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12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什么高明之处,如何做到未出山而三分天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几乎是妇孺皆知。这个事情发生在公元207年,当时诸葛亮才二十七岁,也没有什么政治经验。可是刘备在与诸葛亮一番长谈之后,就茅塞顿开,颇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遂将诸葛亮请回军中,拜为军师,而且从此之后言听计从了终成帝王之业。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和刘备的对话,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就是诸葛亮给刘备谋划的一个战略方案,它的基本内容是:当今天下群雄并起,经过一番混战之后,曹操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实力强大,刘备不能与他硬拼;江东的孙权立国已经三世,有长江之险,根基深厚,这个也只能当作盟友,而不能当作敌人。刘表占据的荆州地区四通八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是刘备需要夺取的第一个战略基地;有了荆州之后,就可以西进夺取刘璋的益州,这样刘备就有了一块比较大的地盘,并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格局。以此为基础,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就由刘备亲自率军从益州出击,攻打关中;再命令一员大将从荆州出击,攻打中原地区,以为策应。如此一来,刘备就能实现打败曹操、复兴汉室的理想。

古人对隆中对的评价很高,认为诸葛亮是“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刘备集团后来的发展,的确是按照隆中对的规划而进行的,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计划也确实实现了。隆中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诸葛亮根据刘备当时的实力状况,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那就是避免和曹操、孙权等强势力量过早决战,而是转向那些实力不强的割据势力,也就是“柿子专拣软的捏”,将刘表、刘璋作为吞并的对象。可以说,对于颠沛流离半生、屡遭挫折失败的刘备来说,隆中对给他指出了一条明确可行的发展路线,也使得刘备集团第一次有了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没头苍蝇似的乱撞。从这个意义上说,隆中对对于刘备集团,乃至整个三国时期战略格局的形成,都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隆中对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诸葛亮既想和孙权结盟,又要占据荆州,而荆州是攻打东吴的门户,孙权决不能允许荆州落到别的势力手中。这样一来,刘孙两家的矛盾不可避免,而实际上,刘备和孙权也确实因为荆州归属问题大打出手。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战略谋划的失误之处。不过瑕不掩瑜,再好的战略规划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纰漏。何况孙刘两家在荆州问题上虽有矛盾,但是这个矛盾并非不能缓和,可是刘备集团缺乏外交技巧,反而使矛盾提前爆发,从而打乱了隆中对的部署,应该说这不完全是诸葛亮的责任。总的来说,隆中对毕竟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战略规划。

最后更新:2017-10-09 02:11:41

  上一篇:go 薛之谦高磊鑫,寻寻觅觅之后,原来你还在这里
  下一篇:go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关羽这个失误给他造成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