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雙11將至,京東百萬便利店已落實,馬雲或敗北劉強東?

再過三個多星期,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狂歡購物節”了,作為光棍的單身狗們,尤其是校園裏的大學生還沒有異性抱著取暖的,隻能躲在宿舍或者單間裏狂刷段子,狂購一個月前就看中囤好的東西了;學生不把收藏的店鋪、購物車都擼一遍怎麼睡得著,上班族又怎麼好第二天“心安理得”的等公交迎接狂風“打臉”。

作為一名90後的我,可以說是目睹了“雙十一”的成長;我是10年進入的大學,而“光棍購物節”是09年淘寶開始在網絡上玩起的,當時並不火爆,因為參與的商家跟打折的商品有限。第二年也就是我進入大學的第一年,光棍節一下子就在我們整個學校火了,可能是作為90後的第一批新生兒正式進入大學校園,加上校園的開放式的管理,激情在強烈的荷爾蒙的刺激下點燃,讓大家都像冬天裏的一把火,燃燒自己照亮了整個電商,而這種新潮的東西也隻有90後的大學生才肯去玩。

作為一名90後,我又可以說是目睹了“雙十一”的崛起;14年走出象牙塔進入社會工作。實習前跟宿舍裏的同學聊天,聊到最多的話題就是大家相互詢問去哪座城市實習,而我們一半的同學都選擇了去南方,最多的是深圳,因為那座城市年輕而開闊,“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宣傳語是最令人向往的;90後的應屆生仿佛在那裏才能找到天堂,在那裏才能自由飛翔。去大城市拚搏的90後,毫不吝嗇的將工資的大全部用來消費刺激經濟,也就是這一年的雙十一引爆全球,當天交易額達571億元,整個互聯網那夜注定是無心睡眠的,各類報道鋪天蓋地。

自此之後,每年的雙十一當天交易額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其次就是阿裏巴巴的股價。15年雙十一全天交易額912.17億元;16年的雙十一交易額更是突破了1千億。

但今年的雙十一和往後的雙十一,我個人並不看好了,因為我們這代90後出來社會工作幾年後,發現錢也並不好掙,經過社會的磨煉也變得成熟了,有一部分都已經開始成家立室了。未成家的,也將會在年底準備擺酒席了,再差一點的也會在2020年基本全部脫單。工資會被不花錢的一方或者父母管著用在婚禮上,節省下來的會花在孩子身上。而今年我發現家裏的老婆居然沒有囤貨,我好奇的問了一句,她說現在都不好意思讓父母去拿快遞了,而且每次給寶寶用尿布都會被“教育”一頓。

我們90後已經被家庭困住了,有了情感的俠客是不能再留戀“江湖”的,接下來就要看95後的了。但我不知道95後是什麼樣的一群人,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夠接過我們90後的棒子,玩我們曾經玩過的網絡文化,繼續締造雙十一的神話。但我想短期內雙十一會趨向於理智,不會再有那麼多的“剁手黨”,但從長遠來看的話,電商隻有通過科技不斷的加入更多新技術、新玩法、新體驗才能引起人們的胃口。

今年的電商市場競爭是激烈的,將會是一片紅海。往年雙十一的流量太大了,現金流也那麼大,太令人眼紅了;作為淘寶的最大競爭對手京東,這麼些年來也一直沒有放棄過,每年雙十一京東的宣傳沒少做,今年還出了新招,如果阿裏巴巴再不出新花樣可能會被其趕超。

提到新花樣,今年7月份淘寶還真的推出了“無人超市”這個新花樣,打開淘寶掃一掃開閘進去,在裏麵選購商品,出來的時候感應你選中的商品並計算商品金額,然後開閘放你出來,出來拿出手機就能看到支付寶自動劃扣金額的通知。這種先進的“線下零售”技術其實去年Amazon Go就已經玩過了,不過技術有待完善未能落地。

而馬雲的“無人超市”被科技媒體報道之後,成為當時互聯網的頭版頭條,很多人看到了這條新聞,都跑去當地準備體驗一把“無人超市”,而很多大媽也想在有生之年去見識見識,卻不想根本找不到這個被各大新聞媒體報道過的“無人超市”,自此之後就漸漸的淡出了人們視線,不了了之了。也許這次隻是一次實驗,試運營看看有沒有什麼Bug,比如:算錯賬之類的,有些商品感應不出來,感應到重複商品但計算金額不準,以及黑客通過仿二維碼植入病毒等問題。如果經過這幾個月的調整改進能夠成功上線,在今年的雙十一能和大家再次相見的話,淘寶才能再創新記錄。

反之,若今年雙十一馬雲沒有新動作,還不上線“無人超市”的話,今年主角肯定就是京東了。首先,從今年端午節和國慶節兩個長假來看,京東的銷售都還不錯,而且貨物配送的相當快,農村也能夠送到,顯然物流這塊淘寶做的不如京東好。淘寶千千萬萬商家各有各的物流公司運送訂單,很難形成統一的管理和配送體係,各大城市也沒有倉庫儲備,淘寶雙十一期間物流依舊是陷入“占線”中而無法快速抵達客戶手中;而京東在物流配送方麵是下足了成本,投資發展無人機送貨,將來物流將會甩淘寶幾條街。因此從配送速度和配送的區域上考慮,不少人轉而會選擇京東。

其次“京東百萬便利店”也已經開始落實了,而馬雲的線下“無人超市”仍不見蹤影。廣東有不少京東便利店的店鋪已經開業了,做足了營銷,隻需要在雙十一期間降價打折做活動三招就能擠破門檻。人們就是這麼現實,麵對活動人們毫無抵抗力,也不需要什麼酷炫的黑科技,隻要能夠當天立即享受到優惠,立馬就能抱著商品跑回家,滿足大家的真需求才是關鍵。

這次我很擔心我的偶像“馬雲”會輸,作為一名90後,我是不希望搶我們妹紙的劉強東成為最大贏家的。

作者:90後的科技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線下實體經濟麵臨壓力的同時,“快閃店”為什麼能異軍突起?

鬥圖、繪畫、塗鴉,三星如何用一支S Pen玩轉社交網絡?

盒馬10月將開便利店,延續四不像風格?還是紮進社區引流?

最後更新:2017-10-19 23:43:34

  上一篇:go 發揮大數據與供應鏈優勢,京東要“柔性製造”手機
  下一篇:go 京東方海爾爭相湧入醫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