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55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扎克伯格:新技术使媒体机构的生计更为艰难,让我们一起成长?

乔恩·斯诺(Jon Snow)是英国卓有影响的记者,周三,8月23日,他在爱丁堡国际电视节上作了一个长达50分钟的演讲,主题是【新闻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样主题的演讲,你我听过很多很多了,驱使杰罗姆 去把他的演讲视频与文本记录找来认真研究的原因是,斯诺在演讲中重炮轰击 Facebook 。BBC的报道说,斯诺认为Facebook已经构成对民主的危胁,呵呵,这可是十分严重的指控。顺便说一下,斯诺从1989年开始,就在BBC出镜。

其实,说Facebook危胁民主这样的观点也不新鲜。Facebook与小扎近年来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张,面对的危机始终不断,危机公关是小扎的日常工作。杰罗姆在自己的“新新媒体观察”专栏中常有机会消遣一下。欧洲人对于美国的科技巨头通常都抱有深刻的警觉与敌意,他们已经吃了美国人太多的大亏,他们对于Facebook、谷歌等的再严厉的抨击,都不出人意料。在数字时代,欧洲的确有点背,他们的存在感,通常体现在对于美国科技巨头的动辄以数十亿美元计的巨额罚款上,除此之外,他们好像真没有别的有创意的办法。

乔恩·斯诺在爱丁堡国际电视节上的指控,并没有什么新的花招。当然,杰罗姆几乎完全同意斯诺的指控,尤其是这一句:【Facebook 享用我们的产品,(并用我们的产品谋利),但不为这些产品支付一毛钱。这是不可持续的。】

杰罗姆一直在阐述的观点是,Facebook、谷歌这些平台、算法导向的巨头,“是在他人的内容之上做自己的内容,用他人的内容做自己的内容”。不幸的是,这是所谓“新技术”,而且十分来钱,就此革了或将革自己做内容的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原生媒体的命。(详见《新媒体金字塔:三种模式的冲突与融合》)

上面所说的所有一切,都没有什么让人拍案惊奇的,几乎都已经是老生常谈。大伙都在这么说,但有谁能奈小扎何?如果到此为止,本文也不过是炒个冷饭。

如果一两个名记,比如斯诺,一大堆媒体CEO,比如老默多克、马塞亚斯·多夫纳,对于Facebook、谷歌等巨头的怒怼、痛责可以改变现状,现状早就改变了。巨头们就是在被骂被怼的过程中长大的。如果他们的小心脏那么脆弱,根本成不了巨头。

但是,有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人正面回应斯诺,Facebook没有,扎克伯格也没有。远在爱丁堡的一场老生常谈的演讲,值得他们回应吗?那场演讲本身,并没有激起什么浪花。中国的媒体,好像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场演讲。不过,小扎本人似乎看到了这场演讲,并且没有掉以轻心。周四,8月24日小扎在Facebook上发了条贴子,内容百分百有关新闻业,百分百有关斯诺演讲的主题。究竟是不是小扎对斯诺的亲自回应,你自己看了再做判断。

小扎在这个没有标题的贴子里说:“过去的这一年,我花了很多时间与新闻机构会面,讨论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合作”。这是原话,直奔主题。我们为新闻业做了很多事,我们马上要为新闻界做更多的事,一,二,三。这不是原话,是我概括的,所以没加引号。

最后,小扎承诺:“我们将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继续实验以支持新闻业,我们将确保各地的记者们、(以及他们供职的)媒体们可以继续从事其重要工作。”这又是原话。

小扎的这个贴子有着满满的诚意,杰罗姆甚至觉着,这有点象特朗普的推文一样,可能没有经过高薪聘请的众多新闻专业人士的润饰,有点过于直白了。比如这一句,【我们将确保各地的记者们、(以及他们供职的)媒体们可以继续从事其重要工作。】英文原文在文末“注释一”中,你可以自己判断杰罗姆有没有误会小扎。

小扎凭什么来确保各地的记者们能够继续从事他们的重要工作?他知道这个承诺的含金量吗?那么多亏损的或者正在奔向亏损的媒体,小扎都能够拯救?那么多对于前途倍感迷茫的记者,小扎都能够给他们指明方向吗?在措词的时候,小扎至少可以更为严谨一些,不给人留下过多的念想。

杰罗姆始终觉着小扎面善并且憨厚,虽然他不自觉地做了数不胜数的伤害新闻业的事情。坦率地说,小扎的那个承诺,一文不值,因为他根本做不到,即使他真的想做。但是,小扎在贴子里说了一句大实话,挺不容易的,能动人。这句话中似乎有他的自责。他完全可以不说的,但他说了。他用英文这样说:New technologies can make it harder for publishers to fund the journalism we all rely on 。英文就爱峰回路转,好好一句话,非说得人喘不过气来,回不过神来。杰罗姆的拆分翻译是这样的:【新闻业是我们共同依赖的。但是,新技术使得媒体机构更难以(找钱)支撑新闻业发展了。】

在这句话里,小扎坦率地认了好几件事情。第一件,新闻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谁也缺不了。第二件,媒体机构(publishers)日子不好过,养家糊口都不容易。第三件,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平台分发技术,比如算法吧)难辞其咎。

杰罗姆无法判断是不是斯诺的骂街,逼出了小扎的自责与承诺。也许小扎的贴子与斯诺的演讲之间根本毫无关系,只是时间上的某种巧合。但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判断,新闻业的窘迫以及新闻界的呐喊,小扎的确已经看到听到了,他不得不不断地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回应。这一切已经唤醒了小扎。科技巨头们,不能再装睡了。他们必须面对自己对于新闻业的责任。

至于科技巨头们是不是应该象贝佐斯那样一帮一,一对红,分头买下一个又一个主流媒体以帮助他们东山再起,或者,他们是否应该象欧洲人不断呼吁的那样,更多地纳税以养育主流新闻媒体,那是另一个话题,也可能是一个更具争议的话题。但是,在杰罗姆看来,众互联网技术平台与主流媒体的进一步无缝对接、彻底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贝佐斯买下亏损的华盛顿邮报并帮助它重整雄风,只是在昨天以及今天看起来才有点傻冒。也许,贝佐斯已经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媒体融合的贝佐斯模式。万一《华盛顿邮报》把第二个美国总统拉下马来,那贝佐斯就真被历史选择了。

正如小扎所言,新闻业是大伙必须共同依靠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新技术媒体平台,比如Facebook、谷歌。没有新闻业,平台上跑什么?晒娃、遛狗、跑火车?

建筑在衰弱的新闻业之上的互联网媒体平台(或者叫平台型媒体)的强劲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小扎并不很长的贴子里,其实有很多暗示与寓言。他对于新闻业的认知在不断成长,但愿新闻业有机会和他一起成长。

—————————

注释一:We’re going to ···make sure reporters and publishers everywhere can keep doing their important work。

最后更新:2017-10-08 00:33:21

  上一篇:go 马天宇要暂别娱乐圈?
  下一篇:go 司马懿形象PK,吴秀波演出皮毛魏宗万入木三分他传神第一无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