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04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马云说,中国互联网公司真正赚钱的没几家;马化腾对话汤晓鸥,AI行业忽悠最多

9月10日消息,在阿里巴巴集团18周年年会后的第二天。马云就飞到江苏无锡,参加了2017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

马云在演讲中谈到互联网普惠的问题时,表示未来要实现共产主义,首先要实现共享主义。

他认为,只有互联网技术真正的惠及所有人时,每个个体才能从中受益。未来的世界离不开互联网,更离不开大数据。而万物互联,将带领人类进入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所有物体都能产生数据,这给未来世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

我们对于未来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而能够定义的未来,那都是不是真正的未来。18年前,他知道互联网会发展,但没想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而阿里巴巴运气又很好,公司也跟着行业得到了发展。

马云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没有一家公司是快乐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真正赚钱的没几家,赚大钱的没超过五家,未来所有程序化的工作都将被淘汰。

..

马云还谈到了转型升级,说这么多年发行的文件比莎士比亚全集还多。但真正的转型升级不能仅靠政策文件,而是需要市场的力量,需要有大企业做鲶鱼去倒逼改革,这才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担当。

现在很多实体经济在指责虚拟经济。马云则认为不能让英国“红旗法案”再次上演,实体经济要去思考未来,拥抱变革,否则只能被淘汰。转型升级的目的也是要进行这样的筛选。互联网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而实体经济中也有很多发展很好的企业,所以只是看你有没有抓住机会,抓住未来。

.

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扛把子,其创始人马云和马化腾两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众多媒体纷纷报道。

就在阿里巴巴18周年的年会当天,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洞见论坛——-科技·驱动成长”上,马化腾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伟伦报告厅发表重要演讲,马化腾第一次系统阐释了腾讯的AI宏观布局与战略思考。他表示,腾讯希望加大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几个基础性要素的投入,并且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和各行各业、学界和研究界进行合作。马化腾认为,未来所有企业基本的形态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这是一个大方向。人工智能将影响到日常生活、商业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大趋势。场景和市场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市场,技术、人才都会跟着走。对于腾讯来说,他们更加关注在AI方面能做什么。

.

此次论坛的嘉宾都是重量级,包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 K. Kobilka教授、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教授和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

其中,马化腾在演讲和汤晓鸥教授的互动中,发表了在平常公开场合都非常少见的观点,两人的思想碰撞也是十分精彩。

.

下面几条是马化腾演讲中的核心观点:

·不想成为科学家的投资人不是一个好的企业家。

·我觉得教育和公益是不分彼此的,没有门第之见。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科技越来越融入到各行各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大浪潮里面,科技是我们所有产业界都必须要去关注的。

·我感受有几个基础性的因素是我们愿意大力投入的:第一是AI;第二是云计算;第三是大数据。

·未来所有企业基本的形态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这是一个大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对于腾讯来说,我们更加关注我们在AI方面能做什么。

·人工智能还可以运用到金融等领域,还有我们所理解的机器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商业中的方方面面,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潮流。

·过去把用电量作为衡量一个工业社会发展的指标,未来,用云量也会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大数据就更不用说了,一切有云,有AI的地方都必须涉及大数据,这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方向。

·所有未来的科技都会和云、AI和大数据是分不开的。当它们结合的时候,我们就有用武之地了,我们就可以帮上忙了。场景和市场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有市场,不管是技术还是人才,包括新的科技,都会跟着你走,这个是我们探讨的未来。

.

在演讲之后的圆桌对话中,马化腾和汤晓鸥教授还有精彩的对话。

汤晓鸥教授首先对BAT提出了批评:“有人说创业就是痛并快乐着,我想跟在做的各位说:只有痛,没有快乐。在国外创业的成功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做大的概率也就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在中国,得再减小十倍。”“你想想,前面有谷歌、Facebook,后面有一群小公司想着怎么山寨,头顶还有(BAT)三座大山(全场笑),这种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实(创业者)已经很难再有机会了,大家其实压力都是蛮大的,大家很早就去站队。在国外实际上是没有这种现象的,不可能说你跟谷歌做点儿事,就不能跟微软再合作,就不能再跟IBM合作,没有这样的道理。在中国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局面。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是很愿意跟大家(BAT等)都合作的。”

.

