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6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连苹果手机都要去捧场马云,马云到底有多牛

2016年智能手机行业发生了什么?太多事情,而我面对这个问题最先想到的答案是OPPO、vivo为代表的蓝绿二厂逆袭了靠互联网思维声名鹊起的小米。蓝绿二厂的成功,靠的不是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产品、更强的营销,而是市场的成功:产品定位的成功,品牌广告的成功,以及线下渠道的成功,这让它们在三四五六线等增量市场迎来爆发。

正是因为此,我们会看到过去重视线上渠道的品牌,比如小米、魅族们都在加强对线下渠道的布局。比如在年初亚布力论坛上,雷军就透露2016年年底小米已拥有51家线下门店,2017年的目标是200家,3年达到1000家,不再像往年那样公布销量目标而是公布门店目标,小米在加速弥补渠道的短板。苹果2016年在中国开了17家零售店,门店总数增加到45家,超过了库克年初定下的40家的目标。在线下渠道上早已有所建树的华为也宣布2017年要覆盖中国近2000个县。手机巨头们都在铺设渠道,希望像OPPO、vivo那样去贴近消费者,通过面对面服务去争取用户。

OPPO/vivo门店

因此有人说,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重要的是线下渠道之争,表面上看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仔细想想,这个说法并不对。线下渠道之争固然重要,但手机的销售在未来一定是全渠道,不区分线上线下,只有线上线下都能玩得转的“两栖动物”,才能笑到最后。

手机厂商都要拥抱新零售

第一,线下渠道只能暂时取胜。

线下渠道占优的市场,往往是移动互联网不够发达的市场,比如三四五六线城市,这些市场的用户不习惯于电商,甚至对移动支付都心存芥蒂,小米的互联网营销失效,因为他们不看微博;OPPO/vivo的明星代言广告生效,因为他们看电视。然而,当他们买到智能手机之后呢?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下沉、村淘等农村电商的发展,这些用户很快会拥抱移动互联网进而拥抱线上渠道。可见,小米的困难只是暂时的,OPPO、vivo的好日子也只是暂时的。

第二、OPPO、vivo的不可复制。

在看待一些事物时,我们很容易陷入极端。几年前,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线上渠道才是未来,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家喻户晓,押注线下渠道的OPPO是过时的。今天反过来,一些人认为线下渠道才是未来。然而,OPPO、vivo是不可复制的,他们的产品不走性价比路线,因而可以覆盖渠道的成本,走性价比模式的玩家想重视线下渠道也会遇到挑战,况且OPPO、vivo的门店数量都到了25万左右,小米们要到达这个规模还要很多年。还有,锤子、美图、8848这些小众手机又该何去何从?去年8月一加关闭所有线下店铺,只做线上。可见,线下渠道并不适合所有手机。

第三,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融合。

几年前,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泾渭分明,在一些品类比如服装上,线下日益沦为线上的试衣间。不过现在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正在水乳交融。线下门店支持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如果买的东西缺码店员可以去线上渠道调货,双11这样的促销节点线下门店也会参加,手机天猫上下单可能来自于附近门店的配送。线上胜在信息透明、精准推荐、购物便捷,线下胜在体验、氛围和服务。未来,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将日趋模糊,至少对于消费者而言,将会变得彻底透明,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不去管商品来自于哪里,这就是马云所说的新零售——电子商务在今天已不合时宜。

手机是新零售的试金石

手机是所有电器类产品中,较早走向电商渠道的,因为它价格透明、运输方便,没有安装调试这样的门槛。但是,作为一种耐用品(而不是快消品),线下渠道在手机行业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体验和售后环节,比如iPhone 7红色版,看照片跟看实物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消费者因此会有完全不同的决策。

最后更新:2017-10-08 04:47:06

  上一篇:go 马云说每天10亿快递小目标:快递公司要联合起来了怎么办?
  下一篇:go 马云的支付宝“刷脸支付”在韩国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