人類未來的大數據整個的發展,離不開三個主要的要素,就是互聯網、大計算以及雲數據。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我們現在講大數據講得很多,大數據涵蓋著兩個關鍵,“大”不是“多”的意思,“大”是大計算的意思,大計算加雲數據,這才是我們所認為的大數據。

首先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如果說每一次技術的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煤是主要的生產資料、煤是主要的動能,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石油、電,這次技術革命,以創新驅動,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第二,生產力,雲計算,計算能力將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

第三,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係,如果不把互聯網當作一種生產關係去思考,我覺得麻煩也會越來越多,互聯網它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互聯網是全社會的互聯網。所以我想我們公司在去年雲棲大會裏麵提出五個新,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五個新有很多爭論。

現在我想跟大家講,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是新製造,而新製造來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批的製造業,在未來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間,麵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甚至超過今天的超市、大量的商場所麵臨到的問題。

part 2

新製造將倒逼社會改革

新製造,實際上來講,由於IOT的發展,由於物聯網的發展,由於計算能力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新製造將倒逼整個社會進行改革、進行推進。

其實企業將會在這場革命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而企業必須學會革自己的命。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大了,很多的政策,以前國家的發展,中國過去30年,政府成為經濟發展強大的推動力。未來企業家精神、企業和技術將成為強大的推動力。技術將成為倒逼市場的力量,創新將成為市場的力量,而市場能力將成為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

part 3

製造業沒有互聯網將崩潰

我在想,沒有互聯網的製造業是沒有希望的,當然沒有製造業的互聯網更沒有希望。沒有互聯網的製造業,我認為這些製造業很快就會崩潰掉,沒有製造業的互聯網,那我覺得也是空中樓閣。

製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已經不會存在著Made In China、Made In USA,未來的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未來的製造業全是在互聯網上製造,而且未來的製造業,請大家記住,未來的製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它不是一個純製造業,製造業作為就業的趨勢已經過去。

part 4

管理治理創新的能力欠缺

我們今天這個國家在提倡創新,低層的創新是產品創新,中層的創新,技術創新,最高層的創新是體製創新。但是創新說說容易,而管理創新、治理創新的能力是非常之欠缺的。

在探討物聯網在發展過程中,如果企業是強大的生產力,企業是強大的推動力量,我感謝江蘇省委省政府搭建這麼一個平台,讓大家來暢所欲言。但是另外,政府要建立良好的生產關係,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可能是我們今後最最需要的,去保障創新,用新的方法去治理創新,去管理創新,去引導創新,去保護創新。

part 5

避免各種各樣的紅旗法案

我們要避免各種各樣的紅旗法案,一八三幾年,英國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那時候英國最早發明了汽車,但是汽車起來以後,反對的人無數,因為認為汽車將會取代很多馬車夫的工作,馬車夫在那時候是屬於白領工人,是技術活。如果技術出來,很快就把馬車夫的工作給幹掉了。所以所有的馬車夫上街遊行抗議,就像今天說實體經濟被互聯網經濟衝垮的道理是一樣,遊行的結果,政府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後來稱之為紅旗法案,就是要求每個車前麵必須有一個人拿著紅旗,車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小時七英裏,絕不允許超過馬車的速度,超過馬車的速度,立刻吊銷牌照,使得30年以後,英國才取消了這樣的紅旗法案,這個紅旗法案使得英國並沒有抓住汽車,使德國和法國起來,美國抓住了汽車,使自己成為了一個車輪上的國家,隨後帶動了石油經濟的起來。

今天我們嚴防紅旗法案這樣的東西,對未來的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各種各樣未來政策,我們不要認為我們比別人強,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都是昨天的專家,我們對未來隻有探索,要相信自己,相信人類,相信我們的孩子們,他們是有辦法去解決的。有時候製度過多,反而讓我們不能前進,歐洲沒有大的互聯網公司,一個重要的原則,他們法律製度實在太多,擔心的問題非常多,還沒開始幹,就問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那個問題怎麼解決,互聯網還沒起來,大家就在討論隱私問題、安全問題,我相信我們有辦法解決,我們解決不了,我們的孩子一定比我們解決得好,因為八零後、九零後、二零零零後,他們就是比我們聰明。

