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5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陳小春家的燈光設計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本文轉自:住藝

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我看的這些熱門影視劇裏都有一個共同點——主角們的家裏都愛用點光源。

點擊播放 GIF/571K

西班牙懸疑片《看不見的客人》的矮富帥男主家中,沒有一盞主燈,功能明確的點光源使必要的空間都得到了充分照明,看起來又十分柔和。

《無證之徒》裏也有這樣的點光源散落在各處

當然,也不是懸疑片才會用這種燈光來烘托氛圍,生活劇也一樣用。

《我的前半生》中,唐晶的家運用了大量的落地燈、台燈和一些隱形光源,都市感十足

現實裏也不缺這樣的例子。

數數看,Jasper他們家到底有多少處點光源和隱藏照明!

旅居上海的荷蘭情侶 Philippe 和 Rose 也偏愛點光源,操作台上的小台燈,掛畫背後的牆燈,還有桌上的蠟燭。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開始使用點光源、間接照明、隱藏照明等氛圍照明。比如壁燈、台燈、落地燈、蠟燭等散落在各個角落,光線有層疊,明暗有對比,空間的層次也更豐富。

你還可以根據對於亮度的需求打開不同的燈(終於可以擺脫傻大傻亮的水晶吊燈和方形頂燈了)。我們先來看看下麵的對比。

李湘家就是傳統的客廳照明方式——水晶吊燈+一整圈燈帶+射燈,家裏整個亮堂堂,沒有光照死角,也沒有明暗之分。

電影《完美陌生人》中的客廳,點光源散落在各處,唯獨沒有一盞主燈,照出了每個人顏值的頂峰。

下次你去那些高級酒店、餐廳、酒吧、Spa 會所都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它們那些高級、多層次的氛圍感都是靠一些點光源以及隱藏照明營造出來的。

我認為北京的 Rosewood 是國內燈光設計最棒的酒店之一。spa 入口,由蠟燭、牆燈、隱藏燈帶、射燈等一係列光源打造的氛圍,讓人立刻能放鬆下來。

但還是有大量同學提問——真的不會覺得太暗或者不夠用嗎?如果要更亮一些的話,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多點光源的設置,比如台燈、落地燈、小吊燈都成,讓它們的光線互相補足。

設計師胡凱新家用了大量他從歐洲跳蚤市場裏淘來的燈具,全都是點光源,沒有一覽無餘的明亮,但大量有品質的古董燈營造出溫馨的家居氛圍讓人格外喜歡。

住藝邀請到了專業的照明設計師王雲奇,講解各個空間設計柔和光線的案例。

關於設計師

王雲奇

照明設計師,曾經為國際家居品牌——

Versace Home、Molteni&C、B&B italia、

Poltrona Frau等進行展廳照明設計。

「玄關」

案例一:隻需一條柔和的光帶

1.人眼對於光線亮度的適應是一個由弱到強的過程。

2.玄關作為點亮空間的起點,不宜太亮。

3.滿足進戶看到空間布局就夠了,一條柔和光帶,OK搞定。

案例二:射燈

簡單幾個射燈就能滿足門口換鞋的功能。

案例三:射燈+隱形照明

很多人在出門前要捯飭一下,所以全身鏡就成了玄關的必備品,隱形燈帶點亮鏡麵。

「客廳」

案例一:落地燈+台燈

1.落地燈的光線由牆麵反射出來照亮空間;

2.台燈兼具實用和美觀,照亮客廳另一角落;

3.如果你家的空間很大,不妨再加幾個小射燈輔助照明,打亮茶幾以及你最愛的椅子。

案例二:落地燈+射燈

設計師方磊的客廳中除了一盞落地燈照亮沙發區域外,隻有幾盞射燈作為輔助光源。

案例三:釣魚燈

Philippe 和 Rose 家租來的房子,從來不用房屋自帶的發白的頂燈,客廳照明全靠一盞釣魚燈。

案例四:釣魚燈+台燈

如果覺得一盞釣魚燈或者落地燈不夠亮,在各個角落加台燈就好。如果希望更亮,還可以增加壁燈、台燈、射燈等。

住藝 Tips:層高在3米以下的話,客廳裏更要避免使用大吊頂和回光燈帶,會嚴重暴露層高問題。用向上發光的壁燈或是落地燈就行了,柔和照亮天花板,延伸空間感,顯得層高更高。

「餐廳」

案例一:餐桌上方吊燈+吊頂射燈+操作台重點照明

設計師 Michael 家的開放式廚房,島台上兩盞大吊燈成功讓目光鎖定就餐區~

1.餐廳上方的吊燈可以把視覺焦點放在餐桌上;

2.吊燈最好低一些,有利於光線聚焦在食物上。

3.用蠟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案例二:餐桌上方吊燈+照亮整體環境的軌道射燈

軌道燈不用吊頂,不犧牲層高。好看的吊燈是最好的餐桌布置。

案例三:上下出光的吊燈

上出光可以間接提高用餐區域的氛圍照明。

案例四:有投射光的吊燈

在上下出光的基礎上,還從透明的燈罩材質上發出投射光,提升整體亮度,也增加了光照的層次感:餐桌最亮,天花板亮度其次,餐廳周圍也有微弱環境光,空間層次超豐富的。

「臥室」

案例一:床頭台燈+吊頂射燈

對於比較小的臥室而言,兩盞台燈,再加上幾盞射燈就能打造溫馨的臥室氛圍了。

案例二:落地燈+上下出光台燈+吊頂射燈

1.在單人沙發旁最適合放一盞上下出光的落地燈,氛圍和功能都滿足了;

