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南下到這裏的目的是什麼?為何當地人為他搞這種慶祝活動?

又是一個把你雙眼點燃的七月,

又是一個把你心靈點燃的七月,

騎上你的駿馬穿上美麗的衣裳,

小夥姑娘一起走進愛的火把節。

每年農曆六、七月,雲南各地區的傈僳族、拉祜族、彝族、白族、等民眾,都會迎來熱情似火的火把節。各族人民在慶祝儀式上主要都有大燃篝火、跳鍋莊舞等;但關於火把節的來曆,卻大有不同。

相傳,雲南迪慶維西地區的火把節就與蜀漢丞相諸葛亮有關。

漢代以前,維西地區的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主要靠打獵捕魚為生。

東漢末年,諸葛亮帶著四川兵馬進入維西,翻山越嶺沿著瀾滄江來了。諸葛亮和維西大鬼主(奴隸主)在瀾滄江邊上打了一次大仗。大鬼主的兵潰不成軍,最後大鬼主跪在村寨外麵的路口上投降了。在和當地傈僳族人共同慶祝戰勝大鬼主的酒席上,他發現了當地人民不會種水稻,食物種類稀缺來源又少。

為了造福一方百姓,諸葛亮派官兵教維西百姓在亂石坡上開辟水稻田,率領大家打造工具器具,刨土、搬石頭壘田埂、修水渠,並讓糧草部隊從四川運優質稻種過來。

卻不想押運稻種的官兵遲遲不到維西。飛鴿傳書後,諸葛亮得悉,原來拉稻種的人馬,是被密林的瘴氣和陰暗潮濕暗困住了諸葛亮深知瘴氣的危害,於是緊急發動維西村寨的所有男女老少,人人都點起一束火把,用火攻瘴氣的方法,去解救運送稻種的士兵。天上星星點點,地上火舞長龍!傈僳族百姓的火把,驅散了沿途的瘴氣,嚇退了山間的毒蛇勐獸。

這一天正是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從那時起,維西百姓就開始種植水稻和棉花,過上了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的日子。以後每到這一天,維西百姓就點燃火把,從屋裏到屋外,從院內到院外熏燒災蟲。火把左右擺動,上下舞動。老年人邊舞動火把邊念叨:“燒死跳蚤、燒死老鼠、燒死魔鬼、燒死一切害人蟲...”接著,村寨的老人又拿著火把去照果樹,念道:“開花吧!結果吧!讓人們收獲吧!”眾人同唿:“開花吧!結果吧!花果滿山,糧食滿倉!”入夜,火塘通明,人們歡歡樂樂跳起蘆笙舞、三弦舞。親親熱熱手拉手舉行跳戛、唱民間敘事長詩《火把節調》。載歌載舞,慶祝這個象征吉祥幸福的日子。

至於諸葛亮是否親自帶兵進入過維西,現已無從也無需查考。這個故事印證了,中原漢族將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傳入少數民族地區,促進民族交往融合、少數民族發展的客觀事實。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是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縣之一,自東漢、唐以來,就是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緬、康藏的驛運孔道之一,又是古代滇西北“茶馬互市”的重要匯集點。

歡迎大家關注和轉發,一個專注於民族文化,講述文化背後的故事的群體,能讓大家了解到更多少數民族的文化故事。

需要轉載請告知

最後更新:2017-10-08 04:23:45

  上一篇:go 戀情坐實?林更新王麗坤被曝與趙又廷夫婦同遊日本
  下一篇:go 鹿迪:鹿晗隻是來個公主抱,迪麗熱巴就笑到眼睛眯成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