我爺爺認為我父親不如他,因為我爺爺聽所有的東西是從報紙上看的,他認為報紙上說的都是對的,我父親認為,他覺得收音機更重要,我們這一代認為電視機很重要,但是我們的孩子認為互聯網最重要,因為他們並不相信別人說的,他們要參與,他們自己體驗。所以我們相信,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八零後、九零後、二零零零後的孩子們,他們生於互聯網,唿吸於互聯網,他們也有自己的擔憂,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相信他們能夠找到這樣的東西出來。

所以IT時代,我們人類已經從IT走向DT,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DT是Data technology,這不是字的區別,也不是技術的區別,而是思想觀念的區別,IT是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強,IT是信息壟斷,我知道,你不知道,我就有利益,而DT必須學會共享,必須學會普惠,必須讓別人強大起來,你才會強大起來。而整個世界的趨勢就走向了普惠、共享和可持續。

part 6

物聯網的衝擊將遠超想象

另外我想整個的物聯網,整個的大計算,整個的大數據,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成為生產資料,成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時候,對社會的衝擊之大,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我們所有的人類要做好準備,未來30年,從新零售開始衝擊,到新製造很快,金融也是一樣。但是衝擊也好,它不是一帆風順的,衝擊的目的不是為了消滅誰,衝擊的目的是為了倒逼市場改革。

所以我們講轉型升級,講了這麼多年,文件發的比莎士比亞全集還厚,但是我們得到的效果怎麼樣,並不顯著,我們必須要有市場的力量,必須有技術的力量,必須市場上有像我們這樣的鯰魚去倒逼這個市場進步,這是互聯網大公司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擔當,不是因為它有錢,而是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part 7

不能適應未來的企業將淘汰

也最後跟大家講,一直認為今天很難,明天更難,但是未來是美好的,今天沒有一家公司是快樂的,大家不要認為,千萬不要以為互聯網公司很好,我們傳統實業不好。我想告訴大家,這麼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沒有超過五家公司。但是實體經濟裏麵,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這個要清晰的認識到。

今天全世界好的實體企業還是有不少的,凡是不能適應世界未來,不能適應技術潮流,不能適應未來思考的企業,必須被淘汰,轉型升級的目的,不是讓大家平平坐,轉型升級的目的,讓好企業更好,讓壞企業能夠淘汰掉,這才是我們轉型升級真正要發展的目的。

part 8

所有程序化的工作將消失

未來所有程序化的工作都會被取消掉,大量的就業,昨天最好的工作都會失去,我們現在講了很多,大數據需要很多分析師,我告訴大家,大數據將消滅所有的分析師,沒有一個分析師可以分析得了大數據,分析師隻能分析信息,不可能分析數據。所以這個工作,今天我學數據分析工作,你以為可以找到未來,沒有未來,我先告訴你。

所以這一點,希望大家不用太擔心,所以製造業,我也想告訴大家,國家在發展的政策的過程中,一定要銘記製造業未必一定是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現代服務業,從製造走向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純不是買賣之間的關係、服務之間的關係,服務業如果沒有強大的服務業製造,是不可能有未來的,製造業不學會服務,是不可能,所有的機器不是靠你賣出去就行了,而機器本身就是一台服務的機器,背後有強大的智慧、強大的數據、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及整個社會必須互聯。政府必須要形成一個Smart government,我們堅信不一地在往這裏走。

part 9

人類應用技術去消滅汙染

第一次技術革命,造成力量的失衡,使得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再度造成世界大戰,也是蠻有意思,我本來沒有想過,但是在國外討論的時候,有很多老外挑戰我,他說你們中國強大,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經濟體成為第一大,你們會不會入侵別人,你們會不會像美國一樣成為世界警察。那時候我的討論,我說我們整個中國的文化不一樣,儒釋道三家哲學思想,儒家講究人改變自己的行為,來適應這個社會,道家講人改變自己的行為,適應天地之規律,我們佛家思想,改變自己的行為,適應內心世界的發展。中華民族漢族在長江黃河流域生存,我們特能種糧食,所以我們糧食過多,我們最擔心的不是去搶別人更多的糧食,而是把自己圍起來,所以我們第一個思考,把長城建得好好的,我們善於守。

