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同樣是賣樓,李嘉誠為了兒子,王健林為了轉型,潘石屹你為了啥?

這冬天還沒到呢,一些大佬卻開始儲備過冬的糧食了。

10月23日晚間,SOHO中國公告宣布,與基匯資本旗下一家於香港注冊成立從事房地產投資及管理的公司就建議出售淩空SOHO項目公司的全部已發行股本訂立框架協議。

初始代價基於訂約方協定的淩空SOHO項目資產價值50.08億元厘定,主要根據於2017年8月31日目標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營運資金淨值及淩空SOHO項目公司的未償還境內銀行貸款本金進行調整。

老潘為何不斷地賣賣賣呢?

這已經不是潘石屹第一次賣樓了,6月26日早晨,SOHO中國宣布,公司將位於上海四川北路的虹口SOHO以35.73億元的價格,整棟轉讓給了新加坡公司吉寶置業旗下的吉寶置業中國、吉寶資本旗下首峰資金管理與另一名聯合投資者。

沒過多久,老潘又在7月6日表示,將會出售北京光華路SOHO 2和上海淩空SOHO兩個項目,顯然他說的是實話,時隔3個月之後,真的就將上海淩空SOHO賣了,可見離北京光華路SOHO 2甩賣也不會太遙遠。

潘石屹

如果北京光華路 項目在今年成功出讓,意味著從2014年開始,四年內,SOHO中國將通過銷售京滬兩地辦公物業套現超過340億元。那麼為何老潘急於出手呢?對此老潘的解釋是做生意永遠不變的規律就是低買高賣。集團會根據市場變化和走勢不斷優化產品組合,保持自身的靈活性,保持輕盈的狀態。

但是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高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了,房地產從黃金時代正式進入到白銀時代,從過去搶著拿地到目前企業之間股權兼並、資產重組,房地產行業進入到存量運營的時代。行業的集中度會不斷提升,投資者買了房坐等升值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神秘買房卻是一直買買買

可能是名氣大的原因,媒體關注點往往放在了潘石屹這一邊,而忽略了這個神秘的買房者——基匯資本,如果融創的孫宏斌是接盤俠,那麼這個基匯資本的吳繼煒就是接盤王。

吳繼煒

基匯資本早在2005年就開始在內地投資房地產,旗下四支以大中華區為投資範圍的基金管理的資產總額超過50億美金。在過去八年間,其在大中華地區(大陸、香港、澳門(樓盤)和台灣)及亞太周邊運作了35個地產項目,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所有投資都是純粹的股權投資。

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接了超人李嘉誠的盤,“不要做太厲害的商人的交易對手,比如李嘉誠這樣的人的,否則吃虧的多”,成為行業公認定律,但是吳繼煒卻不信這個邪,曾在半年間,基匯資本及旗下基金投資的公司先後兩次接盤“李嘉誠”。

李嘉誠

基匯資本和一般國外房地產基金的運作方式,與內地過去兩年興起的房地產基金完全不同。以前地產基金隻是提供開發項目融資通道,有了項目盡職調查一下找LP投資,以快速退出為特點。

而商業物業回報低,很多地產基金都不怎麼敢碰。現在有對商業物業運作有經驗有能力的外資地產基金介入還是不錯的。基匯資本作為專業的股權投資地產基金,代表了地產基金提升資管能力的方向。此次接盤SOHO也是這個原因。

賣還是買,到底誰對誰錯?

其實不止是潘石屹,就連王健林,李嘉誠也是在大肆甩賣。2017年7月10日上午,萬達集團將旗下的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和萬達的76個酒店項目轉手賣給了孫宏斌的融創中國,共收資金631.7億元。

其中,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作價295.75億元,76個萬達酒店作價335.95億元。針對此舉,王健林說,轉讓這些項目能大幅降低萬達商業的負債率並將企業向輕資產型轉化。

無獨有偶,從2013年8月起,李嘉誠就陸續拋售內地投資性物業套現,直到今日還是再賣。10月18日,長實集團(以下簡稱長實)以402億港元出售中環中心75%權益,買方是以內地石油係統機構為首的財團。

有賣就有買,以上接盤的孫宏斌,富力地產,以及內地財團,他們卻不斷地的買,到底誰對誰錯呢?其實每個人的商業邏輯以及眼光都有不同,除此之外,每個人的運作方式也不同,這個項目在這個人眼裏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覺得運營不下去了,該出手了,而在另一個人眼裏卻是個絕佳的機會,可以運作的更有潛力。

其實這就像炒股一樣,每個人在股市都不可能一直賺錢,但是在一些階段是可以賺錢的,而這個人賺錢的時候,肯定是這個階段非常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的,同樣的階段,不同的人是不同的,隻能說適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更新:2017-10-24 23:52:28

  上一篇:go 諸葛亮一生冤殺兩位蜀漢大將,一個是魏延,另一個是他
  下一篇:go 隨著《我們來了2》的收官 汪涵的睿智和人品讓更多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