对此,马化腾回应说,其实我们也很无奈。腾讯过去没有开放之前业界确实对我们意见很大,但其实我们这五六年已经完全大变样,是吧,更开放更生态化的这种思想早已经形成,包括我们这次搞的青腾大学、包括这个论坛都是往这个方向走。

但是竞争还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国内的BAT 3家的竞争其实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包括移动互联网、新的移动支付、O2O、共享单车等等,这些创新方向上我们反而是远超欧美的。但另一方面确实是也产生了一些比较不好的竞争,或者是一些创业者无奈地要站队,接受了这个投资那个就不行了。

有时候在享受竞争带来的高速发展的时候,的确会有一些无奈,我个人有时候也不希望如此就觉得大家都去往科技、往用户体验上做就好了嘛,为什么要排他啊,为什么要这样呢?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不健康的事情,其实我也很想打破,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也希望业界生态大家共同支持。当然这个短时间内可能还估计做不到。

而对于马化腾的无奈,汤晓鸥教授给出了建议,“讲到竞争的话,其实最简单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你们三家成立一个BAT基金嘛,这个基金到处投就好了。有些事情真的是产业链的问题,真的不是你擅长的事情。你擅长的就是那几个,擅长的人干擅长的事。你们各种收购,向上吃向下吃,有很多公司来跟我们说,我来收购你们。我说问题是你把我们收购了以后,我们就死掉了,大家就没有动力再去干活了。这就跟上市一样。所以不是这么个(收购)逻辑,大家还是要共赢。”

.

汤晓鸥作为五位嘉宾中唯一的人工智能专家,还对当下的人工智能热潮引起的一些病态现象展开了炮轰,他说:

“在中国,大家一拥而上,现在很多人来问我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来做自动驾驶、智能芯片、智能医疗等,我就说,这些概念的创业在10年之内,或者至少5-7年内是不会赚钱的,投资人也不会跟他说‘你们怎么还不赚钱啊’。他(创业者)先把钱忽悠过去,五年之后呢?管他呢,到时候这个人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了。

AI这个行业忽悠是最多的。有人跟我说,我们这个是全人工智能芯片,我就问他,全人工智能是怎么回事,芯片也是那种大企业才能做好的,你咋把这些全做了啊?他说,没有啊,(融资的)钱到了再找人做呗。在中国融资,项目越不靠谱,投资人越听不明白,越容易融到资。

其实你踏踏实实地做,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智能驾驶里面视觉方面就有30多项核心技术,像Mobileye,你看看它做的事情,国内的那些跟它比差太远了。我们队伍里有一半的人在做自动驾驶,它的门槛是最高的。然后是芯片,当然是不可能我们自己做,一定要跟芯片厂商合作,自动驾驶也是一样,一定是跟汽车厂商合作,他们有百年老店的经验。医疗就更不用说了。”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此一定是深有体会,早前就表示,我后悔投了15亿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像打了水漂一样。

.

汤晓鸥认为:“人工智能应该去跟各行各业去结合,慢慢地做一些原创的技术,不要一拥而上。现在从上到下成天都在讲人工智能,这有点危险。”

“有些大公司的高管问我,‘我们的人脸识别也过了99%,和你们的到底有什么区别’,我告诉他们,我们创作了第九交响乐,你们的人会弹奏第九交响乐,就这么点区别,如果你将来还想听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交响乐,你来找我。”

至于人工智能到底可能不可能控制人类。汤晓鸥也给出了答案:你听到的不是做人工智能的名人和网红讲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机器的任务还是人类定义的,不可能控制人类,想多了!

汤晓鸥教授的公开身份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

.

世界因为不同而精彩,这是一个边界被打破的时代。

现在和以后,学术界和商界、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谁说科学家不可以做企业,谁说企业家不能去搞科学,只有思想的碰撞,才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

不管马云,还是马化腾,不管阿里巴巴,还是腾讯,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过程都不过十几年的功夫,这是他们自身的努力,更是时代的机遇。

潮流滚滚向前,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定还有更多的弄潮儿在孕育、在成长。

未来,将更精彩。

最后更新:2017-10-08 11:00:35

  上一篇:go 当初被低看如今需高看的十大明星,周星驰第二,成龙第三
  下一篇:go 靳东人设接二连三的崩塌:演技不仅被金星质疑,还被她批没文化没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