而北寒帶、溫帶一帶的遊牧民族,永遠缺乏糧食,進攻將成為最主要的一點,所以這個民族跟它的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這個套路,確實是不一樣。所以基於這些思考,我們未來人類怎麼學會Team work,我們怎麼樣在這裏麵的攻防之道、陰陽之道、盛和之道,我覺得這是我們今天要去思考的。

想到這一點,我說我最擔心的行業,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因為這次技術爆發,我們要思考的,人類不應該自己之間的戰爭,人類第三次世界大戰要爆發,應該是向生命科學進攻,消滅癌症、消滅艾滋病,人類應該消滅貧困,人類應該用技術去消滅環境汙染的問題。

所以我自己這麼覺得,我們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應該人類共同向疾病、向貧困、向環境汙染治理,向這些去走的時候,社會的技術,我們真正從知識走向了智慧,所以這是我希望跟大家去分享,有不同的思考。

part 10

現行教育下孩子將來沒工作

那麼未來我最擔心的一個行業變革,那就是教育,我們很幸運,我們這些人二十年內混混也能混過去,但是我們的孩子們是混不過去的,如果我們今天依舊有今天這樣的教學方法,方式和課程,去教育這些孩子,那麼這些孩子三十年以後將會找不到工作。

每次的變革,都必須是教育的變革,要走在前麵,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高度注重三十年以後可能什麼樣的產業,由此來調整大學的課程,小學的課程和中小學的課程,因為隻有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是平穩的,隻有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有了機會,我們才不會人類之間發生很多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們的教育,也不應該按照原來的死記硬背,去記很多東西,因為這些活可能絕大部分,不是所有,很多將會被計算機所取代。我們要做的工作,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隻有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有些人天生會讀書,活活氣死你,我是不太會讀書,但是我也沒有那麼傻,但是有些人真會讀書,好像上輩子會讀過書來,有的人彈鋼琴,三個小時就學會,我學三個月都沒搞清楚音譜在那兒,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

part 11

不能用技術形成貧困差距

你發現自己最好,了解自己,並且在這兒發展起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未來的機會。所以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要去在看到今天機會的時候,也要看到挑戰,但是這些挑戰一定會過去,三十年、五十年內,我們應該找出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些挑戰,而不是阻擋這些挑戰,更不能用技術來形成貧困差距的工具,我們應該讓技術成為整個社會普惠,整個社會共享,隻有這樣,人類才能綿延。

我想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在這兒特別感謝,因為物聯網,萬物互聯,它會真正讓我們帶入到一個數據的時代,它真正讓我們的計算能力,雲的能力,人工智能,成為可能,離開了萬物互聯,再大的計算能力等於沒有用,再強大的機器沒有原材料是空轉,而所有這一切,萬物互聯,會超越我們的想象,請為此,所有人的努力,請為此,政府建立良好的保持創新的政策,鼓勵創新,學會治理創新,我們今天很多部門治理創新,管理創新的能力,就像當年說我管了這個社區全是貧民房,全是木結構的房子,今天突然出現了一些摩天大樓,你不能用管理那些木結構房子的思考來管理摩天大樓,我們也必須進行改革,隻有這樣,社會才會更好,再次謝謝大家,有這個機會分享。

編輯 | 韓振

來源 | 走近科學

天津廣播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歡迎分享轉發

點擊播放 GIF/82K

覺得不錯,請為廣播君

最後更新:2017-10-08 19:49:38

  上一篇:go 馬雲新開了個智能家居集合店,你喜歡什麼它都知道!
  下一篇:go 馬雲正式殺入房地產!樓市重大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