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9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关羽这个失误给他造成了麻烦

刘备死后,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手握大权。为了完成刘备“复兴汉室”的宏伟夙愿,诸葛亮从228年到234年,连续五次出兵北伐中原,再加上还有一次防御了魏国进攻的战役,民间往往称为“六出祁山”。不过诸葛亮数次北伐,却以失败告终,没能消灭曹魏这个宿敌。

诸葛亮北伐不能成功,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论国力,蜀国是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一个,而魏国的实力则强于吴、蜀两国之和。诸葛亮为完成复兴汉室的理想,屡次以小博大,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本身就注定了他的悲剧色彩。

另外,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规划,北伐中原的战役,应该从两个方向出兵,即一路从益州出发,另一路从荆州出发,两路大军相互呼应,可以使魏军顾此失彼。但是随着关羽丢掉荆州,以及刘备攻吴失败,荆州地区归属东吴所有。蜀汉不再具备两路出击,北伐中原的条件。仅靠从益州出发的一支部队,兵力有限,主攻方向又已经确定,难以达成战略上的突然性。而且祁山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曹魏方面很难从这里进攻蜀汉,同样的,蜀汉要想从这里进攻曹魏,也面对很大困难,尤其是军粮运输不畅,更是致命。因此,曹魏在面对蜀汉的进攻时,往往只是坚守不战,等待蜀军粮尽,诸葛亮就自然退兵了。司马懿号称诸葛亮的克星,其实他主要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拖垮诸葛亮的。

诸葛亮个人能力上的欠缺,也是他北伐无功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诸葛亮的作战风格过于保守,不敢冒险,所以北伐难以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北伐中原时,大将魏延提出建议,分兵两路,诸葛亮亲率大部队从大路行进,而魏延自己则率领一支小部队,从小路行进,攻打长安。诸葛亮否定了魏延的建议,事后证明,当时魏军的防御确实有漏洞,魏延的建议是可行的。我们也不能说诸葛亮的做法就是错的,因为毕竟蜀军兵力不足,如果再分兵,就更加危险。不过战场上变幻莫测,没有哪一个战略计划是万无一失的,战争行为本身就是与冒险二字相联系的,历史上很多着名战役,也都险中取胜。所以诸葛亮不听魏延的建议,这固然不能算错,但是也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特点:“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总的来说,诸葛亮的北伐,是在战略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展开的攻击行动,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诸葛亮确实有不得不出兵北伐的苦衷,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弱小的一方,明明不具备战略优势,却还要冒险向强大的一方发动攻势,这就只能是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了。

最后更新:2017-10-09 02:11:36

  上一篇:go 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什么高明之处,如何做到未出山而三分天下?
  下一篇:go 薛之谦和高鑫磊:既然你们彼此放不下,那就一起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