2.落地燈也是上下出光,又可以透過燈罩柔和空間照明,還不會太亮;

3.如果想要滿足不同的亮度就買能調節明暗的燈。

案例三:高位壁燈+隱藏式燈帶

臥室的的照明比客廳更需要溫馨舒適,柔和的燈帶是個不錯的選擇,再加上床頭的壁燈,搞定!看這個案例上,壁燈故意做得比較高,為的就是能有更大的照度照亮空間。

住藝Tips:裝飾材料的反射係數會影響空間的亮度。如果臥室的衣櫥是烤漆等反射係數較高的材質,不妨選擇瓦數小一點的光源。如果臥室以深色為主顯得比較壓抑,就更換瓦數更高的光源,或是增加點光源調節空間氛圍。

「衛生間」

案例一:上下打光的鏡前燈

餐廳、酒店的鏡前燈常常是上下打光的,因為這樣你的麵部在鏡中顯得更立體,更美。

1.衛生間除了常規頂燈,鏡前燈很重要;

2.如果需要化妝,鏡前燈建議兩邊發光比較好。比起上下打光,兩邊打光能讓麵部無陰影,更方便你化妝;

案例二:鏡前吊燈+頂部射燈

這個配置會照得更清晰,適合化妝啦。

案例三:鏡前壁燈+頂部射燈+隱形燈帶

點擊播放 GIF/390K

設計師陳怡姝家的衛生間照明非常具有參考意義,兩側的壁燈用於化妝、頂部燈帶柔和地打亮整個空間,再加上常規筒燈用來聚焦,功能一應俱全。

「書房 / 閱讀角」

案例一:桌前燈帶

設計師陳膺信設計的書房,直接將燈帶嵌入書櫃裏。長條形書桌,燈帶比台燈照亮麵積更廣。而且不占用桌上空間。

案例二:窗外自然光+桌上台燈

如果書桌在窗前,白天就能利用良好的自然光;晚上一盞設計感十足的台燈,簡單搞定看書采光。

案例三:書架內置燈帶

如果有隔板式書架的話,建議內置燈具,不僅找起東西來很方便,而且空間采光也會更立體,書架也會更顯質感。

案例四:造型感吊燈

設計師 Michael 打造的閱讀角,一盞垂吊下來的吊燈讓那個區域立馬個性起來。

「走道」

案例一:沿走道射燈

設計師陶磊用簡單的筒燈作為走道裏的照明。走道作為過渡區域,光線不用太亮,簡單大方就行,射燈是最方便的選擇。

案例二:內牆燈

設計師陳飛波在他家的走道裏做了暗藏的內牆燈,也是燈帶的一種,非常具有設計感,晚上起夜感覺好幸福。

案例三:LED牆角燈

靠近地麵的牆角燈更側重在照亮地麵,突顯地毯質感。

案例四:頂部燈帶

燈帶增強了空間的縱深感。

住藝Tips:燈帶其實相當好用。如果是方方正正的一個空間,而且你不需要太強的光強弱對比,那麼當一個麵很暗很壓抑的時候,就可以在這個麵上打一個燈帶來平衡光線的不足。

而且有時它還能起到空間劃分的作用。

另外,燈帶也能很好的營造環境氛圍,除了常規的暖黃色燈帶,也可以做成其他顏色,當然如果不想你家變成KTV的話用色請謹慎。

「戶外」

案例一:地麵射燈+射樹燈

1.戶外照明要從功能性出發,除了照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防水和防塵。

2.在庭院中設置節點照明還能起到引路作用。

案例二:可移動太陽能地燈

這種用於戶外的太陽能地燈其實特別方便,白天吸光晚上釋放,還能隨意挪動。淘寶上就有賣,用在庭院或者陽台都OK!

案例三:建築外牆燈

另一種戶外照明是嵌入牆壁的燈,與建築融為一體,空間感和建築感很強。

網友最關心的問題

Q:小戶型怎樣利用燈光擴大空間?

A:建議用一些很小的裝飾燈放在角落、台麵、書架上麵,哪怕是一盞落地燈放在沙發邊。前提是這些燈具都可以調節亮度,這樣你會發現你的空間會隨著光線的調節產生拉伸感。

Q:現在很流行軌道射燈,怎麼看這種工業化的燈具?

A:確實很流行,建議選擇單個10w以內的軌道燈,同時它的色溫不要特別白,盡量溫馨一點。如果層高特別高的情況下射燈的瓦數要相應增高。

Q:色溫到底是什麼?

A:色溫就是顏色加上溫度。直白點說就是,在某個物體加熱了不會融化不會氣體蒸發掉的前提下,加熱到2700度左右的時候發出來的光線是微黃的,再加熱到3000度的時候是偏白一點的,再加熱到6000左右的時候是特別特別白的。

Q:國內淘寶的複刻版燈具可以嗎?品質怎麼選擇?跟宜家燈比起來怎麼樣?

A:要是有購買力的話建議買正品的,因為仿品有很多功能是被閹割掉的,比如說一個燈具看上去很像,但它光源的穩定性以及光源的發光效率,甚至說他燈體的材料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是PV材料,國外的PV 材料就是很環保的,國內仿品的話除了模仿造型,材料什麼的都胡來的。如果是剛剛工作或者沒有這麼多的預算在照明這塊我更願意去買宜家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END-

最後更新:2017-10-24 19:56:17

  上一篇:go 王俊凱暖心親自為工作人員做飯,結果卻偷偷鬧了個笑話!
  下一篇:go 什麼操作?易烊千璽的身高又有變化,這是你們期待的一米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