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73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南下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为何当地人为他搞这种庆祝活动?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

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七月,云南各地区的傈僳族、拉祜族、彝族、白族、等民众,都会迎来热情似火的火把节。各族人民在庆祝仪式上主要都有大燃篝火、跳锅庄舞等;但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却大有不同。

相传,云南迪庆维西地区的火把节就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

汉代以前,维西地区的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

东汉末年,诸葛亮带着四川兵马进入维西,翻山越岭沿着澜沧江来了。诸葛亮和维西大鬼主(奴隶主)在澜沧江边上打了一次大仗。大鬼主的兵溃不成军,最后大鬼主跪在村寨外面的路口上投降了。在和当地傈僳族人共同庆祝战胜大鬼主的酒席上,他发现了当地人民不会种水稻,食物种类稀缺来源又少。

为了造福一方百姓,诸葛亮派官兵教维西百姓在乱石坡上开辟水稻田,率领大家打造工具器具,刨土、搬石头垒田埂、修水渠,并让粮草部队从四川运优质稻种过来。

却不想押运稻种的官兵迟迟不到维西。飞鸽传书后,诸葛亮得悉,原来拉稻种的人马,是被密林的瘴气和阴暗潮湿暗困住了诸葛亮深知瘴气的危害,于是紧急发动维西村寨的所有男女老少,人人都点起一束火把,用火攻瘴气的方法,去解救运送稻种的士兵。天上星星点点,地上火舞长龙!傈僳族百姓的火把,驱散了沿途的瘴气,吓退了山间的毒蛇猛兽。

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从那时起,维西百姓就开始种植水稻和棉花,过上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日子。以后每到这一天,维西百姓就点燃火把,从屋里到屋外,从院内到院外熏烧灾虫。火把左右摆动,上下舞动。老年人边舞动火把边念叨:“烧死跳蚤、烧死老鼠、烧死魔鬼、烧死一切害人虫...”接着,村寨的老人又拿着火把去照果树,念道:“开花吧!结果吧!让人们收获吧!”众人同呼:“开花吧!结果吧!花果满山,粮食满仓!”入夜,火塘通明,人们欢欢乐乐跳起芦笙舞、三弦舞。亲亲热热手拉手举行跳戛、唱民间叙事长诗《火把节调》。载歌载舞,庆祝这个象征吉祥幸福的日子。

至于诸葛亮是否亲自带兵进入过维西,现已无从也无需查考。这个故事印证了,中原汉族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传入少数民族地区,促进民族交往融合、少数民族发展的客观事实。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县之一,自东汉、唐以来,就是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又是古代滇西北“茶马互市”的重要汇集点。

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一个专注于民族文化,讲述文化背后的故事的群体,能让大家了解到更多少数民族的文化故事。

需要转载请告知

最后更新:2017-10-08 04:23:45

  上一篇:go 恋情坐实?林更新王丽坤被曝与赵又廷夫妇同游日本
  下一篇:go 鹿迪:鹿晗只是来个公主抱,迪丽热巴就笑到眼睛眯成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