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再遭资产管理公司质疑:快消品直营难盈利是“高风险赌注”
据财新网报道,新加坡着名资产管理公司APS近期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随着京东的3C/电器趋于饱和,京东正在转向快消品作为它的新GMV增长来源。但该行业竞争白热化,利润率薄如刀片,快消品的SKU和运营规模使得这个生意对于京东自营模式来说管理起来非常困难。
快消品被认为是零售增长最快的类目,因为其线上渗透率仅为5%。根据高盛预测,快消品相关的销售将从6000亿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1.8万亿人民币。不过,快消品虽然增长很快,但竞争激烈,利润率很低,由于订单都是小份,仓配费用也比较高。
APS资产管理公司在报告中提到,快消品的SKU和运营规模使得这个生意对自营模式来说管理起来非常困难。相反,阿里巴巴聪明地通过和各种合作伙伴合作,包括供应链、冷链及仓储,来为天猫平台助力。阿里巴巴表示,它正专注于拓展快消领域,并且愿意比其他竞争对手投“数倍”多的钱。阿里巴巴承诺拿出3亿美元用于补贴消费者,另外3亿美元用于提升物流和供应链。
APS引用一家关于快消电商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京东不仅在消费者认知方面远远落后于天猫(差了10个百分点)。就是在婴儿奶粉、食品饮料、酒和美容护肤4个主要快消品类上,消费者也更多地从淘宝上购买。
图表13
为此,京东选择收购1号店战略结盟沃尔玛,入股永辉超市等一系列动作,试图提高快消品GMV。APS却在报告中持有不同看法,1号店的原股东沃尔玛作为一个商超专家,尚不能把1号店扭亏为盈,怎么能指望京东可以呢?至于入股永辉超市,APS认为,从目前获得的信息看,永辉视京东为竞争对手而非可以产生协同效应的股东,导致实质性合作的前景渺茫。
“京东可能再次会用投资者的钱去做那些能帮它增长GMV但不能产生任何利润的收购。”APS在报告中预测。
APS调查报告同时披露:高瓴资本持续三个季度大幅抛售京东股票达4400万股。综合APS在报告中的观点,京东被抛售的主要原因在于,3C产品的利润率很低,占了京东收入的50%以上,增长已经见顶;结构因素阻碍运营成本改善,京东的运营成本占净收入的比重不降反升;京东的物流面临着强劲的竞争,既来自那些资金充足的纯粹的物流公司,也来自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第三方平台业务比报道的要小得多,因为京东财报里提及的“服务和其他”包含了非核心业务如互联网金融、物流、投资等,这些应该被投资者剔除出去;和亚马逊及阿里巴巴相比,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非常有限......
APS资产管理公司创建于1995年,总部位于新加坡。创始人Wong Kok Hoi曾在花旗很行担任高级投资经理及首席投资官。截止到2017年3月底,公司管理的资产达26亿美元。在全球有6个办公室,65名雇员。
最后更新:2017-10-08 0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