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李白的一舉成名,除了人好、詩好外,也沾了點酒的光

李白的人生哲學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難怪他有個外號叫謫仙呢。這個稱謂本身,就帶有神話色彩。他在天堂裏肯定因為獨立特行,不屑於熘須拍馬,加上沒有組織性紀律性,才被發配到人間的。在人間他依然故我,恃才傲物,卻奇跡般成為自由的化身。

李白最大的魅力不是他的酒量,不是他的文采,而是他典型的性格:充滿了對自由的熱愛。在他之後,循規蹈矩的宮廷詩人越來越多了。這愈發襯托出李白的不可一世,不可多得。比人身自由更難得的,是心靈的自由,李白擁有一顆博大的心靈。這是成為大詩人的首要條件,同時也是大詩人與小詩人最明顯的區別。古往今來,讀者是有眼光的,有良知的,或者說,潛意識裏也有對自由的渴望與羨慕,所以選擇了李白。李白不僅成為詩歌的偶像,而且成為人格的偶像。一般人很難達到李白的境界,正因為如此,才會對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頂禮膜拜。但實際上,這種境界早已存在於他們的理想中,李白不過是恰巧吻合的一個符號,一個替身罷了。

唐詩之所以構成中國文學史的一座巔峰,恐怕也源自於它倡揚的這種自由的精神。唐朝的詩歌皆是有靈魂的,而不是徒具肉體的豐腴與語言的華麗。再往後,靈魂逐漸昏迷,詩歌也人老珠黃……說到底,李白已是一位很難超越的詩神,一位出神入化的領袖。《全唐詩》洋洋灑灑,浩如煙海,若從中抽去李白的那一部分,肯定會因群龍無首而稍顯黯淡。他的名字已構成唐詩的一枚標簽。

中國老百姓,喜歡崇拜英雄,崇拜“半神”式的人物,並且不惜一切代價地加以渲染與美化。李白的形象,最能迎合這種大眾心理。可以說,他是中國人精心臆造的一尊血肉豐滿的詩神。而他的詩篇,確實可以充當供各階層人民反複吟誦的浪漫主義的“聖經”,並且起了類似的效果。譬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譬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幾乎婦孺皆知。更難得的是,他的一些個人化的感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抑或“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之類,還可體現為對眾多失意者的安慰,在更廣闊的時空範圍裏獲得唿應。他的詩歌,不僅僅是抒情詠物,其實還潛移默化地傳輸著他的自由精神,,他的人生哲學。

也隻有李白,才配稱做謫仙。此曲隻應天上有。這就是酒仙與酒鬼的區別、詩仙與平庸的詩人的區別。誰能模仿到李白身上的那縷仙氣呢?而他本身並非靠模仿獲得的。

李白的一舉成名,除了人好、詩好外,也沾了點酒的光。酒是他詩的催化劑。而他一生,也似乎都在為酒寫廣告詞。最有代表性的是《將進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唿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他是徹底把酒視為終生的朋友,甚至花間獨酌,也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幸好酒也不曾辜負他的一腔厚愛,豐富了他人生的傳奇性。從古到今,讀詩的人多還是喝酒的人多?自然有答案。李白不僅是我們的民族的一個詩神,同時也是我們民族的一個酒神。一個會寫詩的灑神,或者說,是詩神與酒神的結合體。他創造了自己的神話。

最後更新:2017-10-08 01:11:08

  上一篇:go 馬雲被圈粉,劉詩詩、彭於晏、昆淩、範瑋琪爭相表白,這款萬用膏木瓜霜是千萬澳洲人百年來的寵兒!
  下一篇:go 盤點:娛樂圈演技爛到家依然紅到發紫的明星,楊冪被網友推上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