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13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经邦股权激励:乔布斯曾被“扫地出门”,当年的苹果发生了什么

9月13日凌晨1点,在苹果新总部乔布斯剧院,苹果公司为纪念10周年推出了绝无仅有的iphone X,这既是苹果开创新时代的标志,也是向已故创始人乔布斯的致敬。众人只看到苹果公司现在的辉煌,却不曾想到,乔布斯曾经因为股权和董事会设置不合理,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苹果公司。在本文中,经邦咨询将为大家带来乔布斯曾被“扫地出门”,当年的苹果发生了什么。上海经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股权激励领导品牌,拥有丰富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经验。薛中行博士以"五步连贯股权激励法"为基础,带领国内顶尖股改专家,帮助企业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确定股权激励计划,帮助企业激活了股权这一"中枢"。经邦咨询累计培训企业家超过数万人次,众多企业集团在经邦的帮助下成为行业寡头。

早期起步:负债经营,合伙人退出

乔布斯是一个懂点技术,并且具有优秀商业头脑的人,意识到计算机产品市场潜力后,1976年4月1日,乔布斯和沃兹达成合伙协议,约定二人各自占有合伙企业45%的股权,为了避免以后两人在重大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陷入僵局的情况,决定找个第三人,随即余下10%的股权给予第三位合伙人韦恩。

不到两周,韦恩因公司负债经营极大缺失安全感而决定撤资退伙,乔布斯用800美元回购其全部10%的股份。据估算,韦恩如果没有退出苹果公司,他持有的股票价值在1982年的苹果股价最低点值1830万美元,在2000年的苹果股价高点时则值5亿多美元。

苹果创立:引进风投、职业经理人

资金匮乏暴露出苹果公司创业初期的关键缺陷。要想把公司做大,必须要找到稳定的投资。于是,乔布斯开始四处寻找投资者。

1976年8月,他们遇到了马库拉,在好几轮谈判之后,马库拉以9.1万美元的现金入伙,外加个人对苹果公司借款不超过25万美元的担保,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开始了苹果公司的规范化运作。

1977年1月,风险投资家马库拉、乔布斯和沃兹三人签署文件,乔布斯、沃兹、马库拉分别占股30%,设计师霍尔特占股10%,苹果电脑股份公司正式创建。

苹果电脑公司重组完成,马库拉开始为公司物色CEO,在马库拉看来太嫩,公司需要一个能力更强,比较富有经验的人。于是请来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担任主管的斯科特担任公司首任CEO,在大家的配合下,很快一切整理得有条不絮。

经过4年经营之后,苹果公司于1980年12月12日上市,IPO后第一大股东乔布斯被稀释后的持股比例约为15%;第二大股东马库拉约持有700万股,占比约11.4%;第三大股东沃兹持有400万股,占比约6.5%。

1981年3月,因为财务困境、大幅裁员等原因,斯科特被迫辞去总裁和CEO职位,马库拉改任总裁兼CEO,乔布斯接任董事长。

乔布斯一直想自己出任总裁,但是苹果公司董事会中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这样认为。于是乔布斯选择了找一个能够听自己话的人出任总裁。

1982年底,乔布斯在说服市场营销高手但不懂IT技术的百事可乐总裁斯卡利出任苹果公司总裁兼CEO,年薪100万美元,另有业绩奖金和股票期权。

公司内斗:乔布斯被扫地出门

乔布斯任董事长,斯卡利任总裁兼CEO,但实际的CEO职权掌握在乔布斯手中,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时间。

当时,乔布斯的经营理念与绝大多数苹果管理人员相悖。屋漏偏逢连夜雨,恰好逢上 IBM 推出个人电脑,抢占了大片的市场份额。公司高层纷纷将苹果的不佳表现归咎于乔布斯身上。

1985年4月11日,由苹果公司上市开始一直担任董事的投资者罗克牵头,董事会决定让斯卡利全权掌握公司。

斯卡利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重组:乔布斯除了董事长职务之外,对公司具体部门和重要事务不再有任何直接管理权。

整个这场权力斗争持续了五个多月,斯卡利获得来自董事会和绝大多数中层管理的一致支持之后,乔布斯成为了公司没有实权的董事长而存在。

1985年9月17日,乔布斯向苹果公司董事会提交了辞呈。至此,乔布斯被他自己请来的职业经理人斯卡利“赶出”了自己创建的苹果公司。

东山再起:重掌苹果,力挽狂澜

被迫离开后,乔布斯创办了NeXT公司,后又买下了一个电脑动画制作组,将其办成了着名的皮克斯动画制作公司。

乔布斯一直保留着一股苹果股票,不想完全割断与苹果的联系。只要还有一股股票,他就能收到公司发给股东的资料,如果愿意的话还能参加每年的股东大会。

乔布斯卸任后,苹果公司的亏损情况愈发严重。1996 年,阿米利欧接任苹果 CEO 职位,不过苹果公司却仍是大厦将倾、难以回天,其市场份额也由鼎盛时期的 16% 跌至 4%。

