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的智能餐廳亮相,是噱頭還是創新?

近日,繼無人超市後,馬雲又一最新力作“智能餐廳”,也被稱為“無人餐廳”亮相,再次震驚業內人士。不需要錢包,不需要手機!沒有服務員,收銀員,全智能點餐,刷臉支付,吃完就走。

據悉,馬雲的“未來智能餐廳”主要依托一張超大尺寸的觸屏餐桌為主導,可實現包括自助點餐、個性化推薦、餐前遊戲在內的多項功能。顧客進店後,僅需支付寶掃碼授權,刷臉確認身份,落座後餐桌將自動識別身份,進而通過觸摸屏幕進行點餐,菜品單價和詳細信息一目了然;對於有點餐曆史的顧客,還能根據個人愛好進行點餐,獲得推薦。就餐完畢,顧客可直接走人,支付寶會自動扣款。

智能餐廳創新點引發爭議

不過,這看似創新的高科技,在“智能餐廳”亮相後,同樣引發不少網友議論和吐槽。很多人認為,“智能餐廳”最大創新點無非就是“隔空點餐”及“吃完就走”。其中“隔空點餐”主要借助硬件智能餐桌實現,而智能餐桌其實早已有之,因為海底撈和麥當勞都曾推出過,隻因價格昂貴所以沒有大範圍普及。

而對於“吃完就走”這一創新點,其實質還是“刷臉支付”的體現。據悉,前不久肯德基就推出過K PRO餐廳刷臉支付項目,還是刷臉支付技術的首次商用。但多數顧客對刷臉支付僅僅是出於好奇,因而表現出足夠的體驗熱情,但對支付安全依然表示質疑。也就是說,“智能餐廳”要想普及吃完就走的形式,要讓顧客完全接受,顯然還需更長一段時間。

此外,很多人也表示,智能餐廳雖說“無人”,即無服務員和收銀員,但不管是就餐過程中的互動性服務還是在技術最初普及過程中,服務員的從旁指導,都是必不可少的,餐廳智能化的過程都需要人來輔助,這和“無人便利店”是一個道理。也就是說,“無人餐廳”並不是真的“無人”。再者,餐飲業始終是一個服務行業,也帶有十分濃重的社交色彩,中國人的消費市場習慣了人聲鼎沸與服務員的存在,若沒有“人服務”這一基本元素,缺乏“人情味”,顧客絕對會表現出相當大的不適應。

智能餐廳是噱頭還是創新?

麵對“智能餐廳”存在的種種爭議,很多人表示智能餐廳很可能是噱頭多於創新。當然,口碑平台也表示,目前並不打算大規模推廣“智能餐廳”,隻是希望通過這次展示,向餐飲商家們普及下口碑平台的信息化技術。

在中國POS機網小編看來,短期內高成本的確會影響智能餐廳的普及,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對於很多小型餐館、個體經營者來說,囿於成本昂貴、技術的複雜性,在落地實施和複製上存在困難,為此幾乎難以實現。此外,正如前文所說,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消費習慣是人性化的服務,智能餐廳可以算得上是人工智能的體現,這對當下的消費者來說,並不一定能立馬適應,也許80、90後等年輕人由於開放的思維和勇於創新的意識較容易接受和適應,但對一些年長者絕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適應。

不過,不管“智能餐廳”是噱頭還是創新,都有餐飲人士可借鑒之處,那就是未來的餐飲業必將朝著更高效便捷的服務邁進,尤其是消費體驗很關鍵。而在智能餐廳普及之前,餐飲店完全可以借助智能收銀機、收銀軟件等現代化程度管理運營工具,提升消費體驗。退一步來說,餐飲作為剛需行業,其實完全不必追求所謂的全智能化,點餐係統、收銀係統均能看做餐飲智能化的一部分。

在移動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一台好的智能收銀機配備上好的餐飲管理係統不僅可以滿足多樣化的支付需求,在提升顧客支付體驗的同時也幫助商家節省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可實現點單預約、排隊、團購/會員核銷等多場景應用,滿足各種消費需求;更可提供完善的進、銷、存信息化管理服務,隨時掌握餐廳具體運營情況,輔助做出正確運營決策。除此之外,還能通過打通線上線下數據,做數據整理和分析,挖掘用戶消費習慣和喜好,做精準營銷,提升顧客消費體驗。

未來,不管智能餐廳能否如約而至,但擁有一台優質的智能收銀機,一套完善的收銀係統,都是商家不可或缺的選擇。

最後更新:2017-10-23 10:40:26

  上一篇:go 鹿晗暗指熱巴有男友,迪麗熱巴有人爆料和陳偉霆已經熱戀三年,有圖有真相
  下一篇:go 馬雲雷軍膜拜,沃爾瑪家樂福被虐哭,“超市界海底撈”一開業就被“剁手黨”擠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