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蘋果手機都要去捧場馬雲,馬雲到底有多牛
2016年智能手機行業發生了什麼?太多事情,而我麵對這個問題最先想到的答案是OPPO、vivo為代表的藍綠二廠逆襲了靠互聯網思維聲名鵲起的小米。藍綠二廠的成功,靠的不是更高的性價比、更好的產品、更強的營銷,而是市場的成功:產品定位的成功,品牌廣告的成功,以及線下渠道的成功,這讓它們在三四五六線等增量市場迎來爆發。
正是因為此,我們會看到過去重視線上渠道的品牌,比如小米、魅族們都在加強對線下渠道的布局。比如在年初亞布力論壇上,雷軍就透露2016年年底小米已擁有51家線下門店,2017年的目標是200家,3年達到1000家,不再像往年那樣公布銷量目標而是公布門店目標,小米在加速彌補渠道的短板。蘋果2016年在中國開了17家零售店,門店總數增加到45家,超過了庫克年初定下的40家的目標。在線下渠道上早已有所建樹的華為也宣布2017年要覆蓋中國近2000個縣。手機巨頭們都在鋪設渠道,希望像OPPO、vivo那樣去貼近消費者,通過麵對麵服務去爭取用戶。
OPPO/vivo門店
因此有人說,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最重要的是線下渠道之爭,表麵上看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仔細想想,這個說法並不對。線下渠道之爭固然重要,但手機的銷售在未來一定是全渠道,不區分線上線下,隻有線上線下都能玩得轉的“兩棲動物”,才能笑到最後。
手機廠商都要擁抱新零售
第一,線下渠道隻能暫時取勝。
線下渠道占優的市場,往往是移動互聯網不夠發達的市場,比如三四五六線城市,這些市場的用戶不習慣於電商,甚至對移動支付都心存芥蒂,小米的互聯網營銷失效,因為他們不看微博;OPPO/vivo的明星代言廣告生效,因為他們看電視。然而,當他們買到智能手機之後呢?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下沉、村淘等農村電商的發展,這些用戶很快會擁抱移動互聯網進而擁抱線上渠道。可見,小米的困難隻是暫時的,OPPO、vivo的好日子也隻是暫時的。
第二、OPPO、vivo的不可複製。
在看待一些事物時,我們很容易陷入極端。幾年前,幾乎所有人都在說,線上渠道才是未來,小米的互聯網思維家喻戶曉,押注線下渠道的OPPO是過時的。今天反過來,一些人認為線下渠道才是未來。然而,OPPO、vivo是不可複製的,他們的產品不走性價比路線,因而可以覆蓋渠道的成本,走性價比模式的玩家想重視線下渠道也會遇到挑戰,況且OPPO、vivo的門店數量都到了25萬左右,小米們要到達這個規模還要很多年。還有,錘子、美圖、8848這些小眾手機又該何去何從?去年8月一加關閉所有線下店鋪,隻做線上。可見,線下渠道並不適合所有手機。
第三,線下渠道與線上渠道融合。
幾年前,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涇渭分明,在一些品類比如服裝上,線下日益淪為線上的試衣間。不過現在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正在水乳交融。線下門店支持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工具,如果買的東西缺碼店員可以去線上渠道調貨,雙11這樣的促銷節點線下門店也會參加,手機天貓上下單可能來自於附近門店的配送。線上勝在信息透明、精準推薦、購物便捷,線下勝在體驗、氛圍和服務。未來,線上與線下的界限將日趨模煳,至少對於消費者而言,將會變得徹底透明,消費者隨時隨地購物,不去管商品來自於哪裏,這就是馬雲所說的新零售——電子商務在今天已不合時宜。
手機是新零售的試金石
手機是所有電器類產品中,較早走向電商渠道的,因為它價格透明、運輸方便,沒有安裝調試這樣的門檻。但是,作為一種耐用品(而不是快消品),線下渠道在手機行業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體驗和售後環節,比如iPhone 7紅色版,看照片跟看實物是完全不同的感覺,消費者因此會有完全不同的決策。
最後更新:2017-10-08 04:47:06
上一篇:
馬雲說每天10億快遞小目標:快遞公司要聯合起來了怎麼辦?
下一篇:
馬雲的支付寶“刷臉支付”在韓國能成功嗎?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