由于NeXT公司拥有苹果公司需要的操作系统技术,在阿米利欧的主导下,1996年12月苹果公司以3.775亿美元现金加150万股苹果公司股票的价格买下了NeXT公司,阿米利欧还聘请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的特别顾问。

1997年7月,在连续第5个季度亏损后,苹果公司董事会由董事伍拉德代表董事会电话通知阿米利欧辞职。乔布斯临危受命,替代了把他拉回苹果公司的阿米利欧,以1美元的薪酬出任苹果公司“临时”CEO,开始重新掌管苹果。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宣布了一连串令整个业界震惊不已的消息:甲骨文总裁拉里·埃里森进入苹果董事会;微软注资1.5亿美元购买苹果股票并与苹果达成为期5年的专利权交叉许可协议等等。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在全世界卷起一股旋风,一个星期就销售了100万部;2010年,苹果推出了iPhone 4,同样创造了3天内销售170万部的神话,同年,iPad震撼登场,上市80天,销量就达到300万部……

通过一系列震撼世界的产品,乔布斯把苹果送上了全球市值最高科技公司的宝座。

1、当年苹果公司上市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采用双层股权结构呢?

双层股权结构一般是为企业的创始人和上市时的高级管理人员所设置的,目的是在上市以后使企业现有管理层在上市后股票份额被稀释的情况下能够凭借超级投票权继续掌控公司。所以超级投票权的股票的持有者一般是企业的创始人、上市时的高级管理层。

当时,乔布斯、沃兹、马库拉三人的股权合起来是占绝大多数的,对公司是有绝对控制权,而且三人属于一条船上的创业合作伙伴,如果他们想建立双层股权架构完全没问题。

但是如果要建立双层股权架构,乔布斯、沃兹、马库拉三人以及其他持有少数股票的苹果高管,这些人的股票肯定都是拥有超级投票权的B类股票,不可能只给乔布斯一个人超级投票权。

而不建立双层股权架构,上市后,乔布斯、沃兹、马库拉三人的股权加起来超过30%,在国外,上市公司股权都是极其分散的,只要持有30%左右的股票,基本上就可以控制公司了。

因此,对于当时的苹果来说,即使设了双层股权架构,三人不是一条心的时候,分歧的一方必须联合其他投资者才能打败另一方。所以说,双层股权架构对当时的苹果来说意义不大。

2、如果使用了双层股权,还会发生乔布斯被赶出公司的事情吗?

在苹果上市后,本来是马库拉担任苹果公司CEO,但是乔布斯却去找到百事可乐的总裁斯卡利,对他说了那句着名的名言“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

斯卡利就这样怀着改变世界的理想被诱拐进了苹果公司担任CEO,而马库拉就只好站一边去了。斯卡利跟乔布斯只度过了一年的蜜月期,之后两人在公司经营战略上发生严重分歧。最终的结果是,斯卡利在董事会的支持下,解除了乔布斯的职务。在这次行动中,马库拉是站在斯卡利一边的,而乔布斯本以为马库拉是会支持他的。

现在看来,即使IPO时苹果设立了双层股权架构,那么乔布斯、马库拉及沃兹都拥有超级投票权;但是失去马库拉支持的乔布斯也仍旧难逃被赶出公司的命运。

3、苹果公司的巅峰期是否会更快地到来,更长地持续?

当时的苹果已经处在小的巅峰期了。1983年5月,苹果电脑公司进入财富500强榜单,排名第411位,成为历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自1976年4月1日“诞生”算起,苹果电脑公司此时才七岁。

如果乔布斯没有离开,现在的PC电脑市场上就不会是微软一家独大的局面,苹果很有可能会切掉20%以上的PC电脑市场份额。那么世界的格局的确会因此改变。

乔布斯被赶走的原因

1、融资历程中,1977年新公司成立时的平分股权,这个是最大的败笔。创业者在设计股权结构时,创始人一定不能平分股权,团队一定要有一个主心骨,一个可以拍板做决定的人。以Facebook为例,在初创时,三个创始人的股权中,马克扎克伯格以65%的股权绝对控股公司,这才使得他在之后的公司内斗中成功赶走另一创始人。

2、创始人之间不要内斗,给外部投资者创造机会夺取公司控制权。乔布斯最终被赶走,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在马库拉担任CEO的时候,公司发展很不错,他却去百事可乐挖来斯卡利,把马库拉赶下台;最终导致在之后的董事会斗争中,马库拉站在了反对他的那一边,直接促使他出局。

所以双层股权架构只有在创始人行动一致的时候才能起作用;如果创始人内部之间出现问题,有双层股权架构也无法保证一方的完全控制权。

最后更新:2017-10-09 01:23:19

  上一篇:go 王健林谈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不是野蛮生长出来的
  下一篇:go 薛之谦与前妻高磊鑫高调复合:深情不会被辜负,让我再爱你一次